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理论与技术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为了促进思政教育真正地深入学生内心,从个体心理发展规律角度出发,分析当前我省高校在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探讨了基于心理发展规律开展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然后从思政教育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目标三方面入手,基于观察学习、操作性条件反射、人本主义疗法、心理咨询面谈技术、目标设定等原理,探索了将心理教育的相关理念和技术融入思政教育的实现路径和具体方法。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心理教育理论;心理咨询技术
一、基于心理发展规律视角的大学生思政教育问题及成因分析
目前我省(辽宁省)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但教育结果的实效性仍与期盼有较大距离。从个体心理发展规律上分析,是由于当前的思政教育单纯偏重于学生的政治方向与思想品德,强调思政教育的政治功能,但现有的思政教育方式、理念、过程及目标与个体的认知、情感、意志发展过程不相符,因此比较难以达到教育目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认知层面——思政教育的教育过程表现形式单一,不符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
当前高等院校的思政教育表现形式多以文件传达、宣讲会议、课堂教学等方式为主,这种内容抽象、手段单一、资源固化[1]的表现方式过于沉闷且缺乏视听冲击效果。然而,大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他们喜欢探索新鲜事物,对新事物感兴趣,并且具有独特的思想和审美情趣。显然,现有的思政教育表现形式并不足以引起大学生对此类知识的兴趣。由于个体的认知受环境因素影响,在这种表现形式的环境影响下,反而会使一部分学生先入为主,认为其所表达的内容一定是无聊、无趣的,进而更加难以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与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认同。
(二)情感层面——思政教育的教育方式、理念落后,难以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大部分高校的思政教育方式和手段仍以说教和理论灌输为主,往往有生拉硬拽之感;教育理念也存在明显的政治化倾向,对于方针、政策的传达较多;同时,教育内容陈旧教条,缺乏时代性特征。这种知识性的传授方式导致了学生难以在情感上得到共鸣,反而常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2],难以促进个体对思政教育理念的情感认同。
(三)意志层面——思政教育的教育目标定位过高,与个体意志发展过程相悖
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让学生在行为表现和思想上能够一致[3]。这一目标的层次定位较高,而许多低层次的目标易被忽视,常令大学生会有“无从下手”之感。过高的目标会减弱个体的成就动机,因此,缺乏思政教育的阶段性目标,忽视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与需求等小目标的达成,也会影响学生对思政教育理念的政治认同程度。在个体心理活动中,认知、情感与意志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任何教育若违背了这一心理活动发展规律都是难以达到教育目的的。因此,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与手段,重视思政教育的外化性,在遵循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实现思政教育的教育目的,对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关系
(一)心理教育是思政教育的基础,心理教育是实现思政教育最终目标的重要手段
《礼记·大学》中提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有效的心理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群体更加从容、积极地面对角色转变、生活环境变化、人际关系、事业发展等问题,最终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和谐、态度积极、自我完善,并追求自我实现。可见,心理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个体理性平和的积极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完善、人格完善,并帮助个体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其本质上是解决“格物致知、意诚心正的问题”。有效的思政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归根结底,思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个体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价值,并且以仁德之心行事,做对社会有益的人,其本质上是解决“修身”的问题。可见,心理教育是思政教育的基础,心理教育的目标实际上是思政教育目的阶段性目标。个体在保持身心健康、达到了心理教育目标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接受思政教育的教育理念和内容。
(二)思政教育是心理教育的升华,是促使个体达到更高层次自我实现的重要方式
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个体若拥有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完善的自我意识与人格,并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可谓基本达到了心理健康的教育目标。但是对于一个只停留在实现自我价值层面的个体,仍处于“独乐乐”阶段,只能评价其为一个无害于社会的人。这显然对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思政教育是心理教育的升华。思政教育可以有效地将自我价值实现与社会价值实现相结合,使个体在成为一个心理健康人的基础上,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三)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思政教育、心理教育两者同等重要,思政教育离不开心理教育,心理教育也离不开思政教育。离开了心理教育,单纯的思政教育也许只会空喊口号,进行单纯的理论阐述;而若没有思政教育的引导,单纯心理教育下的个体也有很大概率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利己主义者。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思政教育方向,在进行心理教育和疏导的同时,将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融入其中[2]。而思政教育也应融合心理教育的技术方法及理念,遵循个体的心理发展规律,从认知、情感、意志三方面入手,以一种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促进个体更好地接受思政教育的内容。三、心理教育的理论与技术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探析国外研究发现,运用心理教育的相关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的情感控制、道德认识和自我行为等方面的问题[5]。因此,本文尝试从思政教育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目标三方面探索二者的融合途径。
(一)认知层面——基于学习理论丰富符合学生
认知发展特点的教育内容表现形式大学生对于思政内容的学习属于观察学习。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提出,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是观察学习的四个子过程。下文将探索基于心理学原理切实提升四个过程的具体应用方法。
