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内容摘要:统编教材注重经典名篇的编入,在当今教育教学形势下,小古文群文阅读绝非增加学生的负担,而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增强民族自豪感、使命感,弘扬中华文化,统编教材下小古文群文阅读也将势在必行。本文以第三学段的五年级为例,从统编教材小古文的编排特点、统编教材小古文学习的目标和实施困惑、第三学段小古文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实践等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统编教材 小古文 第三学段 群文阅读 教学策略
习近平同志说过:“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1]总书记所说的“这些经典”包括文言文经典,文言文有几千年的历史,其知识之广博,辞章之精彩,内涵之丰富,现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出其右。
小古文学习首倡者、小古文课程的创建者朱文君老师曾经说:“如果说经典诗文是高浓度的母语营养液,那么小古文就是让小学生在最适合的时间获得最适合的营养。”[2]
在小学阶段,阅读必要的文言文篇章,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第三学段的学生来说,阅读这些经典小古文,对于他们迅速提升文言语感和审美品位有着重大的意义,可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一.统编教材小古文的编排特点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统编教材”)力求在不同的学习板块中,通过丰富多样的综合性编排,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传统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成果篇目。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选入小古文,小学阶段共选编小古文14篇(共16则),综观教材中的小古文,选文体裁多为寓言、故事及语录体等,这些小古文作品均是在文学史上广受好评的典范之作。
如教材中那些文字简练,生动形象,篇幅短小,寓意深远的文言文,我们称之为小古文。
统编教材中的小古文以学生熟悉的、有趣的、简短的叙事性文章作为开端,逐渐上升到带有议论性、思辨性的文章。随着篇幅的增加、体裁的丰富,古文的理解难度逐渐提高,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自然也有所提升。统编教材这种循序渐进编排的目的是希望以此逐渐培养起学生阅读小古文的语感,对学生可以是否会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不作要求,但通过接触、阅读这些经典的小古文作品,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感染,从中获得更为丰富的多元化情感体验。为日后更高年段、更高层次的小古文学习奠定充分必要的条件和基础。
二.统编教材小古文学习的目标和实施困惑
课程研究所的杨祎在《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古诗文的编排与教学》中向我们阐明了小古文教学的目标:“……进入高年段,则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和相关资料,把握文章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建立在中年段的学习基础上的,中年段提出的一些常规要求如朗读、讲述故事内容等,还需要继续在教学中落实。此外,围绕对文章的理解,高年级体现出一定的进阶要求。”[4]
小古文的内容虽然“小”巧,但那也是古代文人叙述的方式,比较晦涩难懂,古今字义、断句、省略方面的差别非常大,造成学生理解内容方面有偏颇或完全不能理解的情况也是有可能发生的,现在我们的新课程需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在不看翻译的情况下,能正确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进阶要求”要达到怎样的高度?也是没有明确和标准。
三.第三学段小古文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实践
(一)小古文群文阅读的理念生成
群文阅读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
有人会问,第三学段的学习任务已经够重了,还做什么“群文阅读”,而且是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这不是增加学生的负担吗?
