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
[摘要]如何看待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中肯定的占9.4%,否定的占10.9%,中庸立场的占74%,家长中有70%反对,专家学者认为是幼儿园师资水平不高、家长急功近利和对学前教育监管不力造成的,小学教师则从对教学的影响上表示担忧。从不同学科视野分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存在的原因,社会学认为是由于社会机会匮乏、成人欲望扩张、缺乏对规范本身的情感支持等,心理学认为是残酷的社会现实剥夺了教师和家长的主体意识,现象学认为是幼儿园教育生活实践中的一种现象存在。针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提出转变教育观念、调整学段设置、融通园校管理、衔接教学内容和跟进教学方法等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教学
提升幼儿教育质量,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是当前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工作。《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第八条明确要求,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怎样看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现象?造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弄清这些问题与形成的原因,才能找到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有效路径。为此,笔者对幼儿园教师、家长、专家学者和小学教师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态度,并从社会、心理和现象学视野进行分析。
更新了一篇幼儿相关的论文,如幼儿园教师怎么评职称,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一、如何看待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
据笔者调查和观察发现,幼儿园日常教学中的“小学化”和“学科化”倾向严重。有的幼儿园一天中安排大量的特色课程,如英语、计算机、蒙台梭利课程、舞蹈、钢琴等,甚至开设了数学、生字、拼音等一些小学课程,给幼儿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活动形式以集体上课为主,增加了幼儿不应有的学习负担,自由游戏与活动的时间过少,且可供活动的材料不足;大部分幼儿在园的时间被大量课程占据,缺少自由活动,限制了与同伴的交往互动,保教活动严重偏离了幼儿园教育正确的发展轨道与方向。那么,幼儿园教师、幼儿家长、幼儿教育专家和小学教师是如何看待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呢?
二、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学视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一种失范现象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是幼儿教育的一种失范现象。从社会学视角最早提出失范并将其纳入社会分析之中的当属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他主要从现代道德的视角来探讨这种失范,认为“人是有限的存在。从生理上讲,他是宇宙的组成部分;从道德上讲,他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因此,若他不去牵制自己的本性,他就无法超越方方面面的限度......人的本性无法成其自身,除非他受到纪律的约束。”[4]社会的变化是不可阻挡的,变化的结果使现代自由及其连带出来的欲望无限扩张,集体意识逐渐被消解而走向衰落,这种衰落必然会使社会陷入道德真空状态,于是,社会成员失去了社会的凝聚力,在意识领域内各处闲散游荡的状态。美国社会学家默顿从社会结构的视角来看待失范,认为失范的根源就是文化目标与制度手段之间的张力结构。由此他提出,偏差可以被看成是由文化确定的意愿与由社会结构提供的实现这种意愿的途径之间所存在的分离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失范的根源是这样一个过程:一方面,人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竭力获取未经合法化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人们又在夸张化的文化目标中逐渐丧失掉对规范本身的情感支持。此外,美国现代社会学奠基人塔尔科特·帕森斯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失范的根源不在于这些成员缺乏获其所需的能力和机会,而在于他们对这些需要没有明确的认识。”[5]
(二)心理学视野:社会竞争环境影响着教师和家长的主体意识
默顿将失范划分为个体的失范状态与社会系统的失范状态,从而引发了失范在心理学层面的讨论。苏格兰裔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M·麦基弗指出:“心理学意义上的失范状态直接来源于当代社会的特殊情境,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文化冲突中社会个体已经陷入了茫然无措的状态;二是现代竞争中蕴含着价值意义的规范已经被仅仅具有组织意义的规范替代了,工具理性强占了实质理性的地盘,借助外在强制形式剥夺了个人的主体意识,手段俨然成为目的和价值本身;三是社会的急剧变迁使暴力采用符号形式渗入整个社会的文化结构中,既在深处使个人形成了虚假的自我认同,也表面瓦解了集体意识的同一性。”[7]
三、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路径
幼儿教育的目的是在保证幼儿身心健康的前提下,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成长与发展,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明确提出,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由此可见,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做法,既不符合国家发展学前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也是不尊重幼儿学习方式与特点的表现。所以,要纠正幼儿园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既需要实施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教育,又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与改革。
参考文献:
[1][3]苏令.别让“超前”教育毁了孩子童年[N].中国教育报,2011-05-17.
[2]原晋霞,等.幼小衔接并非超前学习小学知识[N].中国教育报,2011-08-26.[4][5][7][8]渠敬东.现代社会中的人性及教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75、78、80—81、89
程秀兰
《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医学领域cscd期刊怎么查找
- 职称晋级论文检索才认可
- 职称评定需要发表什么样
- 如何提供职称论文的知网
- 论文发表三步曲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 教师类职称论文一般多少
- 新闻专业有哪些职称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工程管理专业论文摘要准
- 发表职称论文如何鉴别期
- 《教育探索》核心级教育
- 毕业及职称论文发表需要
- 简述机械工程师基础考试
- 电力系统职称核心期刊怎
- 博士生毕业论文答辩技巧
- 硕士从助工晋升中级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