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农业职称论文》“三农”问题的逻辑基础与乡村振兴策略分析

“三农”问题的逻辑基础与乡村振兴策略分析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2-02-16 08:42
扫码咨询

  摘要:理论界认为,城乡二元结构政策是我国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三农”问题产生并持续存在的根源,推进城乡一体化、推动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时代战略。我们经过分析认为,其中给予农民同城待遇应是其中的核心举措,而农民土地权益的进一步落实可以在公平原则下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三农”问题乡村振兴同城待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由此可见“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而乡村振兴战略是对我国“三农”问题开出的新时代药方。尽管十九大报告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指出了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等具体政策路径,但是如何推进多方面的“三农”工作,仍需要理论界和政策界不断探讨和实践。在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什么?当前,农村人口中50岁以下的一代人基本已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再过30年以后,农业怎样面对劳动力短缺问题?面对这一问题,当前可以做些什么?从这一问题出发,我们有必要对以往有关“三农”问题的发生逻辑作一梳理和反思,寻找“三农”问题的本质特征。本文经过分析认为,“三农”问题的产生在历史上有政策和观念上的原因,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循着其发生并演变的逻辑,找到解决的答案。在短期内全面给予农民“同城”待遇,是解决“三农”问题、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所在;从承包土地中派生出未来被征用权利,可以在公平原则下解决“同城化”费用问题,并有助于城乡一体化、乡村振兴的推进。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对近年来的“三农”问题研究作一述评,第二部分对“三农”问题的形成逻辑作一剖析,以及对传统“三农”问题的观念作一评析;第三部分探讨解决“三农”问题、推进乡村振兴的策略。

“三农”问题的逻辑基础与乡村振兴策略分析

  一、“三农”问题历史回顾

  虽然“三农”的概念在1990年代初提出并被中央接受,[1][4]但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长期存在。从现象上说,“三农”问题总体上大致是指,城乡二元体制下,农业不发达、现代化程度低,农村发展落后,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大,[2]这些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本文称之为“三农”问题的元问题。“三农”问题的形成原因比较公认,简述如下。

  1.“三农”问题形成原因有关“三农”问题成因研究的文献主要集中于2005年之前,2005年之后的文献基本上探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发展一体化、城市化、乡村振兴等战略的策略建议。尽管相关文献成千上万,观点却大同小异。本文择少数文章的代表性观点,简述如下。

  2.“三农”问题的破解策略“三农”问题的元问题即“三农”相对落后的状况多年来始终存在,并在不同时期对应着不同的解决措施。早在本世纪初,就有学者提出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15]顾益康等指出,城乡一体化就是指建立起地位平等、开放互通、互补互促、共同进步的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新格局。其中城乡地位平等就是要使城乡居民和城乡各类经济主体都能享受公平的国民待遇,拥有平等的权利、义务和发展机会,城乡居民应平等拥有财产、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个人发展等方面的权利。可以说,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探讨和政策举措贯穿了近20年来的“三农”问题研究和解决过程。有学者认为,农业生产中缺少相关二三产业支持、科技创新、高素质农民,导致农业边际收益处在较低状态,解决的对策也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给“三农”营造良好、平等的环境。[16]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认为,要以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带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实现城乡一体化。有学者通过对苏南模式的研究,认为在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以及“城乡统筹”战略的推动下,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转型;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标志的农村公共服务制度的建立,可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8]

  需要指出,在不同年份,对“三农”问题也有长远眼光的认识,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这些认识和措施既凝聚了不同年份的学术研究成果,也凝聚了政策界的真知灼见。

  二、“三农”问题形成逻辑

  1.“三农”问题形成的事实逻辑1950年代,为了快速实现工业化,我国采取了通过农业支持工业、实现快速原始积累的政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构建了一整套城乡二元体制,即通过人民公社、固定户籍制度将农民束缚在农村从事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通过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将相当部分农村产出转移到城市支援发展工业。有学者认为这是我国“三农”问题形成的根源。[8]从各个分支领域来看,形成逻辑大致如下:

