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下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提高的实践探析
[摘 要]基于项目式学习视角,探讨数学问题解决的内在逻辑意蕴,并提出通过优化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以项目为载体,构建学习共同体、优化合作分组以及评价理念等策略,推进项目式学习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应用。以期促进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落实“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目标,促进教育公平,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小学生;项目式学习;数学问题解决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问题,并增强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育就是教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此外,黄翔等人认为,“数学教学应以问题为导向,活动为载体,采用问题驱动式的教学方式,立足于问题发现、分析和解决的全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发、导引、深化学生的数学思考,以期助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1]。
不论是高中还是小学,问题解决是数学核心素养中功能素养的一种。小学阶段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起始阶段,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可为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奠定基础。在此,将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视角,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上有效促进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进行探讨,以期探索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新路径。
一、 项目式学习与数学问题解决的内在逻辑
项目式学习的核心理念源于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做中学”以及建构主义思想。其中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都是它的理论基础,并形成了“情境学习、交互式学习和发现学习”等学习方式[2]。因此,其具有情境真实、系统思维、产品导出等特点[3]。而项目式学习是“一种系统的学习组织形式,学生通过经历事先精心设计的项目和一连串问题,在复杂、真实又充满问题的学习情境中持续探索和学习”[4]。因此“内容+(活动)+情境+结果”是项目学习的主要构成要素。而“内容”指系统而又完整的现实问题,同时应与学生的兴趣相一致。这就需要教师立足学情和学习兴趣,创设具有挑战性、建构性等特点的活动,并构建促进合作的学习环境。问题解决作为数学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同时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解决以及应用、创新思维、合作交流、评价反思等意识和能力。因此,项目式学习与数学问题解决存在天然的耦合性。在数学教育中可通过项目式学习来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意识和能力。
二、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中的
实践路径
数学项目式学习重建了一个以项目为载体,以师生为核心的共同体,对学习方式以及师生关系的变革具有重要价值。而数学项目共同体的建设有助于发挥集体的力量,加强师生主体的联系,使得数学学习的延展性更强,回归数学教育的本真。
1.转变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项目式共同体的学习模式是对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和“学生为中心”[5]的升华与超越。教学应是师生共处共同体中,共同开创实践真理的共同体的空间[6]。而项目式学习倡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构建,强调了群体的力量。学习主体也是指向全体师生。因此,初级阶段的项目式学习由“学生共同体”和“教师共同体”组成,而在完善阶段则成为“师生共同体”。在教学内容上不再局限于教材,而是以“项目”为中心,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实际生活内容为题材,引导学生围绕项目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完成。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负责为学生提供“支架”,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网络,促使学生能够顺利过渡“最近发展区”。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则受学习兴趣等内在动机的驱使,而非通过考试等外在形式迫使学生学习发生。
2.以项目为载体,构建数学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最早由博耶尔在1995年引入教育领域,指所有人因共同的使命并朝着共同的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共同体中的人有着共同的兴趣,共同寻找通向知识的旅程和理解世界运作的方式,并朝着教育这一相同的目标相互作用和共同参与[7]。徐小敏指出,学习共同体是提升学生学习素养的重要形式,对解决基础教育存在的核心问题、促进课堂转型、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具有重要的价值”[8]。而教师、学生以及环境都是项目式学习共同体的构成要素[9]。
在项目式学习模式下,数学教学内容不再仅是数学教科书上呈现的章节内容,而是通过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兴趣、学情等对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将知识系统化、完整化。而项目式学习包括“内容”到“产出”一系列的学习环节,这就需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学习共同体中,师生地位都是平等的,都是知识的建构者,学生和教师之间建构了多项联系,得以教学相长。
3.优化合作分组,促进教育公平
合作学习是一种由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而进行的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10][11]。根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及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可知,学生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提高其对关键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同时受认知发展水平的影响,在解决一些问题时,需要在成人或更有能力的同伴的帮助下搭建“支架”,实现“现有水平”到“潜在水平”的过渡。而合作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增长,也有助于社会性人格的发展。因此,同伴合作学习具有独特的优越性。而在分组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学生的数学成绩、能力,还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性别等差异,做到“同组异质,异组同质”[12],根据个体的兴趣特长,明确任务,优化组合,使每个人在互助学习中获得效能感。
最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公平的教育[13]。结果公平是教育公平中最重要的内容,这不是指每个人受同样的教育,做同样的工作,而是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应有的发展。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提升教学效率、促进个性的发展和教育公平。同时适当坚持“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原则,激发学生学习活力,而这种活力犹如“鲶鱼效应”一样,可以激活整个班级的学习活力。
4.优化评价机制,注重增值性和激励性评价
项目式学习在数学问题解决上的教学目标不再局限于事实性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深入分析、发现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评价上也不再仅指向单一的、静止的知识掌握程度,而是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是动态的、生成性的,更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在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个体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激励性评价,培养学生自信。同时,在评价中落实增值性评价。即将学生自己在项目开始前的水平与项目结束后的水平进行比较,了解其在学习中各种能力的增长情况,是一种动态性的评价。
三、反思
值得注意的是,数学项目式学习是一种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更应是一种教学理念。由于小学教育具有启蒙性、基础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同时小学生正处于对世界的整体认识的建构阶段[14],而项目式学习的综合性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可以有效防止知识割裂,同时整体性的知识也有助于学生将学到的项目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这与小学阶段“全科化教学”“STEAM教育”及“融合教育”等理念相一致。
项目式学习是教师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以及学生的发展水平等考量,将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完整的项目目标,再将其按计划分解成阶段、单元、课时目标并逐一落实。但在实际数学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应用并不是万能的,不能无差别地应用于所有教学内容,而是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内容进行判断。
总之,教育是对生命的唤醒、灵魂的关照,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更在于以数学知识为切入点,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黄翔,童莉,李明振,沈林.从“四基”“四能 ”到“三会”——一条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主线[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5):37-40.
[2]Heyl A. Fostering engagement for students fromlow-socio-economic status backgroundsusingproject-based mathemat-ics[D]. San Rafael:Dominica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8.
[3]滕珺,杜晓燕,刘华蓉.对项目式学习的再认识:“学习”本质与“项目”特质[J].中小学管理,2018(2):15-18.
柳萌学
推荐阅读:小学数学职称晋升对论文有什么要求
《项目式学习下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提高的实践探析》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教师类职称论文一般多少
- 论文发表三步曲
- 职称评定需要发表什么样
- 职称晋级论文检索才认可
- 如何提供职称论文的知网
- 新闻专业有哪些职称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 医学领域cscd期刊怎么查找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教育探索》核心级教育
- 硕士从助工晋升中级职称
- 工程管理专业论文摘要准
- 电力系统职称核心期刊怎
- 毕业及职称论文发表需要
- 简述机械工程师基础考试
- 发表职称论文如何鉴别期
- 博士生毕业论文答辩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