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设施蔬菜种植技术

摘要:我国有着悠久的蔬菜种植历史,蔬菜栽培面积位居世界第一,是全世界第一蔬菜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蔬菜是我国除了粮食以外的第一大作物,是种植业中最具活力的经济作物之一,连续多年一直保持着较高速度的增长。陕西省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承接东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再加上陕西省内部呈现多种类型气候条件,发展设施蔬菜有着十分优越的条件。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陕北设施蔬菜的种植技术要点,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陕北地区;设施蔬菜;种植技术
最近几年,陕西地区现代农业的建设进程不断加快,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通过积极发展设施蔬菜种植产业,能够有效减少环境,对农业生产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综合利用农业技术手段,采取人工手段,营造一个能够满足蔬菜生长发育的气候条件,以此来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群众经济收益。设施蔬菜生产模式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在陕西地区发展规模较大,发展速度较快,设施蔬菜种植产业已经成为陕西地区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重要来源,通过积极发展设施蔬菜,加快了先进生产技术的有效推广和应用,实现了对农业生产模式的优化升级转变,通过综合应用现代化的工程技术和栽培管理技术,有效改变了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营造了一个更有利于蔬菜健康生长发育的环境。当前陕西地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设施蔬菜生产在设备和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质的飞跃,逐渐摆脱了自然条件的依赖,切实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但由于设施蔬菜栽培的技术要求相对较高,栽培管理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不少制约因素,所以就需要不断加快种植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如此才能够推动设施蔬菜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
1设施蔬菜栽培的特点
设施蔬菜种植是对传统蔬菜栽培的一种转变,它是指在不适合蔬菜生长的季节,尤其是在冬春季节,通过利用各种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和器械设备,综合应用防寒保暖设施和遮温降温设施和病虫害防控措施,创造一个满足蔬菜生长发育的条件,确保蔬菜能够在淡季集中上市,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它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组成。和传统的蔬菜种植相比,设施蔬菜种植产业是对气候环境做出改变的一种新型的栽培管理模式,通过人为调控营造了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的环境,保证蔬菜能够健康生长发育,更好的攻克季节对蔬菜生长造成的不良影响。此外通过推广应用该项栽培管理技术,还能够加快先进多样化的种植技术,在广大基层地区的有效推广和应用。当然我们也需要清楚的认识到,当前在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很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与传统蔬菜种植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1]。通常情况下,设施蔬菜主要种植在温室大棚当中,覆盖温室大棚的各种薄膜,其通风透光率以及寿命的长短都会对大鹏效益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另外温室大棚在利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光照,气候温度以及灰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进入温室大棚的光线相对较少,光照条件相对较差,所以在栽培过程中一般不适合那些喜光类的蔬菜。如果种植这些蔬菜,一定要在温室大棚当中额外设置光源。另外设施蔬菜在栽培过程中一般选择在不利于蔬菜生长的季节,例如在冬春季节蔬菜种植过程中,由于外界温度相对较低,温差较大,极容易出现极端天气,蔬菜生长过程中如果不能够严格控制好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势必会对蔬菜的健康生长构成严重威胁。此外由于处于一个密闭的种植环境,通风透光率相对较差,温度较高,湿度相对较大,如果没有做好针对性的温度湿度调控工作,也会影响到蔬菜的正常生长发育,势必会威胁到设施蔬菜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另外设施蔬菜在栽培管理过程中,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仪器和设备,重点解决好蔬菜在生长发育阶段的环境要求,生长要求,土壤要求,栽培设施十分复杂,需要构建综合性的栽培管理方法,如此才能够推动设施蔬菜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
2陕北设施蔬菜种植技术要点
2.1栽培地区的选择
设施蔬菜在种植期间应该从土壤角度入手,注重对土壤作出综合性的调控,改善栽培条件,控制好土壤的理化性质,如此才能够满足蔬菜的生长发育所需,以此来提高单位面积内的蔬菜产量,避免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各种病虫害发生流行。而要想切实提高蔬菜大棚的栽培管理水平,就需要从种植地区选择入手,要保证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好,有利于开展设施蔬菜种植,地势较为平坦。由于陕北地区气候干旱,所以在设施蔬菜种植地选择过程中,应该确保周边有充足的灌溉设施,能够及时做好灌溉工作[2]。一般说来,在设施蔬菜种植基地选择过程中,应该尽量远离那些交通干道、工业污染区域,尽量减少外界污染因素对设施蔬菜种植产生的不良影响,种植地选择过程中尽量选择耕作层相对较深,土壤当中富含多种营养元素能够满足蔬菜的生长发育所需,同时还需要确保土壤具有较好的保肥保水能力。另外,还应该制定妥善合理的轮作制度,不能够在同一个地块种植同一类的蔬菜,减少蔬菜病虫害的发生流行。种植基地选择完毕之后,还需要做好妥善有效的整理工作,这是设施蔬菜生产的关键环节。蔬菜在播种过程中应该充分掌握土壤的各个营养成分和理化性质,并对土壤当中的不科学、不合理的生产因素作出进一步的调整,保证土壤环境能够满足蔬菜的生长发育所需。一般情况下要结合所选择的蔬菜品种、气候条件、污染条件,对土壤进行有效的处理。例如,加强对土壤的有效翻耕,将深层土壤翻耕出来,进行有效的晾晒,将犁底层打破,增加有效土壤层的深度,保证土壤疏松、多孔、通透。另外通过深翻土壤,也能够将深层的病虫翻出来,利用阳光或者经过一个冬天将其杀死。为了切实提高设施蔬菜的生产水平,还应该做到科学施肥。蔬菜播种之前,底肥主要以完全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并结合蔬菜作物的生长特性搭配适量的化肥,避免引发蔬菜徒长,不利于蔬菜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2.2科学选择设施结构和蔬菜品种
