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对策研究
摘要:脱贫攻坚战取得了伟大胜利,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以习总书记总书记为核心的党,充分把握国内国外局势,做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三农”工作重心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需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调整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民和农业企业生产效率。农业技术推广是连接农业技术与农民之间的重要桥梁,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缩小农民与市场差距、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持续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依然十分重要。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技术推广;新型职业农民
1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的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紧紧围绕五大振兴,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9年一号文件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在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上优先保障,坚持“三农”问题重心,盯紧目标任务,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一号文件指出,要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2021年一号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可以看出,“三农”工作一直是党和事业的重心,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不断加大对“三农”领域资金、人力、要素等的投入,注重解决农业农村发展薄弱项,补齐农村基础设施,深化农村改革,提高农民收入,消除绝对贫困,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需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调整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民和农业企业生产效率,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十分重要。
2我国当前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农业技术推广是连接农业科技与农民之间的重要桥梁,农业技术经科研院校、政府、社会组织等主体传播到农民,运用到生产中,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缩小农民与市场差距、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对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产经营状况都有着重要作用。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探索,我国逐渐形成了“国—省—市—县—乡”五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此基础上,也形成了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科研院校、科技特派员为主,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农业技术推广主体。
3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3.1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职能作用发挥不到位
一是机构设置不健全,部分乡镇虽然设置了农机推广站,但是人员配备不到位,职责划分不明晰,导致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运转停滞。二是基层机构往往面临经费不足问题,导致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开展的活动形式简单、范围有限、密度不够,缺乏影响力,实际效果较差。三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历史因素,农业推广工作社会关注度低,机构人员流动性差,缺乏新鲜血液注入,目前从事农技推广的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学历层次较低,其技术知识更新较慢,很难适应当前农业生产经营需要,能起到的示范推广作用有限[1]。
3.2科研院校与农业生产联系不紧密
科研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承担着研究实验、技术创新、推广示范等任务,但是,当前有些科研院校存在重实验、轻推广的现象,科研与推广分离的工作系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成果的推广。其次,科研院校与实际生产联系不紧密,导致有些实验研究的新品种、新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反映不好,研究成果适应现实需要,难以发挥效用。最后,由于科研院校掌握的资源不同,研究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一些科研院校因缺乏资金、人才,实验研究难以为继,更谈不上技术推广。
4改进农业技术推广的政策建议针对上文所述的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不同主体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4.1强化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包括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科技特派员、驻村干部和农业企业技术人员等,针对农村人才缺乏的问题,可以通过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机制,选调生优先派到农村任职、“三支一扶”和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等方式充实农村工作队伍;探索合资、合作、投资入股等方式引进农业技术人才;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业务能力强、带动影响力较大的农技推广骨干,促进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落地见效。
4.2提升科研院校的示范推广作用
科研院校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主体,当前,科研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面临与农业生产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背景下,政府大力倡导“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要提高科研院校的农业技术示范推广作用,必须加强与农业生产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地方科研院校,要充分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依托本地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发挥特色产业优势,精细化、专业化研究,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地方政府部门要主动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根据当地农业发展历史,合理确定主导产业,科学设置科研项目,促进农业技术研发[3]。
4.3培育壮大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
现代农业生产中,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农民联系紧密,为促进地区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被越来越多的地区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农业企业有较强的资金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与农户交易过程中也促进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民合作社由农户自发组织建立,形成利益联结整体,自发获取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与企业和市场交易,分散了单个农户获取技术和信息的成本。地方在发展农业产业过程中要立足当地特色产业,要不断加强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完善用地和税收政策,支持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农产品企业延链补链、提档升级,培育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扩大对农民的带动效应,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要加强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和县乡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建设,引导农民合作社依法自愿组建联合社,加快对现有农民合作社的规范提升,引导合作社完善章程制度,确定合理发展目标和方向,促进农民合作社有序健康发展,切实发挥其服务农民、传播技术的作用。
4.4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现代农业不再是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营模式,体现出与市场联系密切、运用现代管理手段,重视成本效率等特点,新型职业农民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的重要主体。新型职业农民是一种职业而不是身份,包括懂技术的农场主、农民合作社等。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农业技术推广的优势在于他们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在现实应用中验证新技术的适用性,与农民联系更多,可以带动农户自发向他们学习,扩大农业技术推广的范围和效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要以政府为主导、科研院校支撑、企业参与,构建广播电视大学、农技职业学校、农技推广中心等机构,提供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平台,多出台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鼓励、吸引农业院校毕业生、农村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发挥出农业发展带头人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方宇.基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与优化措施[J].农家参谋,2021(12):10-11.
[2]陆倩倩.精准扶贫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多元主体模式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20.
[3]张振华.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建议[J].农家参谋,2019(18):79.
孙准1杨弯弯2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对策研究》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如何提供职称论文的知网
- 论文发表三步曲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 教师类职称论文一般多少
- 职称晋级论文检索才认可
- 职称评定需要发表什么样
- 医学领域cscd期刊怎么查找
- 新闻专业有哪些职称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发表职称论文如何鉴别期
- 《教育探索》核心级教育
- 博士生毕业论文答辩技巧
- 毕业及职称论文发表需要
- 电力系统职称核心期刊怎
- 简述机械工程师基础考试
- 工程管理专业论文摘要准
- 硕士从助工晋升中级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