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国生态农业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摘要:生态农业强调农、林、牧与渔等和谐发展,要求实现其之间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确保符合生态理论的要求,同时又促进了生态理论的完善与运用以及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在分析中国生态农业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当前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进而探析了中国生态农业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分析
生态农业是在生态理论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强调农、林、牧与渔等和谐发展,要求实现其之间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确保符合生态理论的要求,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众所周知,农业的可持续首先要生态的可持续,因而本文在分析中国生态农业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当前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进而探析了生态农业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一、中国生态农业产生的背景
(一)中国生态农业产生的理论背景
1.生态农业受马克思与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影响
第一,马克思的物质变换与物质循环断裂思想。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使它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有优势。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历史的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的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1]第二,马克思的用益权思想。马克思认为,个别人对土地的私有权和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私有权一样,是十分荒谬的。甚至整个人类社会都不是土地的所有者。人类所拥有的仅仅是对土地的使用权,同时人类不能滥用这个权利,人类还有义不容辞的义务:把经过改良的土地传给后代。
2.生态农业受国外生态思想的影响
20世纪50-6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生态问题大爆发时期,激发了一些分子对生态问题的思考,具有初步环境意识的民众不堪忍受环境日益恶化的影响进行了保护家园的斗争,于是,以保护环境为宗旨的绿党与团体的成立等等都催发了生态思想的产生,尤其是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诞生。如,蕾切尔·卡逊(RachelCarson)的生态思想,他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阐述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这些化学杀虫剂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人类应该另谋出路。《寂静的春天》所列举的人类滥用除草剂和农药给动植物和土地带来的破坏性结果,震撼了美国人乃至世界,使一些人开始意识到,技术的发明和使用不能不考虑生态利益,短期的获利可能带来持久的损害。
(二)中国生态农业产生的现实背景
从我国的国情来看,我国的农业面临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与如何解决人多地少引起的粮食问题等。传统农业在土地和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为了使农业丰收,经常使用农药与化肥等化学品,造成农业的根基受到破坏,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增长,同时污染了环境。加之我国人多地少,生产结构单一,生产效率低下,开垦荒地等,使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异常严重,如遇上自然灾害,粮食问题就会大量减产。可见,我国传统农业发展中存在着不协调的因素:人和自然、生态和经济关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提出了生态农业。
二、中国生态农业概念的提出与科学内涵
(一)中国生态农业概念的提出
生态农业(eco-agriculture)一词是由美国土壤学家W·Albreohe于1970年提出来的,而我国提出生态农业这一术语,是建立在国外生态农业这一概念的基础上,1980年,王益谦在全国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上提出“生态农业”。随后生态农业得到学术界与政府的重视。如,“1981年,提出生态农业是能够促进生态和农业生产良性循环,保护资源环境和符合区域优势原则的农业技术体系。”[4]1982年,叶谦吉结合我国的农业的状况,并借鉴生态思想,提出了个人关于“生态农业”概念的理解,即“生态农业就是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的现代的农业发展模式。”[5]
(二)我国生态农业的科学内涵
1985年后,我国政府认识到生态农业的重要性,要求各级政府重视生态农业的建设,我国陆续出现了生态农业示范村。关于生态农业的科学内涵,学者进行了探讨。如,生态学家马世骏提出生态工程建设原理:整体、协调、整体与再生,并与李松华一同出版了第一部介绍生态农业的著作《中国的农业生态工程》;“2003年李文华通过设计生态模型,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经济与生态的良性循环,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6]“2004年张薰华认为未来农业应向着生态农业的方向发展,农业生产要符合自然规律,还应注重城乡统筹,不能将城市的污染带去农村,二者要相互促进,实现城乡一体化”;[7]“2009年徐更生认为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是环境与生物之间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他把农业生产活动视为一种生态系统。”[8]……总之,我国对生态农业的内涵有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来看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如下面几种反映:“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经济”,“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经济+工程”……实际上,这是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遵循客观规律的条件下,逐步对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进行完善和丰富的结果。通过上述分析,得知中国的生态农业的科学内涵应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结合马克思生态思想、国外生态农业思想和我国传统农业中的精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生态文明。
通过上述分析,生态农业自从出现以来,就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可以说,“21世纪必将是生态的世纪、生态文明的新纪元;生态农业也必将是21世纪的阳光产业。”[15]尤其在中国,生态农业被赋予新的内容:生态农业与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相结合等。生态农业的发展必将促进生态农业理论、制度与道路的创新,进而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得到贯彻,这些会谱写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9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04-305
[3]王慕镇.生态文明视野下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研究.南昌大学.2008:29
[4]邵勇.莱芜北部山区生态农业综合开发与模式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10:30-31
[5]叶谦吉.生态农业.四川:重庆出版社,1988:49
《试析中国生态农业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 新闻专业有哪些职称
- 职称晋级论文检索才认可
- 如何提供职称论文的知网
- 教师类职称论文一般多少
- 医学领域cscd期刊怎么查找
- 职称评定需要发表什么样
- 论文发表三步曲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教育探索》核心级教育
- 硕士从助工晋升中级职称
- 毕业及职称论文发表需要
- 工程管理专业论文摘要准
- 电力系统职称核心期刊怎
- 简述机械工程师基础考试
- 发表职称论文如何鉴别期
- 博士生毕业论文答辩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