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农业职称论文》关于灵山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调查报告

关于灵山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调查报告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0-04-15 08:27
扫码咨询

  摘要:灵山镇是青岛地区有一定代表性的乡镇,新时期以来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历经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前期的繁荣、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由盛转衰以及新世纪以来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等各个时期,表现出多个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反思有助于成功构建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农业转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如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如何构建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基层的农业和农村工作者。为了解答这些疑问,我们选取了山东省青岛地区即墨市灵山镇作为研究对象。选择该研究对象的理由有三:一是灵山镇是典型的农业镇;二是该镇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一度比较完善,通过对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的由盛转衰过程进行分析有助于找出尽可能多的问题;三是该镇的人口、耕地和经济规模适中,对该镇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推广价值。现将对该镇新时期以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变迁过程和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从而得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结果。

关于灵山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调查报告

  一、灵山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变迁和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系统进行了多次管理模式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灵山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经历了从鼎盛到衰落的转变。

  (一)鼎盛时期

  灵山镇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1978年到1986年期间一度比较完善。一是机构健全。设有农业办公室、农机站、水利站、林果站、种子站、农技站、兽医站等技术推广部门。二是人员配备齐全合理。每个站所至少有4-5人,并且基本懂技术。三是保障机制健全。农口工作人员人事工资归即墨市农业主管部门主管,工资福利有保障,工作人员积极性高。四是职责明确,任务清晰。各站所在上级农口部门的指导和灵山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各负其责,在农田水利建设、传统农业模式的改变、良种引进和推广等工作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这一时期的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转折时期

  灵山镇农业推广体系的建立是不易的,其机构的建立、工作的理顺以及人才的配置都经历了较长的过程。但是,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该体系却逐渐由盛转衰。经调查,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如下:

  1、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人、财、物权改由镇政府管理,影响了技术推广活动的正常开展。

  1988年灵山镇所属的山东省即墨市在行政单位体制改革过程中,涉及乡镇技术推广部门的改革是将人、财、物的管理权由市农业局下放到乡镇政府。这一改革的本意是改变乡镇技术推广人员经费不足的局面,加强乡镇一级政府对技术推广人员的管理,从而促使相关人员更出色地做好本地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然而,随着这一改革措施的推行,下放到灵山镇管理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由于其工资由灵山镇负责,其日常工作也只好服从灵山镇的指派,灵山镇的行政工作变成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主要工作,技术推广工作成为技术推广人员“服从中心工作(即行政工作)后的工作”,技术推广人员下乡从事技术推广工作的时间明显低于人、财、物管理权未下放前。

  2、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导致新的农业技术力量得不到补充。随着老一代农技人员的年龄逐渐增大、逐步退休以及其知识结构与高效农业发展的要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农业技术力量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1993年即墨市基本完成了市乡两级编制数的确定工作。这一政策的最初设想是想通过“三定”来稳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改变当时技术推广组织“网破”、“线断”、“人散”的状况。但是“三定”时增加的编制,安置了一些非专业人员。这些人员进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后长期占用有限编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技推广队伍的建设。1997年,即墨市曾对灵山镇农技队伍进行补充,分配了一批农学中(职)专毕业生到灵山镇工作。因机构改革已经结束,加上灵山镇财政薄弱,农口站所已纷纷搞起自负盈亏的服务实体,因此,新分配人员仅是将户口放在灵山镇,然后就各谋出路去了。2001年,即墨市又一次进行机构改革,使1997年分配到灵山镇的农学毕业生重新有了职位。但因机构改革中竞争上岗的压力较大,一些人员所竞争的职位与本身专业并不符合,导致农口职位上的人员不懂技术,而懂技术的人员不在农口职位上的现象出现。

  二、构建新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必要性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提高务农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

  (一)农业转型的需要

  当前,灵山镇的农业发展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一是由种植传统的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传统农产品向种植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转变。如此一来,农业的发展才能更加适应当前人们生活的需要和市场的选择。要完成这一转变,必须有一个新的、完善的农技推广体系来宣传动员和组织实施。二是粮食生产由当前的半机械化作业向全机械化作业的转变。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工业的转移,灵山镇的农业耕种劳力逐步减少,势必导致以大型农业机械耕种收割为主的局面出现。各类大型农业机械的普及应用,需要有专业的农技人员来完成引导和推广工作。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包括许多方面,其中如新型能源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销售渠道建设、新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都需要大批农业技术力量提供技术支持。只有构建起新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使上述建设得到有力的技术保障,才能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突破。

  三、关于构建灵山镇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几点思考在农业科技传播过程中的“最后一公里”现象是指有用的信息在传播到应用者之前的一个环节失去作用的现象,因此构建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提高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是十分重要的。

  (一)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思想建设

  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是促进该体系建设的必要条件。上级有关部门应加强此方面的调查研究,真正认识到该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强工作重心的转移,促使各级部门出台完善该体系的措施。

  (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人员队伍和机构建设目前灵山镇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人员数量少,技术力量单薄,难以发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新农村建设中应有的作用。因此,建议从本专科院校中选拔真正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人才充实灵山镇农技推广队伍,为推动农业的良性发展和迎接农业转型储备好人才力量。同时,建议上级有关部门通过调研,建立符合实际的灵山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积极为迎接农村农业的转型做好组织保障工作。


《关于灵山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调查报告》
上一篇:基于“互联网+"背景的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策略与路径
下一篇: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问题分析及构建策略:基于农民增收视角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