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农业职称论文》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发展策略探析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发展策略探析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12-29 08:56
扫码咨询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不仅为农业生产向机械化和现代化方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也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工艺的推广和应用,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充足的动力,但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机械化与现代化水平偏低、新型农业技术推广难度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却成为了严重影响和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必须站在振兴乡村经济的角度上,制订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主要探讨和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性农业经济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经济;发展机遇;应对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在巩固现有脱贫攻坚成果、改善乡村面貌、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品质及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等各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业经济转型升级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和挑战。同时,相关部门在大力发展农业经济产业时,必须将提高农村农民综合素质以及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作为首要目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才能制订出有助于农业经济转型升级工作有序开展的策略。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发展策略探析

  1乡村振兴视阈下农业经济发展意义

  1.1优化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结构水平及效率的过程。产业结构作为农业经济的核心部分之一,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政府部门必须以调整和优化农业经济产业结构为基础,严格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要求,明确农业产业发展的方向,在确保农业经济向现代化转型升级目标顺利达成的前提下,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

  1.2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生产力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有效提升和促进了农业生产力,而且推动了农业经济从落后向现代化、机械化方向的稳步前进,确保了农业经济繁荣战略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2]。

  1.3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

  传统农业经济发展落后且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为了加快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关部门必须加大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力度,才能在冲破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束缚的前提下,推动现代化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得人们深刻认识到新技术、新工艺在农业经济创新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3]。

  2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出现的问题

  2.1机械化与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

  虽然我国农业机械化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就目前来看,农业机械化在推行和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农业机械化推广机制不完善、农户不重视农业机械化推广、农业机械使用成本过高等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向现代化、机械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2.2产业结构仍需调整优化

  由于我国很多地区在发展农业经济时不仅存在着结构单一且滞后的问题,而且政府部门在整合优化农业经济时,并未与本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结合在一起,严重阻碍了本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2.3新技术和新工艺推广力度有待提升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在创新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普及程度、科技含量及转化率偏低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在转化过程中,不仅未能发挥出其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有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因为受到农民文化层次偏低、不重视农业科技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2.4农村居民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化实施,不仅需要广大农民群众的全力支持和付出,而且需要政府部门充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优化工作的重要性,才能确保农业经济与农村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由于受到农民综合素质水平较低且未能掌握先进农业机械操作方法,以及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始终无法得到预期目标[4]。

  2.5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

  虽然我国在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从政策、资金等各个层面都给予了相应的扶持,但是由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占比大等问题,导致我国各地区的农业经济出现了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另外,农田水利等大型农业设施普及不到位,农业设施更新主要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提升。

  3乡村振兴背景下现代农业经济的对策

  3.1重视农业软硬件基础建设

  为了促进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的全面提升,相关部门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首先,加强现代农业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制定和实施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政策。政府部门在积极发展农村经济时,应采取专款专用方式,扶持农业现代化项目的发展,通过组织农民参加农业新技术集中培训活动的方式,帮助农民加深对现代化技术的理解和认识。由于当前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普遍存在着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所以政府部门应从政策上给予农业经济专业人才的倾斜和支持。其次,加大对各地区农村经营者的财政补贴力度。根据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构建新型合作社农业发展制度。鼓励和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合作社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合作社的制度优势,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5]。

  3.2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相结合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和支持,所以各地区政府部门必须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起自身领导者的角色,做好农业经济市场发展状况的调研及农村经济管理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的相关工作,推动农业经营主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此外,政府部门必须充分发挥其在宏观把握方面的作用,帮助和引导农民自主参与农业经济建设,严格按照农业经济顶层制度设计的策略。在科学政策和制度的引导下,按照自上而下的原则构建全新的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体系。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避免因为农业产业结构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影响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3构建现代农业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乡村振兴战略关注的是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基础性作用,农业经济的稳定增长是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以,为了有效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政府部门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脚步,构建现代化的农业多元投融资体系。强化农村金融机构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有效提高农村金融机构参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积极性的同时,充分发挥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融资平台的优势,为广大农民发展农业经济提供资金支持。此外,政府部门还应针对当前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台和实施相关投融资政策,在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投资风险的基础上,提高农业生产的产出比,推动农村个体经济的全面发展,避免因为农业经济发展规模过小等问题,导致农村经济出现发展力不足的现象[6]。

  3.4加强农民管理,培育农业人才

  城乡各方面存在的差距是导致农村人才吸引力不足的关键所在。劳动力的大量流失不仅使很多农村成为了空壳村,同时也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随着广大农民对优质教育资源、职业培训需求的不断增多,农业经济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呈现出迅速增多的发展趋势。农民作为农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主体,其综合素质、组织文化程度等对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各地区政府部门在打造乡村人才队伍时,应充分发挥先进人才培育机制的优势,引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根据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大农业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训力度,鼓励优秀城市人才积极参与下乡创业,增强农民的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意识,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5强化科技创新,加大科技利用率

  科学知识在农业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确保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相关部门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强化本地区农业经济的科技水平,为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政府部门应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大农业科技在农业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率;针对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强化自身的调控职能与监管作用,确保农业经济的规范有序发展;鼓励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工作,确保现代化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另外,在鼓励农业科技创新的同时,还应充分重视现代化农业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优势,为农业科技产业的发展培养和输送大量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保证农业高新技术创新策略落实到农业经济管理各个环节的基础上,促进农民现代科技水平与文化素质的有效提升,为现代农业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3.6加大资源投入力度,保证农业经济发展

  政府部门在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经济产业时,应针对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出台相应政策,吸引高素质专业管理人才积极参与到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加大现代管理技术与设备引进的力度,培养符合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深刻认识到土地流转的意义和价值。农业经济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充分带动下,不但实现了农业经济向集约化和规划化方向发展的目标,而且有效提升农民经济效益,保证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另外,政府部门还应进一步加大本地区特色产业与优势产业扶持的力度,打造区域优势农产品品牌与特色产业村的方式,加快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步伐,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3.7坚持“两山”理论,关注生态效应

  农村污染防治、环境综合治理能力与城市相比较弱,且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破坏后,修复难度较大的特点,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但是农村地区与城市相比,其所具有的良好生态环境与青山绿水资源等,作为宝贵的财富和资源,对城市人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习总书记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中所蕴含的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指明了方向。各地区政府部门在积极发展农业经济时,必须严格按照“两山”理论的要求,将发展绿色农业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首要目标,加大农村环境整合政治的力度,积极发展绿色生态旅游,充分发挥生态农业经济的效益,为现代农业经济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4结束语

  农业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农业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必须以实现农民富裕、农村繁荣为基础。所以,相关部门在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步伐的过程中,必须将农业经济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党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目标,不仅彻底解决了困扰我国城乡二元对立的经济发展难题,而且实现了城乡协同、平衡发展的目标。所以,地方政府应在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同时,从财政、科技、土地政策、人才等各方面给予农业经济更大的支持,通过构建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体系的方式,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段增霞.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探析[J].今日财富,2021(14):13-14.

  [2]邱聪.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路径分析[J].农家参谋,2021(13):93-94.

  [3]王晓梅.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策略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5):54-55.

  [4]胡艳.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策略研究[J].南方农机,2021(6):94-95.

  [5]杨静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机遇和对策[J].市场,2021(8):36-37.

  [6]何元元.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电商发展的策略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20(9):145-146.

  曹玉霞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发展策略探析》
上一篇:浅析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管理措施
下一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的路径探讨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