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培养体制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创新发展进入新阶段,当前要在继续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拔尖创新人才对于和民族的长远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我国学校教育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仍存在教育教学方式陈旧,优秀创新人才早期识别偏差,教育评价体系扭曲,教育教学投入不足,教育的选择性窄、特色不强等问题。为此,建议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应整体规划各级教育发展目标,改革单一的教育教学方式,扩大教育的选择性,推动大中小学以及学校、社会的系统培养,同时实行综合、多元、自主的教育评价,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的选拔培养。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学校教育;培养体制
高层次专业人才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的培养。只有在学校教育阶段重视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才能为高层次专业人才不断涌现打下坚实基础。
一、教育意义上的拔尖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从总体上看,学校教育应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但是因为学生的禀赋、个性差异和社会分化的因素,现代化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应该是个性化、多样化、多层次的。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宏伟目标,实际上反映了多样化的人才观。拔尖创新人才处在人才金字塔的顶端,对于和民族长远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学校教育属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阶段,但并不是说学校教育就直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而是要为创新人才奠定至关重要的素质基础,这种素质既包括一般的创新能力,更多的是指“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独立思考”“怀疑态度”“批判思维”等创新潜质以及自信、坚韧、勇敢、合作等创新人格。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指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并不是刻意培养的过程,而是在个人因素、教育过程、文化环境、用人制度和保障条件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冒”来的,因为真正的创新人才一定是在实际工作中做出了创造性贡献的人,而这并不是学校教育刻意培养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供适合具有拔尖创新人才潜质的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为他们创造好的成长成才环境,为拔尖创新人才”冒”出提供准备。最适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学校教育应该是不预设前提,开放式、公平的教育,为具有不同禀赋和兴趣爱好的学生创造自由发展的空间,为他们提供开发潜能、自我创新的机会。
二、我国学校教育对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历史与现状
1949年,80%的人口是文盲,小学和初中入学率仅有20%和6%。为尽快改善教育落后的状况,将扫除文盲、普及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始终坚持“普及初等教育”的目标。在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的同时,为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国家还集中较大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学校,逐渐形成重点学校制度,不过当时的重点学校主要还是面向领导干部家庭开放的干部子女小学,但是多少形成了基础教育重点培养的传统。文化大革命中,重点学校制度取消。
改革开放以后,在党和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以后,邓小平等领导同志反复思考的是,如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级各类合格人才?而要解决人才问题,就必须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党和政府在国力有限的情况下,既继续坚定地推进义务教育的普及,同时为了现代化建设“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又集中优质资源,建设一批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并把优秀的学生集中在这些重点学校。1977年,邓小平提出:“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重点大学。”之后,我国学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以“重点培养”为手段,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出了积极探索。
三、我国学校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应该说,我国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比较突出的是在2009年、2012年两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调查中,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技术标准要求,上海均排在第一位,引起了广泛关注,尽管这一测试不一定全面,但确实反映出我国基础教育在提高质量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有些教师教育理念方法陈旧,违背了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特别是从1999年开始倡导的素质教育并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以至于2005年,前教委主任何东昌同志就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问题给胡锦涛总书记写信,才引发了全社会对素质教育的大讨论。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足,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21个进行的调查显示,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在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1]
四、进一步加强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培养的思路建议
我国教育体系已初步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但一般意义上的普及教育已难以适应创新发展阶段的人才培养要求,当前要在继续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
(一)整体规划各级教育发展目标
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加快普及学前教育,防止“小学化”,主要应以游戏作为教学主要内容,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要求,降低中考难度,探索将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平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小学要提防“抢跑”,降低教学难度,减慢教学进度,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和社会实践;初中教育要拓宽知识面,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高中阶段要适应学生个性开始形成的特征,实现多样化发展,在课程设置、教学组织方面扩大选择性,大力发展普职融合的综合高中以及各类特色高中,为不同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二)改革单一的教育教学方式
我国传统教育教学强调单向灌输知识,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批判精神等创新潜质受到抑制,这是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最大威胁。近年来,一些学校实行的教学改革,比如山东杜郎口中学开展的“先学后教”、北京十一学校实行的“走班制”,都试图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取得较好效果,但这样的探索还不太充分,应该鼓励中小学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特别要倡导探究式、研究式、合作式学习,释放学生创新潜质。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抓手,通过创设广泛的舞台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升创新精神与意识。
(三)扩大教育的选择性
整齐划一的教育管理制度有利于教育普及,但不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潜质,必须扩大学习的选择性。
首先,要扩大“学什么”的选择性,整体设计从小学到高中的课程,淡化学科和知识取向,突出能力培养。积极培育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广泛开展职业准备教育和劳动、科学教育。其次,要扩大“怎么学”的选择性,积极开展分层分类教学,解决“学不够”“学不了”的矛盾,开设大量选修课,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要关注学生的选择性学习与个性潜能的开发,促进学生创新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发散思维等)与创新人格特征(科学精神等)的养成。再次,要积极推进特色办学,尽快建立高校分类管理体系,改变评价方式,从办学理念、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多方面入手精心培育学校特色。
(四)推动大中小学以及学校、社会的系统培养
打破教育学段割裂格局,将大中小学的合作关系从招生选拔延伸到课程教材、人才培养等环节,比如大学可以与高中联合培养人才,推动优质资源和先进理念向下延伸。中小学校要在积极开拓校内资源的同时,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开展合作,共同培育有潜质的学生,促进潜能开发与正确的志趣引领。比如利用科研机构、博物馆、军队等等校外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参加科学实验、社会实践、军事训练。
(五)实行综合、多元、自主的教育评价
打破简单依据统一考试评价学生的做法,建立有利于创新素质培养的评价导向。一是实行综合评价,通过面试访谈、成长记录等方式,把统一考试反映不出来的身心健康状况、兴趣特长以及好奇心、求知欲、实践能力等创新素质纳入评价体系。二是实行多元评价,学校招生时,根据办学特色和人才规格,对不同禀赋、爱好特长的学生实行不同的评价,特别要为一些偏才怪才提供有针对性的评价机制。三是自主评价,打破依据统一高考成绩总分录取的体制,鼓励高校根据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自主选拔人才,以此为基础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进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建立起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核心是落实学校招生自主权,使学校在招生中有对选拔录取标准、统考成绩使用、综合评价方式、招生录取组织、考生录取结果等方面的自主决定权,能够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定位和培养要求,增强选才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六)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的选拔培养
积极探索在中小学开展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实验,可以与大学合作培养。选择一部分学生进行特殊培养,并不同于过去为追求升学率制造的“重点学校”或“重点班”,而是根据学生的禀赋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培养,同时要完善遴选和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大学与中学的衔接,让好的苗子真正选拔出来。
参考文献:
[1]耿银平.“不适应”给教育改革添动力[N].光明日报,2013-04-10.
单大圣
《我国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培养体制研究》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职称评定需要发表什么样
- 职称晋级论文检索才认可
- 医学领域cscd期刊怎么查找
- 论文发表三步曲
- 如何提供职称论文的知网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 教师类职称论文一般多少
- 新闻专业有哪些职称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电力系统职称核心期刊怎
- 工程管理专业论文摘要准
- 毕业及职称论文发表需要
- 硕士从助工晋升中级职称
- 发表职称论文如何鉴别期
- 简述机械工程师基础考试
- 博士生毕业论文答辩技巧
- 《教育探索》核心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