在当今教育教学形势下,小古文的群文阅读绝非增加学生的负担,而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第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整本的书。还提出了“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的要求。[3]
“群文阅读”就是在这种要求下,学生在一篇接着一篇的阅读当中,特别是在横向结构的比较性阅读中,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内化阅读,不断发现规律,收获真知和方法。群文阅读是阅读方式的革新,它可以把读者的阅读能力从读懂一篇文章提升到读通一类文章。
老师会发现,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人物描写一组》其实就是非常典型的群文阅读文本。通过阅读不同作家对人物的描写,学生发现《摔跤》主要是运用动作描写,突出小嘎子和小胖墩儿在摔跤时的场景;《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作家运用的是外貌描写突出祥子壮实、憨厚充满朝气的特点;《两茎灯草》运用了动作描写,通过描写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他爱财如命、吝啬的形象跃然纸上。
往大里说,教材里的每一组诗是群文阅读,当然,每个单元都是按照一定的人文主题编排的,我们也可以把整个单元或整本教材当作是群文阅读。
每册教材的小古文最多也只不过两篇,我们也可以把这两篇小古文当作一个整体,通过对比阅读,体会小古文语言简洁精妙的特点。
但是,这就足够吗?答案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历史,我国有着世界上唯一一个不曾间断的、延续至今的文明史,我国文学作品更是如浩瀚的星海,我们不应让他们湮没在现代文的学习中,我们并非回到过去学习小古文,这也不现实,而是我们应该把这些经典的著作带到现代,让它们在现代的学习中不被蒙尘,乃至发光发热。
(二)第三学段小古文群文阅读的选文研究
1.文白对比,感受文言之美。
五年级上册第6课《将相和》根据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而成的,在教学本课时,笔者有意找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相关的片段让学生对比阅读,教师出示原文的某些句子,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对应的句子,本次是学生初次接触,笔者有意降低难度,学生在学习中对照着找,乐在其中。
找到相应的句子后对照着读,学生在文白对比读中深深地体会到原文中语言的简洁和精妙,通过老师的范读,学生的跟读,体会出文言的韵律之美,更能深切地体会廉颇对蔺相如单方面的敌意,蔺相如避之,引出教材里没有的廉颇说的话:“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进一步体会蔺相如的宽厚、为大局着想,廉颇对蔺相如心服口服、知错就改的品格。“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积累了“刎颈之交”就是“好朋友”的意思。
同样,五年级下册第16课《田忌赛马》也是根据司马迁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的故事改编,笔者也找来原文让学生文白对比阅读,因为学生已经在之前再次学习过小古文《自相矛盾》,本次难度稍微提高一点,给出原文,让学生自行找出孙膑说的办法“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再次感受到了孙膑办法的高明。
2.打铁趁热,迁移阅读方法。
单篇阅读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阅读和知识的渴求的,我们应把课内学习到的方法向课外的拓展延伸,做到学以致用。
学习了《自相矛盾》之后,明白了“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不可陷之盾与不无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启发了思维。更重要的是学习了阅读小古文的方法:读通全文、借助注释、整体感知、领悟主旨。
聪明的古人创造了非常多的寓言故事,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了昨天、今天与明天。《掩耳盗铃》、《刻舟求剑》、《截竿入城》、《缘木求鱼》……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不同的思维方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思维的大门。
《杨氏之子》虽然放在“幽默智慧”的第八单元,但它也算是另一种思维——反向思维的体现。
《杨氏之子》为南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的其中一个选段,本次的小古文群文阅读,同样选取了《世说新语·言语》里面与本文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小故事,如:“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想君小时,必当了了”;“战战惶惶,汗出如浆——战战栗栗,汗不敢出”;“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偷本非礼,所以不拜”;“白雪纷纷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凤兮凤兮,故是一凤”等小古文文段,其中的幽默和智慧,至今仍为世人所称道。
确定议题后选择合适的文本,引导学生运用阅读小古文的方法去阅读小古文,做到学以致用,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小古文语言的简洁和精妙,感受小古文的韵律感,入情入境地阅读这些有趣的小故事,读出韵味。
(三)第三学段小古文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实践研究
1.把握方向,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是文言文的启蒙阶段,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本杰明·布卢姆曾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世纪伟人”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小古文群文阅读目标的把握方面要注意以激发兴趣为主。
