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农业职称论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路径研究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路径研究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12-28 08:58
扫码咨询

  摘要:加强信息化技术和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结合,是当前我国“三农”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此,笔者阐明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基本含义和重要性,分析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发展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经济;经济管理;信息化

  在我国农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对整个农业领域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大。选择科学有效的措施和途径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提升农民劳动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可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1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概述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指对农业的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采集、汇总,加强农业技术新成果的推广,保证各个类型的农业科技信息可以有效获取,实现农业领域的信息化、科学化和智能化。依据经济发展趋势和新经济时代提出的相关要求合理组织农业生产,针对复杂烦琐的生产关系加以处理,借助有关政府部门的调控实现对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方面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1]。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和科学技术等领域。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路径研究

  2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意义

  2.1适应市场变化

  现阶段,农业领域下大部分的生产实践理念和经营管理模式已经发生了明显改变,新经济时代中的农业生产模式应依据社会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相关需求进行合理调整、优化分配。但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技术、新工具并未很好地被应用到农业经济发展之中。基于此,相关农业管理人员应该合理应用信息技术,立足于农民的生产生活,构建出以科学化和信息化为主要方向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同时,还可以根据社会、行业及市场的动态化改变调整原有的生产理念、生产模式。除此之外,在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基础上,还应积极实现农业信息和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充分共享与整合配置,切实体现出各类有效资源的开放性和实用性。

  2.2有利于产品优化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农产品生产数量和销售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使得农业领域获得了良好发展前景。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业信息化建设迟迟得不到推进,农业领域的生产方式、管理模式较为落后。在此背景下,生产出的农产品质量往往也相对较差。对此,应大力应用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活动整体的科学性和可控性,改善农产品的质量,从根本上满足现代农业市场的实际产品需求,夯实农业经济的发展基础。

  2.3提升农业管理水平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后,可以为政府和农业部门的进一步建设规划提供更多可用经验和技术方法,有利于我国缓解外在因素的约束和影响,逐步走出传统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困境,从而构建科学化的农业管理制度与农业经济发展格局。例如,在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农产品和粮食的储存预警机制并获取到相关数据后,有助于相关部门更加有依据针对实际的生态环境状态和当地农业发展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与研究分析,从而为农业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现状

  3.1信息化意识不足

  农民是农业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主力军,同时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农民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质量。从相关资料可以看出,很多地区的农民并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其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普遍偏低,虽然在近年发展中,农民的整体素质与以往相比已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地区没有充分利用农业科技信息技术、没有形成现代化生产意识与管理理念的问题。另外,一些地区中的管理人员和指导人员对信息化的相关理论知识还不够了解,这也会影响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信息技术的使用。同时,一些地区的农业部门虽然已经构建相关的信息化服务系统,但是此系统中还有很多农业资源和信息没有有效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其主要原因是农民对信息化技术接受程度与应用水平较低,对农业生产与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理念还没有完全理解,严重阻碍了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生产进程中的应用与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难度。因此,农业发展中提升农民的思想认知及文化水平尤为重要,是影响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关键因素[2]。另外,根据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农村中越来越多具备高水平文化知识和技术能力的专业性人才都倾向于去大城市发展或进入高科技事业领域中,极少数会加入农业事业领域中。一方面,因受到各种外界因素和人为因素等限制作用,信息化人才对于投身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工作任务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为欠缺,更愿意融入城市工作与高新技术创新的潮流领域中,导致农村中的信息化人才少之又少,影响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很多农民的计算机水平偏低,甚至不具备最基本、最简单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且也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和操作流程,造成高效实用的计算机信息设备无法广泛应用于农业的经济发展和管理工作中。由此看来,农业发展中严重缺乏信息化专业性人才以及知识储备丰富、新技术接受能力较强的“新农民”,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化的建设进程遭到严重的制约,不利于我国农业事业的未来发展和稳定经营[3]。

  3.2经济管理信息化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常常会受到管理环境和条件的制约,农业经济管理缺乏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很多农业部门始终采用传统单一形式的农业经济管理方式,与现代化的农业管理模式相比,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不能有效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另外,农业经济管理制度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很多管理人员并没有将经济管理制度中的要点认真履行,只是简单地记录农业经营中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并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检测,严重影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质量。

  3.3农业信息化成本较高

  在现阶段乡镇和农村的发展进程中,想要构建出农业信息化平台就离不开专业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的支持,但是这些先进设备的成本过高,很多地方政府及企业无法承担大量硬软件设施的投入费用。再加上受到农村经济的约束以及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的影响,大多数农民无法熟练掌握信息化管理的模式,导致很多地区在投入资金建设信息化平台后,资源无法获得更好的利用,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浪费的现象。