1.注意过程——基于不同的学习风格采用多种感觉通道呈现教育内容对于学习者来说,能够对学习内容产生吸引并保持专注的注意力是观察学习的首要步骤。而在以往思政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通常是运用语言对重点内容的不断强调。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学习风格是不同的,主要分为视觉型和言语型两类[6]。两类学习风格的主要特征与差异见表1。可见,当下思政教学内容的展现形式并不能够吸引视觉型学习风格个体的注意过程。基于这一特点,教师需运用多种感觉通道来呈现思政教育内容,如教学幻灯片图文结合、适当运用微课展现教育内容、学生角色扮演等方法。
2.保持过程——基于记忆特点利用各类媒体将思政教育内容反复呈现保持过程是观察学习的第二个阶段,即通过各种方式将学习内容进行记忆。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在学习知识的三到七天内进行合理的复习和重复能够有效提升记忆时长。由于我省高校的思政课设置多为一周一次,在提升学生学习思政内容自主性的基础上,各高校可以有效利用各类网络社交平台呈现信息,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如通过QQ、微信、抖音、西瓜视频等学生日常都会使用的社交软件进行思政知识的重复呈现。同时,学生在使用社交软件时的愉悦心情,也会有助于更好地记忆。
3.动作再现过程——基于行为主义理论丰富思政教育实践体系动作再现过程,即基于记忆内容,将行为外显的阶段,是学以致用的外化阶段。而目前高职思政教育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教学内容以理论化倾向为主,使得学生往往空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大旗,而缺少基于理论而产生的相应行为,许多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创业等方面的行为表现上与其考试成绩差异明显。这显然与思政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是不符的。而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借鉴行为主义的相关理论、方法进行改善。行为主义学家认为个体所呈现出来的所有行为均由学习获得,且可以通过对个体再训练的方法培养相应的行为[7]。可见,反复的实践练习是使行为外化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的思政教育应该重视实践课程部分,通过开展德育活动、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校外参观调研等实践模式,实现学生理论知识外化为行为的目的。
4.动机过程——基于条件反射原理将积极情绪与思政教育内容联结动机过程决定了思政教育的最终学习效果,即外化的行为能否顺利内化的过程。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有效的正强化可以巩固外在行为表现,进而内化为个体的行为动机[8]。因此,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对学生的良好行为进行及时鼓励,并予以适当的奖励,促使学生的情感与思政教育产生一个积极的情感联结,进而提升学生对于实践思政教育内容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真正认同思政学习内容、热爱思政学习过程、享受思政学习所产生的行为结果。
(二)情感层面——基于心理咨询相关理论技术
改善教育方法增进学生的情感认同高校思政教育的教育方法多以教育工作者为主导地位,常采用榜样、说服教育、评价等具体方法,试图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和认知。然而,这种教育方式往往会脱离学生内心变化,教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想要改善这一尴尬的局面,可以借鉴心理咨询的相关理论技术,从改善师生关系、提升谈话技巧的角度提升思政教育成效。
1.基于人本主义疗法的咨询理念改善思政教育环境及主客体关系在人本主义疗法的咨询设置中,咨询师会创造良好、安全的环境,形成与来访者真诚相待、互相理解、彼此尊重的气氛。这样的氛围有助于帮助来访者进行自我探索,认识自身的价值和潜能,发现真正的自我,进而自我实现。在这样氛围下,教育工作者与学生建立的咨访双方关系是平等的。即教育者通常运用非指导性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心理状态,引导其主动地走出心理误区。这一方法,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其吐露心扉,又能激发学生探索、解决自身问题的自主性。人本主义疗法对于挖掘个体的自我价值方面卓有成效,此前已有过多个成功的心理咨询案例。因此,在思政工作中,改善主客体关系,是促进学生接受思政教育内容的自主性、提升情感认同的重要途径。
2.将倾听、提问等心理咨询基本技术融入思政教育过程优良的师生关系对于促进思政教育工作大有益处。所谓“言传身教”,若学生对思政教师本人能够产生强烈的情感认同,自然会更容易接受其所传授的思政教育内容。然而,师生关系的建立离不开沟通,沟通离不开教师善于倾听和提问的能力,因此,将心理咨询面谈技术运用于思政教育过程是至关重要的。
(三)意志层面——基于目标设定规律完善教育
目标增强学生自我实现动力目标设置理论指出,一个好的目标需具有以下几种特点:一是有难度,但在能力范围之内;二是具体明确的;三是短期或中期目标要比长期目标可能更有效[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通过固定的教材内容,纠正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但这一教育目标的设定很少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往往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成长规律有一定的差异,且忽视了短期、中期目标的设置。想要实现思政教育目标需要个体自发的源源不断的信念和动力,但由于思政教育目标本身的设定特点,难以不断激发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的主观动力。因此,在思政教育目标设定的过程中,应借鉴目标设置理论,将主体性的心理咨询模式有机融入思政教育目标的确定过程中。将高校思政教育大目标细化成爬台阶式的一个个稍有难度的小目标,且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或表扬。这样的设置能够在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基础上,实现学生潜能的发掘。同时,借鉴心理咨询理论中的终极目标,发挥大学生个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促进当代大学生不断地超越自我,实现全面发展,在正确的教学目标引导下,使高校思政教育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10]。
参考文献:
[1]邹新宇,徐林.高职院校精准思政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4):80-81.
[2]杨楠.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机制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2):24-25.
[3]杨杨.论高校思政教育发展中心理引导因素的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129-132.
[4]梁艳芳.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与培育对策研究[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9.
[5]宋丽敏.高校思政教育发展中心理引导因素的作用探讨[J].智库时代,2018(23):247-248.
[6]郑大军.学习风格理论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教育个性化课程体系建构[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0(2):110-113.
张春晓
《心理教育理论与技术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应用》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北京泓泽文化发展有限公
- 一篇论文多少参考文献合
- hpv论文可以发表哪些期刊
- 职称论文发表有什么要求
- 建筑高级职称论文发表期
- 评职称一般要求第几作者
- 出版科学投稿要求
- 云南教育论文征稿都有哪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数学教师论文可投稿哪些
- 大学生转专业需要发表论
- 简述土木工程师参加专业
- 进设计院工作对职称有要
- 当代陕西咨询信箱是什么
- 教师评职称认可的专业类
-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格式准
- 简述什么是网络营销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