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农业职称论文》我国城镇密集地区新农村建设类型研究

我国城镇密集地区新农村建设类型研究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0-03-26 08:49
扫码咨询

  【摘要】以我国城镇密集地区农村发展特点为基础,将城市发展、自然环境保护、历史传统文化传承及产业发展作为该地区农村分类的主要依据,分别就其对农村发展的影响进行评定,同时结合现有农村分类研究内容及特点,形成体现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农村建设分类标准,提出保护型、发展型、综合型、外迁型及整治型农村建设类型及建设内容。

  【关键词】城镇密集地区;农村建设;分类

  1前言

  城镇密集地区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城镇分布相对较为密集区域,该地区人口和城镇分布较为密集,区域在国家发展战略的地位举足轻重¨J。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包括珠三角、长三角、京津翼等怛1。近年来,在该区有限的地域空间中,城镇的快速密集发展造成了土地资源的紧缺,耕地资源的减少,环境质量的大幅下降,而新农村建设一刀切,非但没有效限制城市无序扩张的蔓延式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环境压力,反而在发展模式上与城市趋同,在空间建设上与城市对接,给区域环境、城市、农村和谐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因而需要针对城镇密集地区农村特点进行分类研究。

我国城镇密集地区新农村建设类型研究

  2城镇密集地区的农村

  2.1区域环境复杂

  2.1.1城市是区域发展主体,主导农村发展城镇密集地区城市因其对产业的高度聚集,产生丰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而成为区域发展的主体。农村在这一过程中,遵循城市化发展规律,一部分转化为城市,一部分在城市发展引导下,享受城市科学技术、市场发展、产业外溢对其快速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这一方面应得到倡导,但同时也遭受到了城市污染、城市文化、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全面侵蚀。目前,多数农村通过“圈地”和土地出租转让的方式,提高农村经济收入,是城市化在农村的全面再现,农村发展在城市主导下处于“非农非村”的尴尬境地,这种现象应有针对性的加以控制。

  2.1.2区域自然环境压力大,农村自然环境保护要求突出城镇密集地区城市的高密分布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城市成为区域空间的主体,大量的自然环境空间被侵蚀,包括纯自然的山水环境和以农业耕作为主的农业自然环境,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幅增加,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近年在长三角区域爆发的太湖蓝藻事件,给快速发展的城镇密集地区最严重的警告。因而该区域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要求非常重要,具有生态协调功能的农村应成为保护的重点。

  2.2农村活动综合化城镇密集地区是我国农村发展较为发达地区,该地区农业基础设施齐全,协作配套条件优越,农村地区非农产业比重较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位于全国的较高水平,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D】,对比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村活动,综合化程度较高。

  2.2.1产业结构多极化该区域农村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基础好,思路超前,在城市发展的强势带动下,农村产业结构呈现多极发展的特征。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经济型农作物生产比例明显增长,农业附属产业发展迅猛,同时服务产业、旅游产业、工业产业比例增加,逐步形成“多极分级”产业结构。

  2.2.2生活功能城市化农村产业结构的扩大及在区域城市的影响下,农村生活功能丰富化、城市化,不再仅仅包括用于居所的村庄和生产的农田,更需要为丰富化的功能进行合理布局,设置聚集人气的公共空间,提供休闲而多样的活动空间。

  3城镇密集地区新农村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

  城市发展、区域自然环境、农村传统文化及产业发展基础是影响该地区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评定它们影响下的农村发展,将成为该地区农村分类研究的主要依据。

  3.1城市主导下的农村发展评定

  城镇密集地区农村与城市的距离、城市发展模式是影响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城市发展以外向扩张式模式为主,近年来随着环境质量和可用地面积的不断下降,精明增长的紧凑发展模式将逐渐得到认可,不同发展模式对周边农村的发展影响也将有所变化。可根据农村与城市之间距离的远近为参照进行评定,包括城中村、近郊农村、距离适中农村及远郊农村。

  3.2自然环境制约下的农村发展评定

  自然环境保护是城镇密集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而保护自然生态敏感区是较为有效的方法∽J。所谓自然生态敏感区是指一旦被侵占将对人类产生危害的区域,对整个区域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在人为干扰下自我恢复能力较差,一般可分为灾害敏感区、生态敏感区、景观敏感区和其他睁]。灾害敏感区是指自然灾害发生区域,包括崩塌、冲蚀、地层下陷、海岸侵蚀、强震敏感及洪水敏感等区域,生态敏感区是指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包括野生或特殊稀有动物栖息地、沼泽、海岸湿地等,景观敏感区是指具有突出景观价值的自然生境,例如重要的地形、地质景观、动植物景观、文化景观¨训。新农村建设必须以敏感区域保护为基础,因而农村建设可分为禁止建设、控制性建设和适度发展三个等级。

  4小结

  城镇密集地区的持续发展是维持我国经济增长的重点,科学合理的认知该地区农村的特点,从城市、环境、文化及产业发展的综合角度对农村发展建设的方向进行分类,将为该地区农村的健康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指明方向,提供有效的指导,推动该地区农村的快速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浩.我国城镇密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J].城市规划学刊,2008,173(1):83—89.

  [2】李晓江.城镇密集地区与城镇群规划——实践与认知[力.城市规划学刊,2008。173(1):1—7.

  [3]崔明等.我国新农村建设类型划分与模式研究[J].城市规划,2006(12):27—32.

  [4]蒋和平.朱立志,都利,辛岭.新农村建设分类指导的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07,06:15—19.


《我国城镇密集地区新农村建设类型研究》
上一篇:现代静电技术在食品和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
下一篇:“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成效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