  4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策略

  4.1提高农民信息化意识

  对于农业的生产发展来说,经济管理所涵盖的内容不仅包括农产品的种植和销售以及经济利润的合理分配、农业技术的推广等方面,农民也是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提升中的关键要素。农民对于信息化的认识程度深浅可以直接影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因此,需要采取具有针对性且科学化的方式方法加强农民的农业信息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民对于信息化方面的意识。为了确保农民可以树立正确的信息化意识,农业部门和相关机构可以从宣传工作入手,并依据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具体要求,为其构建出良好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环境和氛围,致力于提高信息化理念及技术的传播与应用质量[4]。大力传扬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提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农民对信息化改革的重视程度,并将各种信息资源落实到实际的农业生产和管理中,实现信息化的普及和应用,以满足农业生产转型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各种要求。另外,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和网络平台开展信息化宣传的工作,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任务渗透到实际的生活和工作当中,从而进一步加强农民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认识。除此之外,我国重点关注农业的经济发展,但是很多地区在农业经济管理方面存在人才缺乏或流动性大的问题,尤其是在新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盛行的背景下,具备专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人才少之又少。基于此,受制于人才资源的匮乏影响,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及其质量保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为了加快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及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水平,最主要的是和地区要加大人才建设的重视力度,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的培养。首先,因原有的经济管理人员已经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所以,相关农业部门和地方机构可以引导并组织管理人员参与培训学习,不但可以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在信息化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含量,更好地将信息化管理技术与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实现有效结合,还可以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其次,农业经济管理部门需要加强与高职院校的合作、联系及沟通,引入更多信息化水平较高的毕业生和专业人士加入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的工作任务当中,弥补信息化人才的空缺,这样才可以建设出一支高素质、能力强的信息化管理人才团队[5]。

  4.2加大农业信息化管理资金投入

  现阶段,我国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方面所投入的资金还远远不够,不但对信息化发展有所制约,还阻碍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针对这种现象,我国政府和农业部门需要高度重视资金补给方面,适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具体来讲,资金的扶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基础设施设备方面。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需要基础设施设备的支持,相关设备需要进行优化升级等,设备的维修改造都需要有足够的资金作为前提保证,所以,投入资金有一部分要用在此方面。其二,信息化管理需要网络技术的帮助。想要有效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就需要加大技术研究力度,投入的资金需要用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技术方面,这样才可以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资金的投入可以体现在农业生产的设备资源分配方面:

  1)需要优化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中质量偏低的农产品供给模式,注重农产品加工处理的流程,并根据社会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相关需求合理划分农产品。同时,需要重点关注现阶段农业中产品的库存难题,利用多元、先进的加工模式保证农产品趋向于多样化方向发展,并有效提升农产品的运转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产品的储存资金消耗和运输消耗。

  2)根据现阶段农业生产的投入资金过高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分析,尽可能减少家庭小作坊的产品种植生产模式,大力支持以合作社产业共同购进的形式实现现代化、规模化生产,并引导农业事业朝向科技化和机械化方向迈进,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3)农业发展需要以当地的部门和政府为主体,借助社会资源和力量的支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体系的构建力度,弥补现阶段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还可以使用社会合作的形式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质量和效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优化改革的进程中,政府起到关键的主导作用,相关部门和机构需要积极改善农业的生产环境和模式,并激发农民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按照社会市场的发展规律给予农民更多实用有效的建议和指导方案。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更好地指导农民实现农业高效生产,也借此引进更多先进的现代化技术,打破传统时间和范围上的约束,大大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水平[6]。

  4.3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我国以往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中存在诸多不足和空白,导致社会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一般情况下,农产品生产过剩会造成农业产品销售难度增大的负面问题。同时,若运输、储存等环节缺乏科学性,还可能出现农产品腐烂、变质、污染的情况,进而降低农产品进入市场的实际量级,对农民群众的整体经济收益有所损害。为了满足经济时代所提出的各种需求,相关管理部门和地方机构需要重点优化并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更多与农业相关的信息和资源支持,从而在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同时,实现生产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充分对应,有效提升农民的经济利润。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积极构建出建立在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基础上的信息服务体系,并致力于为农民提供现代农业知识、农业生产技术、设备操作流程、产品营销渠道、优种选育手段、病害防治方法等方面的培训服务,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7]。

  5结论

  综上所述,在农业经济管理中融入信息化技术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实现信息化转型,可以加快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步伐,提升农业经济活动的综合管理水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任重而道远,只有获得政府、农业部门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多方支持,才可以有效提升信息化水平,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参考文献:

  [1]李传霞.关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J].集体经济,2021(26):61-62.

  [2]李花,王宗学.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相关探讨[J].农业工程技术,2021,41(18):98-99.

  [3]贺启鑫.试论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路径[J].农村实用技术,2021(5):49-50.

  [4]常广锋.关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分析[J].产经,2021(9):158-159.

  [5]孟昭凯.电子信息产业与现代化农业协调发展的可行性分析[J].南方农机,2020,51(1):97+103.

  [6]郅文伟.试论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路径[J].山西农经,2021(3):55-56.

  [7]黄斌.基于经济管理对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南方农机,2019,50(10):80-81.

  赵苏杰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路径研究》
上一篇:基于VAR模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粮食生产实证研究
下一篇:浅析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