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教育系统边界及变化趋势
摘要:运用系统科学方法解决职业技术教育问题,是构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我国现代学徒制体制机制不完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认清职业技术教育系统的复杂结构和复杂过程,利用简单方法处理复杂问题。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合理划分系统边界,将企业作为系统组成要素而不是环境要素,将政府和行业视为系统外部环境。从职业技术教育系统内部来看,教育目标、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资源等都具有多元性,但职业院校和企业是两种最基本的组成元素;从职业技术教育系统外部来看,不同具有不同的外部环境,这对系统边界具有较大影响。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拉动下,职业技术教育系统边界呈现扩张趋势。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系统科学;系统边界;复杂性;特色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全球职业技术教育(可简称为职业教育)的普遍特征[1],这也决定了职业技术教育系统边界的模糊性和复杂性。对职业技术教育系统边界的错误认识,成为阻碍我国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一个关键因素。职业技术教育系统边界问题的实质是产教融合型企业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问题,这不仅关系到相关经济法律和教育法律的修订,而且涉及到教育经费投入、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企业人才培养、教育质量监控等一系列现实问题[2]。
一、确定职业技术教育系统边界的意义
以系统观念分析和解决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可以有效化解现实矛盾,解决企业对职业技术教育参与度不高的问题,促进特色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现代职教体系构建。只有划定系统边界,才能分清系统的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明确系统目标。
(一)明确企业在职业技术教育系统中的功能
在职业技术教育系统边界不确定的条件下,企业在职业技术教育系统中的功能十分模糊。如在学徒制试点中出现的各种认识分歧,其实质都是企业功能定位上的区别。仅靠粗浅的“跨界说”[3]不仅不能准确解释所面临的各种复杂现象,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且还极易陷入形而上学的诡辩。如果将职业技术教育系统仅仅视作传统的学校教育,学校场所的学习与企业场所的学习就是跨界的;而将学校和企业看做职业技术教育的两个子系统,所有职业学习活动就处于系统内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主要症结是缺乏基于系统科学思想的整体设计与要素整合,混淆了“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的功能,使得企业游离于职业技术教育系统之外,或是不能发挥企业的职业技术教育功能,出现了系统整体功能与系统结构之间的矛盾。在过去一个时期的改革实践中,职业技术院校曾试图利用市场机制整合企业的场地、人员、设备等要素,但由于学校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不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划定职业技术教育系统的边界,可以更准确地认识企业的应有功能。
(二)探索特色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模式
所谓办学模式,是指学校对办学行为的规范,或者是学校管理制度、经费制度和管理运行机制等的有机结合[4]。在普通高等教育中,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都是办学模式的下位概念。但在职业技术教育中,校企合作的双元育人模式需要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职业院校只是育人主体之一,显而易见,这里的办学模式成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由办学模式和企业运营模式构成的,仅有完善的办学模式,不足以保证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完整性。2021年4月,习总书记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强调,“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5]。“育人方式”放在了比“办学模式”更高的位置上,这是职业教育重要的类型特征。我国在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中遇到的种种困难,集中表现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够深入,根本原因在于仅仅致力于职业院校办学模式改革,而忽视了企业改革和系统性的校企一体化改革。厘清职业技术教育系统的边界,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明确职业院校在职业技术教育系统中的功能,发现职业院校与普通学校的区别,探索职业院校办学模式的类型特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的作用,在政府指导和市场引导双重作用下办学,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最大优势。