在小古文群文阅读的内容选择上,则要注意难度适中,难了会让学生对学习小古文失了兴趣,在课堂学习中处于被动状态;选择太过简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今后的小古文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内容的选取上,笔者参考古代的蒙学著作如《幼学琼林》,“幼学”指孩子十岁,对应的正是我们的五年级学生,《幼学琼林》里面的很多篇目非常适合第三学段的学生阅读。《山海经》里面有很多学生熟悉又难易适中的篇目供参考,如《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和寓言故事都是出于此。当然还有《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经典著作的选段。
每次小古文群文阅读的数量也不宜过多,内容比较长的每次一两篇,如学习了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节选)》,笔者也适时推荐它的全文,给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阅读;内容比较熟悉且易于理解的不能都简单,如前文所提“思维火花”议题的《掩耳盗铃》、《刻舟求剑》、《截竿入城》、《缘木求鱼》等,学生对前两篇故事比较熟悉,在阅读之初可能已经明白所读内容了,后两篇故事没学过,也应该是没听过的,这样穿插起来,有熟悉有陌生,学生阅读时才不会产生畏难情绪。“幽默智慧”单元的学习还可以推荐语言风趣、文字简练隽秀、表现手法也十分成熟的《笑林广记》里面的小故事给学生阅读。
2.抓准时机,适当拓展延伸
一般情况下,小古文群文阅读在教材学习的拓展部分实施,也不乏在课前展示的例子。如学习《圆明园的毁灭》,笔者选取出示并朗读杜牧《阿房宫赋》里面的一些文段让学生先感受阿旁宫的雄伟壮丽,最后出示“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改为“联军一炬,可怜焦土!”当时圆明园被称为“万园之园”,它的美,比两千多年前的阿旁宫有过之而无不及。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通过教师朗读韵律优美的“赋”,学生享受着这美妙的旋律,对阿房宫和圆明园毁灭的痛惜之感悠然而生。
如,学习了丰子恺幽默风趣的《手指》,很多同学想起了三年级上册的选读课文《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这时,教师适时出示小古文《五官争功》给学生阅读,学习了《童年的发现》之后,阅读荀子的《劝学》选段,庄子的《庄周梦蝶》,让他们肆意地享受思辨的魅力。
小古文的群文阅读不一定都在课堂上进行,节日、节气和时节等也可以成为议题,笔者也结合不同的节日、节气和时节适时推荐阅读,如《幼学琼林·岁时》、《周书·时训解》、《秋声赋》、《荔枝图序》等。
3.以生为本,淡化功利意识
杨祎指出:“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应尽量淡化功利意识,重在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这些经典作品中的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从中汲取优秀的精神食粮,进而日益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素养。”[4]
上表是五年级小古文对应的课后习题。从表中不难看出,《少年中国说》通过学习象征手法赞美少年中国,理解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休戚与共的关系,《古人谈读书》旨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谈谈对古人谈读书的启发;《自相矛盾》要求学生说说“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则旨在启发学生思考故事的逻辑,《杨氏之子》重在体会杨氏子的机智与幽默。五年级的小古文学习注重借助注释理解文意,对读的要求则是读通读顺。
总而言之,小古文群文阅读的开发,既拓宽了学生小古文的阅读量,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运用到阅读中去,又使学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真正将小古文群文阅读的功用落到实处。
最后,引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所说的话作为结语:学小古文,我们所积累的,难道仅是文言词汇和语言吗?当然不是,随同小古文一起生长为我们精神血肉的,是中国思维、中国智慧、中国情怀、中国美感、中国气派、中国意识,那便是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中国灵魂。
参考文献
[1]让经典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中国新闻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09月14日.
[2]“小古文”,打开母语教育的新天地——“小古文”课题组组长朱文君答《中国教师报》记者褚清源问[J].《小学语文教师》,2011(11):4-7.
[3]中华人民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严炳枝
《小古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新闻专业有哪些职称
- 如何提供职称论文的知网
- 职称晋级论文检索才认可
- 教师类职称论文一般多少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 医学领域cscd期刊怎么查找
- 职称评定需要发表什么样
- 论文发表三步曲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硕士从助工晋升中级职称
- 博士生毕业论文答辩技巧
- 工程管理专业论文摘要准
- 简述机械工程师基础考试
- 毕业及职称论文发表需要
- 《教育探索》核心级教育
- 发表职称论文如何鉴别期
- 电力系统职称核心期刊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