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教育职称论文》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及实施路径

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及实施路径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9-08 09:53
扫码咨询

  摘要: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是实现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通过对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课程思政

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及实施路径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习总书记总书记指出:“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不能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不断创新,不断改进。”[1]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融合,协同发展,形成效应[2]。2018年9月,习总书记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3]。2019年印发的《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职业院校要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4]。习总书记总书记的讲话以及文件的精神为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

  更新了一篇数学相关的论文,如数学论文发表刊物有哪些,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中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开课时间为一学年,传统的教学目标有两个[5]:一是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理论基础;二是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逻辑,并能应用所学的高等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6]。而如何提炼高等数学课程的思政元素,发挥高等数学的思政功能,实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熟练的职业技能和大国工匠精神,是高等数学在教学中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7]。

  一、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现状

  (一)对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理念理解不深刻

  高职院校在传统的高等数学课程中,首先制定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授课的教学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8]。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制定授课计划和开展相关教学准备工作,如教学课件、教案、教具等,并按照课程标准明确的授课目标进行授课,其中素质目标体现了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融入。随着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与其他课程同向同行,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师纷纷注重学生素质目标的培养,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多年的教学习惯,教师更加注重学生数学定理的理解和计算能力的提升,而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二)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碎片化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授课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同时高等数学课程的发展演进凝聚了上千年来人类的智慧,以上特点说明高等数学具有天然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教师以高等数学教学目标为主线,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持之以恒的学习品质和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9]。教师在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往往用某一个数学概念去延伸某种精神品质,或者用某一个数学理论去解决学生实际生活当中所遇到的问题,又或者用某一个数学实际问题去引导学生解决并抽取出其中的思政元素[10]。而高等数学本身是一个系统性的学科,其内容承载了国内外无数学者的理念和思想方法,仅仅通过碎片化的课程思政,学生很难理解高等数学所传递的思政内容,也无法让学生系统地领会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

  (三)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与课程本身教学未做到有机融合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职业院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技术过硬、道德品质优良的人才。在高等数学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培养新时代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学习能力不强、自制力略逊于本科生,尤其是高等数学的理论比较抽象,使很多高职学生很容易放弃学习。部分教师在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中,努力做到每节课都去挖掘思政元素,而有些思政元素甚至与课程本身并不能很好地进行融合,造成课程本身逻辑的间断,不但没有起到课程思政教学的目标,反而将课程本身的教学规律打乱,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

  (四)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有待改进

  一般来讲,高等数学课程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对于高职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将课程思政教学引入其中,如:讲授数学家的名人趣事引导学生不畏艰难、勇于创新;通过数学史的讲解,引导学生的爱国热情;用相关定义去解决社会热点问题使学生理智面对社会上的各种诱惑等,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大部分教师采用线下授课,结合板书和PPT讲授,然而这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教学需求,也达不到课程思政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路径

  (一)强化高等数学课程思政贯穿教学全过程的理念

  高等数学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支撑。将思想政治理论内容引入高等数学课程,是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首先,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深刻认识到:学生除了获取数学知识,还需要接受思想道德、理想情操的教育。其次,高职院校的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弱,更需要思政教学的引导,教师除了要挖掘本门课程的思政元素以外,还需与学生的专职辅导员进行沟通,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改进和调整思政内容,并将其应用于教学环节。最后,教师需将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在课程标准制定阶段,要凸显素质目标的培养,将思政内容与知识内容做到有机融合,除了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需采取有效手段引入思政内容考核。

  (二)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系统化

  高等数学是工科和理科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加凸显了高等数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由于高等数学这门基础学科历史悠久,涉及到的知识体系庞大,这为挖掘思政元素奠定了基础,同时也给教师整合思政内容带来了难度。具体来讲,可以根据高等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及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三个方面使高等数学思政元素系统化。一是名人轶事类思政元素。高等数学从产生到发展,再到完善,经过了无数数学家艰苦卓绝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果,比如国内近代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陈省身,国外数学家阿基米德、牛顿、高斯、柯西、阿贝尔等,他们为科学甘于奉献的精神和励志故事为思政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二是高等数学定义类思政元素。高等数学的定义往往来源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如函数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可以刻画人一生的行为轨迹;积分的求和“以直代曲”可以使学生明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道理;概率当中的小概率事件运算可以让学生领会彩票中奖的奥秘。三是古代数学思想类思政元素。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宝藏。两千多年前的名句“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是我国古代早期的极限思想;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创立的割圆术,南北朝时期我国数学家祖冲之的“割圆术”对无理数的近似。这些成果均领先于欧洲,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与课程教学做到有机融合

  在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分清主线和次线之间、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之间的关系。知识目标是主线,素质目标是次线,主线和次线之间要把握好逻辑关系。如果把高等数学的知识目标比作一棵大树,那么素质目标就是这棵大树的树叶,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不能单纯强调高等数学的知识目标,而忽略了学生的素质目标,否则培养的学生将“多才而少德”;同时也不能单纯强调高等数学的素质目标,而忽略了学生的知识目标,否则培养的学生将“多德而少才”。两者互相结合,把握好思政教育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尺度,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除此之外,高等数学知识目标的逻辑主线要清晰,将课程思政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到知识目标当中去,不可生搬硬套,否则造成学生思维混乱,教学效果不理想。

  (四)引入信息化,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

  高等数学作为理科类课程,而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属于文科范畴,需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使得两者结合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首先,引入信息化手段,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借助于网络教学平台,如蓝墨云班课、职教云等,通过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网络答疑等信息化手段,可大大提高高等数学思政元素的渗透。其次,重视数学建模的课堂引入。数学建模作为高等数学理论知识的应用环节,既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最后,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实践中,注重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融入。总之,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需要高等数学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思政理论水平,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从而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齐新社.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方法研究[J].高等数学研究,2020(4):118-120.

  [2]胡水玲.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高等数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研究[J].河南教育(职成教版),2020(3):23-24.

  [3]沈振.“课程思政”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创新应用[J].对外经贸,2020(3):131-132.

  [4]李英芳.高职院校数学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初探[J].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0(3):174-175.

  [5]韩冰冰.谈课程思政下高职数学教学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20(4):37-39.

  张志国


《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及实施路径》
上一篇: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应用能力探究
下一篇:高中数学教学中尝试教学理论的整合运用研究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