设施蔬菜栽培管理期间,一般在温室大棚当中进行温室大棚的跨度,一般控制在8m~12m,长度控制在60m~120m,三排立柱,三面土墙。为了保证整个大棚结构的稳定性,也可以选择使用钢结构模式,在大棚上覆盖无滴膜,增加大棚的透光率。由于设施蔬菜在一个密闭的环境当中种植,整体的种植环境很容易恶化,光照能力不足,所以在品种选择过程中,一定要选择耐低温耐寡照,抗病能力相对较强,耐高湿高温的蔬菜品种。现阶段适合设施蔬菜种植的品种主要包括了黄瓜、番茄、辣椒、茄子、豆角等几种[3]。
2.3播种期管理
设施蔬菜栽培管理过程中,由于是在密闭的种植环境中进行,所以对播种期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应该选择最佳的播种日记,提高种子的发芽能力,加速幼苗健康生长,避免外界不良因素对蔬菜生长造成影响。蔬菜在栽培管理期间,应该充分考虑大棚当中的温度、湿度以及病虫害的发生流行动态,确定最佳的播种日期,可以适当提早或者推迟播种日期。另外还需要充分考量市场上蔬菜的实际需求情况,一般在市场需求最旺盛的阶段,及时将设施蔬菜上市销售,能够取得很好的种植效果。另外设施蔬菜播种机还应该综合考量品种的生育特征。例如,在辣椒种植管理过程中,辣椒最适宜的萌发温度为6℃~7℃,10℃~12℃幼苗可以缓慢生长。当土壤5cm~10cm的温度能够维持10℃~12℃时就可以进行播种了。如果推广应用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可以适当提前播种日期,一般当5cm~10cm的地表温度能够控制在8℃以上就可以开展播种了。设施蔬菜在种植过程中应该做到合理密植,避免种植密度过大,影响到设施大棚内部的通风透光率。种植密度确定过程中,应该结合温室大棚的结构、种植方式、品种的生产特性、土壤的肥效、栽培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科学处置。通常情况下土壤较为肥沃,生产能力相对较强,可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土壤肥力相对较差,通透透,要严格控制定植密度。
2.4种植环境控制
设施蔬菜栽培管理期间由于处于一个密闭的栽培环境之下,大棚当中的温度湿度相对较大,很容易受到多种有毒有害物质的威胁,甚至会产生一系列的病虫害,对设施蔬菜的生长发育构成严重的威胁。为了切实保证设施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其生长要求,应该对温室大棚当中的各项条件作出有效的调整,综合利用一切有利于蔬菜生长的因素,重点控制好大棚当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合理的利用大棚当中所产生的各种气体。通常情况下,在密闭栽培过程中,早晨大棚当中的二氧化碳比较缺乏,因此在大棚当中可以堆积适量的二氧化碳气肥保证作物能够在早晨阶段快速进入光合作用时期,更好地积累营养物质。进入中午之后,由于大棚当中的温度相对较高,植物的呼吸作用逐渐超过了光合作用,在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会进一步增加,此时可以适当进行通风换气,降低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避免对蔬菜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当情况下设施蔬菜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一般在25℃~33℃,大棚当中的温度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最高温度不能超过44℃,最低温度不能够低于0℃,当温度超过33℃后,要及时进行通风换气,将通风口打开,温度下降到0℃之后,要及时将通风口关闭,避免温度下降引发冻害。做好温度适度调控工作的同时还应该做到科学灌溉,结合田间的墒情确定最佳的灌溉量,避免湿度过大,降低温度。在大棚管理过程中,该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灌溉模式,例如,将滴灌和地膜覆盖种植模式有效结合,节约淡水资源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
2.5病虫害防治
设施蔬菜栽培管理期间其容易引发多种病虫害,在蔬菜栽培管理期间应该构建综合性的防控制度,要做好大棚当中蔬菜常见病虫害的流行病学调查,掌握常见病虫害的实际发生特点和流行现状。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严格控制化学药物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要保持大棚内部合理的生态环境,降低大棚当中的温度和湿度,种植蔬菜大棚病虫害的传播蔓延。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设施蔬菜产业在发展进程中要想切实发挥好现代科学技术的生产能力生产优势,切实提升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蔬菜的实际需求,就应该坚持从实际角度出发,注重蔬菜生长发育所处的各项条件、各项环境,合理地修建设施种植基地,注重选择好蔬菜品种,科学安排种植模式,重点做好设施蔬菜在栽培管理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调控,为蔬菜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生长环境,提高蔬菜的抵抗能力,有效减少各类病虫害的发生流行,如此才能够保证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参考文献
[1]王晓波.现代农业蔬菜栽培技术要点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9(5):133-134.
[2]孟祥峰.关于无公害绿色蔬菜技术的完善与广泛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6,36(8):128.
[3]孙树国.影响农民采用大棚蔬菜技术的因素及对策建议[J].现代园艺,2017(14):25-26.
刘宏斌
《陕北设施蔬菜种植技术》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论文转投是什么意思
- 论文发ei需要润色吗
- 水文水资源观测论文发表
- 安徽体育科技发表论文要
- 医学论文投英文期刊怎么
- 科学管理研究是评职称认
- 舞蹈的地域特征论文发表
- 经济全球化退与进论文发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SCI论文投稿状态有哪些各
- 什么样的职称论文才能通
- 申报高级政工师发论文要
- 护理职称论文准备选题技
- 两会声音:解决基层医技
- 工程造价师职称资格报考
- 哪里有2018中文核心期刊目
- 二级项目管理师评职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