(三)重新认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作用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办学模式还是育人方式,这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需要首先厘定的问题。企业可以参与职业院校办学并以资产为纽带形成紧密的利益关系,或直接投资独立举办职业院校,但这只是办学模式的一种特例,仅此并不足以保证完全满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一些由民营企业举办的职业院校,不仅在办学质量上并无明显优势,而且在办学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足以说明企业参与办学不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由于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课程内容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且学习场所分为职业院校和企业两个部分,拥有学校和企业两个教育主体、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两种教学主体,具有与普通教育完全不同的育人方式。因此,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技术教育必然采取的育人方式,而未必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模式。其实,“跨界”和协同并不是职业技术教育的特有现象和本质特征,任何一个开放系统都存在“跨界”和协同特征。如果说职业教育和职业院校是跨界的,那么经济系统和企业同样也是跨界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影响下,校企分工将会发生很大变化,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仍将是职业技术教育的育人方式[6]。
二、职业技术教育系统的内部要素
系统内部要素与系统功能具有匹配性,不同的功能定位决定着系统所需要的不同要素及其内部结构。系统要素既不能残缺不全,也不能无限制地扩张,这是确定系统边界的意义所在。我国传统的职业学校割断了与产业的联系,形成了封闭办学模式,导致职业技术教育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残缺。针对这一弊端,一些学者提出“政、行、科、企、校”一体化的系统整合思路,又走向了一个相反的“扩大化”方向。划定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系统的边界,首先需要依据系统功能确定系统内部要素。
(一)系统功能确定
职业技术教育系统的功能是由经济社会发展决定的。系统内部要素为实现系统功能服务,随着功能的改变而改变,不能由系统当前的组成要素来固化系统的功能。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现存职业技术教育系统又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系统功能主要由发展战略、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发展阶段所决定。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系统的适应性,就是指其功能和结构需要与社会发展环境相协调。笼统地认为“职业教育应该为企业发展服务”“人才培养目标应该由企业决定”,或是“促进职业院校发展”,都不利于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与认识上的缺陷不无关系。职业技术教育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目标,就是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培养具有坚定职业理想和责任意识、适应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具体而言,职业技术教育系统的功能和目标应具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服务产业的整体转型,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二是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适应企业技术结构、工艺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的需要;三是服务技术技能人才转型,适应新型产业人才知识数字化、能力综合化、技能绿色化的需要。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技术教育系统不但不能促进所有企业的发展,而且客观上会加速一些落后企业的消亡。
(二)内部要素组成
职业技术教育系统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内部元素和结构必然要接受发展战略的“他组织”。由职业院校主导开展的“自组织”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自发、盲目、无序的特征,难以在整体上取得良好效果。比如,由职业院校主导建立的一些“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创新团队”“公共实训基地”等,由于不能充分发挥政府和行业组织的协调和监控作用,基本上成为了职业院校的内部机构;再如,正在建设中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标准,很难发挥出其应有的职业技术教育功能。
三、职业技术教育系统外部环境
职业技术教育系统是一种开放系统,与外部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特殊系统处于纵横交织的复杂社会环境之中,包括教育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等,如图1所示。认清系统内部元素与外部环境元素,是合理确定职业技术教育系统边界的前提,也是实现系统功能目标的基本要求。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健康运行,既需要“立足职教看职教”,也需要“跳出职教看职教”。我国提出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推动职业技术教育更好“长入”经济、“汇入”生活、“融入”文化、“渗入”人心、“进入”议程,稳步扩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模[9],实质上就是适应这种特殊系统的外部环境。
四、职业技术教育系统边界的变动
职业技术教育系统边界是内部组成要素与外部环境的分界线。由于职业技术教育系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开放性复杂系统,厘清系统边界既很重要、又很困难。系统划界的目的是确定系统功能目标,实现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协同和本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协同,减少运行中的“间隙”,提高社会大系统的效率。但是,由于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和人类认识的局限性,系统边界的确定只能是模糊的、定性的、暂时的。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实时观察系统内部要素和系统边界的变化,维护系统的动态健康运行.
