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农业与物流业互动发展研究

摘要:通过构建农业与物流业互动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在2004—2016年全国农业年平均增长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0.05和0.1以观察农业增长对物流业产值的影响,发现农业增长率提高可促使物流业产值上升;然后借助相关性分析发现农业产值与物流业产值的相关系数为0.994,证实农业与物流业关系密切,再以基础设施、网络信息化和服务水平为影响因素通过增大物流业投资效果系数模拟物流业对农业产值的影响,发现2004—2008年农业产值变化不明显。但2008年以后物流业对农业产值的影响逐渐增强。但农业增长率通常低于20%,因此农业对物流业的影响相对有限,物流业对农业的影响则更为显著。因此为推动农业与物流业的互动发展,应推进农业现代化并大力提升物流业网络信息化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
关键词:农业;物流业;互动发展;系统动力学
0引言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发展农业尤其是现代农业,离不开与之相配套的完善的农业物流服务。现代农业物流是指以农业生产为核心,为满足用户需求,运用现代化的物流手段,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从供应源至需求源的产品全过程的供应链管理,使农产品实现其价值、使用价值和在物流过程中增值,降低农产品生产与流通成本,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及客户满意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1]。发达和地区的实践已证明运用现代技术能够实现农业与物流业的完美结合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农业生产需要种子、化肥、农机设备等原材料,由此产生了农业供应物流;同样农业的生产过程离不开农业生产物流,农产品的销售也依赖于农业销售物流。以上三个过程是根据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序划分的农业物流的三个阶段,由此反映出农业物流是一种双向物流系统,包括“`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解决的是农民“卖难”与“买难”的问题。
1农业与物流业互动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分析思路
农业与物流业之间紧密相关,农业发展有助于拓展物流活动业务并使其向农产品物流或冷链物流方向不断延伸,同样物流活动也为农业活动的供应、生产及销售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因此可初步认定农业与物流业之间存在互动发展关系,即两系统相互推动、彼此促进。为证实这种互动发展关系的存在并探究这种关系的特性,将研究问题确定为通过系统动力学验证农业与物流业间的互动发展关系,首先对两系统作因果关系分析以明确各变量间的复杂关系,然后构建两系统互动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对各变量进行赋值后实现模拟仿真。若模型未能通过历史性检验,则将模型进行修正并检查相应数据是否有误重新操作;若检测结果为该模型通过历史性检验,则调整农业与物流业的关键变量观察对应系统的变化情况,最后对农业与物流业两系统间的互动发展关系作出归纳总结。具体思路如图1所示。
2农业与物流业两系统的因果关系分析
农业与物流业相互依存,两者结合形成了特殊的“农业物流”,农业物流的发展规模取决于农业的发展状况并为农业降低成本及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农业物流区别于工业物流,因为大多数农产品鲜活性强,季节性显著,易腐烂,需要专门的冷链处理,这对物流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4]。总的来看,农业系统是物流服务的需求方,物流系统是物流服务的供给方,农业对物流业的需求关系可以用图2中的负反馈环加以表示。图2农业对物流业的需求关系图Fig.2Demandrelationshipofagriculturetologisticsindustry图2中展示的负反馈回路说明:农业发展需要的生产资料以及农产品的销售等都需要完善的物流服务,这种需求愈是迫切所引发的“物流服务短缺”就愈加凸显。尤其农产品的保存、运输及销售等环节需要大量冷藏库、冷藏车等专业化的物流配套设施,在丰收之年更是如此。换言之,正是农业发展使农业物流的存在成为必然。但由于农村地区交通不便、第三方物流相对落后、冷链物流较为稀缺等障碍,造成农村地区往往“丰收不丰产”。因此,发展现代化农业物流不仅关乎农业发展,更关乎农民的根本利益。从每年粮食及蔬菜瓜果等农产品由于流通不便引发大量浪费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以及近年来农业净流出人口逐年增加以致粮食安全受到威胁的角度看,发展现代化农业物流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维持农村地区长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5-6]。
3农业与物流业互动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农业与物流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结合上述因果分析可构造如图4所示的农业与物流业互动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本文选取国内生产总值表示经济发展状况,以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表示广义上的农业发展状况;在对物流需求及物流供给能力的处理上,目前有货运量、货运周转量、物流业产值等几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为简化模型达到更好的仿真效果,本文选取以物流业产值表示物流业发展状况,并以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代替物流业产值。这种处理方法使物流系统与农业系统的量纲实现一致,有利于更好地模拟仿真。
4全国农业与物流业互动发展的仿真模拟及结果分析
4.1对各变量赋值
本文所取数据来源于国家数据统计局,鉴于本文的研究核心为“农业与物流业的互动发展”关系,而非预测未来几年内全国农业与物流业增加值的变化情况,故选定2004—2016年为本次模拟仿真的时间区间。各变量的具体赋值如下:
农业产值:以2004年全国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表示,初始值为21410.7亿元;物流供给能力:以2004年全国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表示,初始值为9306.5亿元;物流需求:通过SPSS22.0软件,对全国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作回归分析,以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总值作为因变量表示物流需求,结果为物流需求=0.068×国内生产总值-0.355×农业产值+5902.14。
此外变量中的“农业产值增长率表函数”、“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表函数”及“投资额占比表函数”、“投资额效果系数表函数”均采用表1表示,其数值为根据统计局数据计算而来。
4.2模型历史性检验
完成各变量的具体赋值后进行仿真模拟,在进行农业与物流业互动仿真之前,需要对模型有效性进行历史性检验。所谓历史性检验,可以理解为对模型准确度的检验,将模拟的结果与统计的现实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若误差相对较小则证明此模型有效性较好。只有确定该模型有效,其仿真结果才能真实可信。此处选取农业与物流业两个指标作历史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可知误差相对较小,说明该模型有效性良好,能够用于农业与物流业互动发展的模拟仿真。
总结
本文从系统动力学视角探究农业与物流业间的互动发展关系,先借助因果关系分析从定性角度明确两系统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复杂关系,然后构建系统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两系统的互动状况。首先,在2004—2016年间全国农业年平均增长率0.1081的基础上分别增加0.05和0.1,观察农业增长对物流供给能力的影响情况,发现农业增长率越高对物流供给能力的影响程度越大;然后借助相关性分析发现农业与物流业的相关系数为0.994,且农业与公路载货汽车拥有量、物流业与国际互联网宽带用户数的相关系数最高,表明农业与物流业确实存在密切联系且公路运输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而物流业实现网络信息化则称为大势所趋。最后将物流因素分成基础设施、网络信息化和服务水平三类并通过增大物流业投资效果系数模拟物流业对农业的影响观察农业产值的变化情况,发现2004—2008年农业产值变化不明显但2008年以后物流业对农业的影响逐渐增强。鉴于农业增长率通常低于20%,故对物流业的影响相对有限,因此在两系统的互动发展过程中物流业对农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农业在我国历史悠久,农业发展关乎国计民生。农业与物流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一方越是快速发展对另一方就越有利;换言之,农业越发达越有利于拓展农业物流需求,物流业越发达也越有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鉴于目前农业增长率较低且相对稳定的状况,来源于农业的物流需求仍比较有限;但物流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革新速度相对较快,对农业的影响比较显著。因此,增强二者互动发展必须通过完善农业物流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保驾护航,关键是大力提升物流业网络信息化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准。以上措施多重并举,推动物流供给能力逐渐增强的同时,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并最终促进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旭晖,文静怡.我国农产品物流效率及其区域差异-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SFA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5(1):26-32.
WangXuhui,WenJingyi.Theagriculturalproductslogis-ticsefficiencyanditsregionaldifferenceinChina:ASFAmethodanalysisbasedonprovincialpaneldata[J].Con-temporaryEconomicManagement,2015(1):26-32.
[2]龚梦,祁春节.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制约因素及突破点———基于供应链理论的视角[J].中国流通经济,2012(11):43-48.
GongMeng,QiChunjie.ConstraintsandbreakthroughpointsoftheefficiencyofagriculturalproductscirculationinChina[J].ChinaBusinessandMarket,2012(11):43-48.
[3]吕建新,辜良愉.带时间窗的C-W节约法在农产品物流中的应用[J].农机化学报,2013,34(2):185-188.
LvJianxin,GuLiangyu.ApplicationofC-Wsavingalgo-rithmwithwindowintheroute-selectionofmulti-pointdis-tribution[J].JournalofChineseAgriculturalMechaniza-tion,2013,34(2):185-188.
[4]王铁,王伟,申晋宪,等.农业物流专用运输半挂车车身结构的优化设计[J].农机化学报,2013,34(1):169-173,177.
WangTie,WangWei,ShenJinxian,etal.Optimizationdesignofthesemi-trailerbodystructureforagriculturallo-gistics[J].JournalofChineseAgriculturalMechanization,2013,34(1):169-173,177.
刘岩1,田强1,佀妲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农业与物流业互动发展研究》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水文水资源观测论文发表
- 安徽体育科技发表论文要
- 医学论文投英文期刊怎么
- 论文转投是什么意思
- 科学管理研究是评职称认
- 经济全球化退与进论文发
- 论文发ei需要润色吗
- 舞蹈的地域特征论文发表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护理职称论文准备选题技
- 申报高级政工师发论文要
- 哪里有2018中文核心期刊目
- 二级项目管理师评职资格
- 两会声音:解决基层医技
- 什么样的职称论文才能通
- 工程造价师职称资格报考
- SCI论文投稿状态有哪些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