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教育职称论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识字量现状分析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识字量现状分析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6-21 09:45

  摘要:教科书是传播知识的主要载体,体现着一个、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体系,也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而文字是传情表意的重要工具,语文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也是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教科书中识字量的设置不仅与学生的学习息息相关,同时也关乎到教科书的质量。因此,本文将对统编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中的识字量进行现状分析,揭示统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教科书中识字量设置的情况,为教科书编写提供借鉴和思路。

  关键词:教科书;识字量;小学语文

  更新了一篇语文相关的论文,如中学语文教学期刊发表哪些论文,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识字量现状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识字量问题早在古代便是语文教学中关注的重要内容。宋代蒙学教材《三字经》共收录1140字,内容上重视道德思想的教化,将识字和语文学习结合在了一起,将字、道德故事、语文知识以朗朗上口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进而实现以塑造学生品格加强学生道德修养的目的,因此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识字教材。到了清代,王筠在《教童子法》中就曾说道:“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读书。......能识二千字,乃可读。”可见在儿童阶段,学习的重点在于识字。到了现代,纵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最早关于对识字量的规定可以追溯到1950年《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该《标准》中虽然对于识字量没有明确要求,但却标明:“一年级需学习由500个最常用字组织的基本语汇,二年级需学习1000”等。到了1978年后,对于学生识字量的要求逐渐清晰明确。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更是要求“学生能学会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前三年学会2500个左右”“一年级能够识700个字左右,二年级识1000个字左右。”此后相继出台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也均会对识字量做具体规定。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对第一学段学生识字量应达到的标准做了明确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1]而从学生自身发展角度来看,根据Chall的阅读发展理论,从出生到小学三年级的阅读发展在于学习阅读,此阶段的学习旨在建立基本读写概念与奠定识字能力。[2]而第一学段的学生正处于识字期,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应该重视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识字量的培养。因此,教科书中的识字量设置情况对于学生识字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教科书中的识字量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教科书质量,同时也关乎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本研究

  将对统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教科书识字表中的生字进行识字总量、各册教科书中的识字量、教科书中各单元、各课的识字量以及生字类型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分析结论,给出建议。

  三、结果分析

  (一)统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教科书识字量总体及分布状况

  1.识字量总体状况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第一学段的学生识字总量应达到1600字左右。因此,统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教科书中的识字总量也设置为1600字,但每册教科书中识字量的要求和分布有所不同,各册教科书具体识字分布状况如下表所示。

  2.各册教科书识字量具体分布状况

  由表2可知,统编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中主要将学生会识生字分为四个单元,即识字单元、课文单元、语文园地单元和拼音单元。其中,拼音单元仅在一年级上册教科书中有所呈现,其他年级教科书中不再呈现。

  (二)统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教科书各课平均识字量状况

  由表3可知,在一年级上册教科书中,识字单元学生每课需平均学习7个汉字,课文单元学生每课需平均学习11个字,而语文园地单元学生需要平均学习5个字左右,最少的是拼音单元,学生每课平均需学习3个字左右;在一年级下册的教科书中,学生平均每课需学习的生字数量有所增加,识字单元和课文单元平均每课均需掌握11个字左右,语文园地平均需掌握7个字左右;在二年级上册教科书中,学生识字单元和课文单元每课平均都需要学习13个字左右,语文园地部分需要平均学习9个字;在二年级下册的教科书中;课文单元平均每课所需学习的生字为13个左右,而识字单元平均每课需学习的字量则又高于课文单元,为平均每课15个左右;而语文园地部分和二年级上册教科书数量相同,平均需学习9个。可见,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教科书中,学生每课平均需要学习的识字量均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这与表2中所呈现的趋势相吻合。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教科书的字量设置合理性有待提升首先,在识字总量上,统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教科书中严格落实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一二年级共设置识字量1600字,但根据何玉婷对学生识字量进行调查结果来看,第一学段的学生在识字总量上可达到2000字以上,因此,教科书中的识字总量仍需进行提升。其次,从各年级教科书的识字量设置状况来看,一年级学生需通过教科书学习700个字,二年级学生需学习900个生字。但通过且已有研究中来看,“一年级学生平均识字量为756左右”,“二年级学生平均识字量为1403字左右。”[3]可见,教科书中一年级识字量的设置较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但二年级教科书中的识字量设置远低于学生实际的识字量。但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识字量设置仅有900个,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最后,从个年级教科书识字量的增幅来看,二年级教科书的识字量比相比于一年级教科书在总量上增加了200字。但上述研究中在对学生识字量进行测试时也发现“一二年级之间学生识字量的增幅仅次于二三年级识字量的增幅,二年级学生教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增加647个字左右。”[4]可见,统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教科书在识字总量、各学段识字量以及各年级识字量的设置上均需要进行调整。

