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教育职称论文》试论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

试论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9-22 09:46

  摘要: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离开人才的支撑,发展将失去动力。创新人才不是天生的,是培养教育的成果。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必须正确认识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几个瓶颈问题。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关键阶段,必须从招生制度、导师队伍建设、培养质量、考核评价等方面,着力加强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

  关键词:创新人才;研究生教育;培养;改革

  在一个的人力资源中,创新人才被看成是最富活力和创造性的因素,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代表,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培养和造就出一大批创新人才,特别是高科技创新人才,事关的发展和民族的前途。因此,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的关键,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关键阶段,必须加强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有利平台。

试论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

  一、正确认识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几个问题

  创新人才不是天生的,是培养教育的成果。加强创新人才培养,首先要正确认识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几个瓶颈问题。

  1.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

  创新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是紧密联系的,教育的发展需要长期稳定的和谐环境。办教育和办工厂不一样,教育需要长期的积累。国外发达为什么能够产生那么多的名校、名师、名人?除了文化背景和基础积淀外,与他们的教育有数百年长期稳定的发展环境不无关联。反观我们的教育,在改革开放之前一直处于动荡的、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之中。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正是因为有了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但毕竟时间还相对较短。因此,加强创新人才培养,首先要致力于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构建合理的投入机制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种只有高投入才能高产出的工程。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投入指标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占6%以上才是支撑教育现代化的基石。但截至2008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只达到3.48%,仍然低于4.5%的世界平均水平。教育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软肋”,更是制约创新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的瓶颈。值得庆幸的是,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确保教育的投入要占GDP的4%”被明确地写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但仅仅如此还远远不够,更为重要的是应逐步改革传统的政府财政拨款制度,在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目标的基础上,构建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高等教育投资新体系,逐步建立高等教育发展基金,引导高等学校根据国家利益和社会需求自主办学。

  3.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

  文化的力量在于“以文化人”,其核心的东西是价值观或价值取向,即崇尚什么,贬抑什么。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围绕“有利于创新”这一宗旨来塑造文化氛围、营造人文环境,其中包括“对科学探索(甚至冒险)活动的赞赏,对创新者的褒奖,对探索失败者的宽容,对无私奉献精神的提倡,对追求真理或真知等非功利性活动的支持,允许并鼓励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等等”[1]。很显然,自由、开放、平等、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比起那种视敢想敢干者为冒险之徒,视思想封闭、保守者为稳重之辈;以诚实为迂腐,以投机为才干,功利至上,崇尚浮华等为价值取向的保守、功利性文化氛围,更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与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更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出现、成长和成才。

  4.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社会化的系统工程

  人们通常把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原因归咎于学校教育培养层面的问题,而且总是笼统地要求高校着力培养创新人才。其实这里存在几个层面的概念。首先,从纵向来看,创新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是一个终身教育培养的问题。其次,从横向看,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与社会都有责任。高校只是一个人才培养“基地”,而社会才是人才培养的“大熔炉”,只有在学校培养的基础上,再通过社会的终身培养和锤炼,才能培养出更多的杰出创新人才。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社会化的系统工程:从宏观的大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来说,要在全民族中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教育系统来说,创新教育的开展与实施,首先要求教育创新,其中包括教育观念的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等;就个体的成长来说,只有将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贯穿于每时每刻,直至终身,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二、研究生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阶段

  研究生教育可分为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从其本质属性、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以及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构特点看,研究生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阶段。

  1.创新人才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体现

  研究生教育处于教育系统的最高层次,具有区别于本科教育、专科教育的根本属性。它既拥有教育共性即功利性、目的性、文化性的一面,又具有创新性、求异性和高深性等特质。科研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固有的、决定研究生教育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是自研究生教育的产生之初便具备的,不随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层次、培养类型、培养形式变化而改变的稳定属性[2]。可以说,科研能力即创新、创造能力。因此,研究生教育是一种重视培养创造性人格的教育,负有为知识经济下的创新体系输送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职责,创新性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属性[3-4]。培养创新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体现。

  2.创新人才培养是法律赋予研究生教育的使命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博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充分发挥高校在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因此,无论从的法律规定还是中长期人才发展战略规划看,高等教育都具有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而且这一使命应该主要由研究生教育来完成。

  3.创新人才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构性要求

  高校培养的学生有本专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不同的对象,培养目标应该有所区别,绝对不能笼统地要求高校把目标都定位于培养创新人才。对于大量的本专科生而言,在短短的四年或三年时间内就要把他们培养成创新人才是不切实际的,主要是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社会适应性。对硕士生来说,最主要的是要通过参与高新科技领域和重要课题的研究,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对于博士生,培养目标就是希望他们搞学问、当科学家,当然应该把他们培养成创新型人才。由此可见,研究生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和成长的关键阶段。高校必须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层次与类别,相应地确立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实施教育活动。

  三、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的几个着力点

  根据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针对当前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重点从招生制度、导师队伍建设、培养质量、考核评价等几个方面,加强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