(一)系统边界变动的原因
系统边界变动是一个经由观念变化、制度变化、行为变化而逐渐演化的过程,是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制度变化是根本性原因。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系统的历史运行轨迹来看,边界变动的具体原因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是外部环境的改变。职业技术教育系统的外部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等多个方面,任何一种要素的变化都可能引起系统边界变化。比如,青年一代职业观念改变,不愿意从事较为艰苦的体力劳动,愿意从事美发行业而不愿意从事焊接、铸造、钳工等艰苦性工作,这种观念变化推动人才培养向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大数据应用技术等方向转移;再如,计划生育政策和医疗条件改善所导致老龄化快速发展,催生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使得系统边界向这一领域扩张。
二是外部系统的重组。职业技术教育系统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经济系统、教育系统或者社会系统结构的调整,对于职业技术教育子系统来说都是一种战略性调整,会引起边界的较大变化。比如,建设创新型和现代化强国,必将导致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生产组织扁平化、网络化,对一线职业人员的手工操作技能要求大大降低,而对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的要求显著提高,加速了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所谓“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16],实质上就是进行系统结构优化调整。
三是内部要素的增减。内部要素的增加或者减少都会改变系统边界。我国20世纪50至80年代许多企业都举办中等技术学校,但从90年代中期开始企业剥离教育职能,企业由职业技术教育的内部要素事实上变为外部环境要素,育人主体与用人主体出现了分离,职业院校的边界成为了职业技术教育的边界。当前,我国正在推进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目的就是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主体的多元性,扩大边界范围。具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功能的综合高中,也是导致职业技术教育边界移动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是这种特定机构的双重功能都在教育系统,而不是像产教融合型企业那样横跨经济和教育两个系统。
四是内部要素的重组。在系统内部要素不增减的条件下,要素之间的合理组合也会改变系统边界。比如,在实行“五年一贯制”接续培养制度和“职教高考”制度后,职业技术教育子系统来自于普通高中的生源将会减少,向经济系统输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将会增多;再如,职业教育集团组建以后,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就可以直接建立订单培养制度或现代学徒培养制度,与就业市场机构的联系就会减少。
五是系统接口的变化。接口变化是边界的内涵变化,改变的是本系统与外部环境的联系方式。比如,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机构中具有行业管理部门,职业技术教育归属于行业管理,职业院校和生产企业之间基本是协调的;但在政府行业管理部门撤销以后,学校主管部门与企业主管部门分属于不同部门,又缺乏能够发挥中介作用的社会性行业组织,校企之间失去了应有的联系。再如,我国中专学校、职业高中、综合高中、技工学校归属教育部门和人社部门分别管理,实行不同的招生就业政策,使得职业技术教育的边界变得更加复杂,如果归属到同一部门,系统与外部的联系将会简化许多。
六是系统目标和结构的合理矫正。由于认识的不断深化,职业技术教育系统的目标越来越精准化,结构不断完善,这会主动收缩或扩张系统边界。如,我国近年来“百万扩招”政策使得系统功能丰富和边界扩张,“二战”结束后大批军人转业使得美国社区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等等。
(二)系统边界变动的趋势
预测职业技术教育系统边界的变化趋势,是职业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制定和调整专业教学标准的基础。在职业教育政策上出现不同认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系统边界认识出现差异。综合来看,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当前正呈现出以下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1]张志军,范豫鲁,张琳琳.产教融合的历史演进、现代意蕴及建设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21(1):38-44.
[2]吴红翠,马莹.我国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的意蕴、价值与应然[J].职教论坛,2021(5):151-157.
[3]姜大源.跨界、整合和重构: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三大特征——学习《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体会[J].职业技术教育,2019(7):9-10.
[4]赵庆典.论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发展与创新[J].教育研究,2002(3):28.
[5]习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EB/OL].(2021-05-09)[2021-05-13].
[6]叶鉴铭.校企共同体:企业主体学校主导——兼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J].高教研究,2011(3):70-72.
[7]马廷奇.命运共同体: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新视界[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0(5):120-122.
崔发周
《职业技术教育系统边界及变化趋势》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建筑高级职称论文发表期
- 评职称一般要求第几作者
- hpv论文可以发表哪些期刊
- 出版科学投稿要求
- 北京泓泽文化发展有限公
- 职称论文发表有什么要求
- 一篇论文多少参考文献合
- 云南教育论文征稿都有哪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进设计院工作对职称有要
- 当代陕西咨询信箱是什么
- 大学生转专业需要发表论
- 简述土木工程师参加专业
- 简述什么是网络营销工程
- 数学教师论文可投稿哪些
- 教师评职称认可的专业类
-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格式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