  2.不同种类汉字数量也存在不合理现象通过对统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教科书识字表中的汉字进行分类后发现,不同类型汉字在教科书中存在的数量比例并不均匀,有较大差异。首先,数量最多类型的生字与数量最少的生字间差异过大。根据表4可知,学生学习与动作有关的生字数量最多,为518字,但学习与人际有关的生字数量最少,仅有39字,二者在数量上相差480字左右。其次,各种类生字之间数量设置也不均匀。统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教科书中的识字种类基本集中在与动作、生活形容和衣食住行育乐三类汉字方面,且每种类型需要学习的生字都有几百个,但其他类型的字在教科书中仅有几十个字。最后,根据JuttaSegbersandSaschaSchroeder的研究来看,6-10岁儿童掌握的词汇中包含55%的名词、35%的动词和10%的形容词,[5]而将其结果与统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教科书中生字类型进行对比后发现,则是表示动作的汉字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与生活类相关汉字,再次是与生活形容有关汉字,这样的分布状况与已有研究中的结果存在差异。由此可见,在识字的种类的字量分布上,统编版小学语低年级教科书仍需对此进行改进。

  (二)建议

  1.在字量设置上建立科学统一的标准首先,细化识字量标准。课程标准作为教科书编写的重要依据,除了对学生识字总量以及各学段识字量进行要求外,还应对每个年级、学期以及每课进行识字量上的要求,这样对于各年级之间识字量增幅以及字量规范上都能做到有据可依,同时也便于对学生识字水平进行评价。其次,可对学生的识字量进行测试后建立各地区识字量常模。由于统编版教学语文低年级教科书中识字量的设置存在着与学生实际识字量不太符合的情况,因此,应大面积对各地区学生进行识字量的测试后确定教科书中的识字量,对各年级学生的识字量以及年级之间的识字量增幅作出科学的规定。最后,调整识字量的要求和标准,对教科书中的识字量进行适当增加,让教科书中的识字量符合学生的识字识字需求。通过将教科书中的识字量要求与已有研究的结果进行对比来看,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教科书中的识字量无论是总量还是学段、年级中的要求远低于学生实际的识字量水平。由此可见,教科书中可以对识字数量可以针对每个年级和学段的学生进行适量增加。

  2.均衡教科书中汉字的种类及数量首先,在选择生字的内容上,应保证教材中识字类型全面,可通过对学生生活常用字进行调查后确立常用字字库,保证教科书中所学的汉字涉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于未能归类但却经常使用的生字进行统计后,也考虑纳入到教科书中让学生进行学习。其次,尽量缩小不同汉字类型之间的数量差距,在保证学生学习汉字数量的基础上避免学生学习生字的类型过于单一,只集中在某一个领域,而应做到让学生的各种类型汉字的数量均衡学习。最后,由于社会的发展,学生的语言环境可能会存在着很大变化,因此学生在识字类型的数量上也可能存在着变化,可对学生已掌握字量进行类型分析和调研后,重新编排和调整各种类型生字在教科书中所占比例。

  [参考文献]

  [1]胡郁青.博大精深的艺术造诣学贯中西的文化修养——析赵元任艺术歌曲创作特色[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6):112-115.

  [2]赵元任.新诗歌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8:14.[3]屠锦英.从语音学角度透视赵元任艺术歌曲中的词曲结合[J].音乐(季刊),2008,(02):242.

  [4]赵元任.赵元任全集(第1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4.

  [5]贺绿汀.赵元任音乐作品全集·序[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7.

  王晰含1,黄文吉2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识字量现状分析》
上一篇:小学低年级开展生命教育的调查研究——以广东省湛江市为例
下一篇:一年级语文课堂破坏性行为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探微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