  1.把握基本点,改革研究生招生制度

  招生是研究生教育的“进口”,严把进口关,是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教育发展观,把适应社会需要、促进创新人才培养作为衡量人才选拔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按照“提高质量、突出创新、优化结构、理顺体制”的总体目标,推进研究生招生考试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和内容体系等方面的改革。首先,深化硕士研究生招生改革。一是进一步修订推免工作管理办法,扩大推荐免试生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中的比例,把真正具有培养潜力、具备创新基础和特殊专长的优秀生源选拔进研究生队伍。二是改变以笔试成绩为实际选拔标准的做法,适当降低初试门槛,进一步扩大复试和面试比重,真正以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为考核重点,最大限度地避免“高分低能”现象。三是打破学科界限,允许考生跨学科报考,构建跨学科选拔培养机制,在多学科的融合、互动和多向交流中推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四是改变一考定局的状况,打通学术型和专业学位之间的鸿沟,实施滚动式管理模式,允许各类型硕士研究生在一年级学习结束后,根据自身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实际,在综合考核合格的基础上,重新选择导师和个人发展方向。其次,推进博士研究生招生改革。一是探索博士生招生计划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办法,调整学位授权体系结构布局,在博士层面组织实施服务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二是扩大硕博连读比例,促进研究生学习、研究的一贯性。三是扩大专业学位博士的招生范围和比例,改变目前仅有少数学科招收专业学位博士的现状。四是积极开展博士招生模式改革试点。进一步扩大高校和导师招生自主权,试行“个人申请—高校审核—面试答辩”的博士招生模式,将目前主要以英语、政治、专业课程考试成绩为招生依据的做法改变为主要考核考生在承担课题、发表论文等方面的能力,使博士招生培养逐步由原来的“严进宽出”向“宽进严出”转变过渡。

  2.抓住关键点,建设创新型导师队伍

  俗话说的好:“师高弟子强,”导师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应该采取一系列提升导师水平的措施,努力建设创新型导师队伍。首先,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生导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精英,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决定了研究生导师队伍的能力和素质。根据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培养要从政府和高校两个层面来努力。从政府层面看,要将大学教师教育作为整个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基础教育的教师教育工作同时规划、同步实施,构建完善大学教师的职前教育与职后培养体系;从高校层面看,应更新理念、创新思路、落实措施,构建全面的在职培训培养体系,为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条件。第二,加强导师自身素质建设。导师的自身素养、个人魅力、科研水平、学术造诣、创新能力等,对研究生思想道德和科学创新的影响颇大。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导师自己必须是一个创造型教师,有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善于启发学生思维,点拨其思想火花,激发其创造灵感。导师应增强自身创新意识和对专业前沿的关注度,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合理确定指导的学生数,增进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加大对学生科研的指导帮助,以更好地开展研究生创新教育,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第三,加强对研究生导师的考核评价,建立相对动态的导师队伍构建机制。以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科学构建研究生导师考核评价机制,从学术水平、教书育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绩效等方面定期对导师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导师实行暂缓招生或停止招生,对连续几次考核不合格的导师,应“请出”研究生导师队伍、脱离研究生教育岗位。

  3.突出根本点,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培养质量既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针对我国当前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现状,应围绕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这个根本目标,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主线,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积极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注意将行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落实于培养方案中,让社会用人单位参与研究生培养过程,从顶层设计上加强研究生对社会生产一线的了解和锻炼,积极与企业联合建立研究生工作站,推进“2+1”学制,即在校学习2年,在企业实习1年,促进校内培养与校外培养的有机结合。二是以提高培养质量为主题,完善研究生培养过程。以培养目标为依据,创新课程体系,重视课程内容的研究性与前沿性;制定相对具体、明确的标准与要求,完善学位论文的评审制度,强化对学位论文的创新要求;加强在校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倡导学术诚信,抵制学术不端行为。三是以提升创新能力为主旨,深化研究生教学改革。拓宽培养面,打破“学科壁垒”,鼓励学科交叉和学科综合培养研究生;积极推进教学手段、方法改革,突出特色,强调个性,处理好统一性要求与灵活性、规定性与弹性化的关系;建立中期淘汰制度并严格执行,对确实不适宜继续学习的研究生予以淘汰;试行按一级学科大类招生、集中半年时间学习基础课程,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志趣、专长选择专业;参照本科教育“强化班”的做法,实行分流培养制度,对创新基础好、发展潜力强的研究生,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教育“强化训练”。

  4.解决薄弱点,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尤其是硕士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超常规发展,学位类型、攻读渠道和培养模式亦日趋多样化,如果不能在质量上加以有效监控,不仅将会严重影响研究生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创新人才的培养。我国现有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存在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形式单调,评价指标体系繁琐、比例失衡等问题,急需改进完善。在评价主体方面从研究生教育价值取向多元化、利益主体多元化以及权力主体多元化三个层面分析,参照发达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的先进做法,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评价主体应该包含政府、社会与高校三个层面,应进一步划分明确三者之间的权责,厘清政府评价、社会评价、高校评价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从单一政府行政型评价向政府、社会、高校三者多元共治型评价转变;在评价形式上要改变传统的“一考定全局”终结性评价模式,实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全程评价;注重多元考试形式的运用,将课程论文、调研报告、课外创新成果等内容引入考核范围;突破“唯一标准答案”的传统思维定势,增加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考核的权重,使师生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从评价指标来看,评价指标体系要与研究生培养目标一致,具有引导和促进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的作用。应从统一性与差异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客观性与开放性的结合出发,构建一整套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有效避免现有评价指标体系“共性多,无法体现学术差异;评价指标过于繁琐;针对老师的指标多,针对学生的指标少;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比例失衡”[5]等弊端。

  参考文献:

  [1]陈士俊.从耗散结构理论看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高教改革[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5):65-69.

  [2]周泉兴、王琪.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历史、现实和哲学的考察[J].高教研究,2009,(2):38-40.

  [3]曾山金.论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本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5):52-54.

  [4]王根顺,包水梅.研究生教育本质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05,(6):4-8.

  [5]刘衍君,董杰.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亟待完善[J].学理论,2011,(34):194-195

  佘远富陈景春


《试论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
上一篇: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知识管理的影响
下一篇:教师教育由封闭制向开放制转型原理研究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