  (1)农业现代化程度低问题。据统计,1950-1978年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农业部门转移到城市工业部门的积累有5000亿元。[11]由于改革之前农业部门积累低,并且劳动力富余,因此长期以来科技投入不足,以密集劳动来替代资本投入。1980年代—1990年代,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农业产量基本能满足需求,农民收入提高很快,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进一步给农民带来了额外收入,因此农业产量和农民收入两方面的压力都得到了极大缓解,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并不迫切,相对来说投入也较少。2000年代以来,入世后非农部门享受了较大的增长红利,收入的提高带来农产品需求升级,而小规模耕作的土地生产力增长遇到瓶颈,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此提高农业生产力、农业现代化日渐提上日程。

  (2)农民收入低问题。改革之前,农业部门对工业部门的支援,加上将农民固定在生产队通过工分赚取报酬,基本不允许从事非农产业,基本上将农业的积累、农民的收入抑制在很低的状态。如上所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收入得到较快增长,加上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民从事农村和城市非农产业,之后的20年左右时间里,农民收入问题基本不突出。本世纪初开始,城市市民享受了一拨入世后收入增长的红利,而在农村地区,从事小农生产和非农务工的农民收入提高不快,农民增收渠道也有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部分农民收入问题越来越突出。尽管历年来不断通过增加农业投入、健全农村市场体系、扩大农民就业等措施,缓解了部分压力,但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始终是务工收入(取决于工资水平、外出成本、工作稳定性)、从事小规模耕作的农业收入,增长潜力有限①。

  2.“三农”问题形成的观念逻辑理论界一般认为,后发工业化过程中,一般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农业支援工业发展阶段、农业与工业平等发展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发展阶段。[8]这个观念,基本上也是我国不同阶段工农业政策的基石,是国民经济发展中大的战略性定位。改革开放之前,如上所述,是农业支援工业发展阶段;本世纪以来,逐渐进入工业反哺农业阶段。这些阶段性认知及其政策,对“三农”问题的产生与解决具有决定性影响。此外,“三农”问题长期存在及与之相关的政策因素、解决方式,还与关于“三农”的一些观念有关。

  三、消除城乡二元分割的根本因素,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在城乡一体化基础上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可以说,自改革开放开始,就已经朝着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形成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从历年所解决的“三农”问题可以看出,城乡一体化推进的速度并不快,城乡真正一体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并且,我们也发现,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政策措施没有明显的先后顺序,并且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此外,我们也认识到,并没有文献和文件预测未来30年后的就业结构,一些政策措施也隐含地没有考虑到会对未来产生重要影响的三个问题,即:

  第一,当前50岁以下的农村人口基本上在城市从事二三产业工作,这些人口也是城市里的弱势群体,积累少,平均文化低,未来从事现代化农业生产没有优势,他们基本不会再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那么,他们如何在城市更好地生存下去?未来农村的土地由谁来耕种?

  第二,现在50岁以上的农村人口主要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这些人相比50岁以下的农村人口来说,是最缺少保障的一代。我们该如何回应对这一群体因缺少保障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第三,如果未来30-50年后即农业现代化时,随着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出来,现有的大部分农村人口及其后代不再从事农业生产,那么土地使用权对于他们有什么意义?如果在当前不考虑这几个问题,而到30年以后才想到,那么届时农村人口将可能面临两难的境地,要么在城市低水平地生存下去,要么因为积累的不足不得不回到农村重复小农生产;50岁以上的农村人口成为缺少保障的一代,群体和代际的不平等随着时间自然消亡;转移到城市的农村人口因不再使用土地,土地对他们已经失去意义。也就是说,农村人口很大可能还在较低水平上生存,加大了现代化建设的难度。

  参考文献

  [1]1982-1986年、2004-2018年“一号文件”.

  [2]牛若峰.三农”问题与二元结构政策[J].河北学刊,2003(4).

  [3]夏英.“三农”问题的焦点和出路[J].河北学刊,2003(4).

  [4]张道刚、夏仕应.三农问题之背景———著名农村问题专家温铁军访谈录[J].决策咨询,2003(5).

  [5]任玉岭、于今.农村改革历程的回顾与前瞻[EB/OL].人民网,2009-11-2.

  [6]冯继康、李岳云.“三农”难题成因:历史嬗变与现实探源[J].软科学,2004(9).

  孙郁红


《“三农”问题的逻辑基础与乡村振兴策略分析》
上一篇:种植业结构优化的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
下一篇:甜玉米种植技术对产量的影响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