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文史艺术职称论文》传统茶文化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运用与借鉴

传统茶文化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运用与借鉴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赵编辑时间:2019-11-01 09:45

  摘 要:根据民族声乐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求,加上对传统茶文化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茶文化的加入,不仅能够使民族声乐教学活动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也可以使整个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当前民族声乐教学活动教学进行中,隐藏的各项问题和不足频频出现,依托民族声乐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重视传统茶文化的重点内容,缩短传统茶文化和民族声乐教学之间的距离,借鉴传统茶文化,完美运用在民族声乐的教学中。

传统茶文化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运用与借鉴

  关键词:传统茶文化;民族声乐教学;运用与借鉴

  通过分析民族声乐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求,我们可以看到,在民族声乐教学活动中纳入传统茶文化体系,可以达到民族声乐教学的最佳效果。在当前民族声乐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如果能够将传统茶文化体系,以及该文化体系中所具有的艺术元素融入到整个民族声乐教学活动中,补充民族声乐教学中的遗漏,创新现有的教学内容。茶文化素养,是从中国茶文化的角度,对人的素养进行研究,分为“清、敬、和、美”四个主要方面。在当代声乐教育中,培养学生学习清敬和美,能够促进学生感悟声乐技巧,清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干扰,使学生在面对声乐学习时,能更加专一地进入学习状态。只有这样,教学工作才能真正提升学生个人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

  1 不可忽视的因素影响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

  1.1 对于西方声乐的盲目崇拜和追求

  传统文化因为多种文化的融入,渐渐在社会进步中被人们忽略。西方声乐也被我国部分民族声乐教育者追捧,传统文化只能自省摸索缓慢发展。我国民族声乐教学中,只看重发声技巧,而无视个性化和歌曲风格的学院派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传统民族声乐的确不注重技巧和规范,不如西方唱法快捷。因此,即使部分民族声乐教育工作者倡导要中西交融,即以传统民族声乐为基础融合西方美声唱法的优点,也无法控制学院派的迅速扩散。这样的原因,直接导致了民族声乐教育盲目崇拜技术,将技术视为第一要素。在诸如青年歌唱比赛等全国大赛中,我们能够看到,民族声乐选手的演唱技巧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更多高难度的曲目被挑战,可是选手与表演风格却出现了过度相似的状况。这与我国传统美学思想“声一无听,物一无闻”是完全相悖的。传统民族声乐教学更在意从业者对艺术的个性诠释,而非千篇一律的复制品。

  1.2 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当前,虽然我国高校教育提倡重视民族声乐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努力与期待并没有成正比,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具体来说,在民族声乐人才培养的工作中,逐渐完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构成的高校民族声乐教育体系,当务之急要做的是给民族声乐教育一个明确的方向。然而,我国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提升学生文化与道德素养方面,却不甚重视。心理天平过度倾斜,重视学生专业技巧和能力发展,而忽视了学生文化道德双修,不能满足学生素养提升的发展需求。

  1.3 缺乏与茶文化的渗透连接

  民族声乐教学工作中,重复教学是当前比较突出的矛盾,必须尽快改善。不仅教学上,仍然是学生记笔记,老师主讲的情况,学习滞于表面。内容上,学生要先掌握西方声乐系统,才开始进入传统民族声乐的学习。很多在教育一线工作的民族声乐教师也是在先西后中的学院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局限于当前的教学模式,教师只能将教材所讲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形式主义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和学生待在课堂之上,对民间艺术只能依靠书籍描述和臆测,缺少生活体验,没有自己的风格。这种情况,已经严重阻碍了学生与教师学习传统民族声乐文化的理论,更没有办法探索传统民族声乐文化的风格。由于不能身居其中,师生和民间艺术中很快形成一道鸿沟,师生在彼岸任由想象,导致我国高校的民族声乐教育与大众审美需求两不相干,完全各走各的路。闭门造车只能培养出罐头一样的人才,而舍弃了我国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导致优秀艺术走向消亡的道路,这是让我们无比痛心的。缔结院校与民间艺术的联系,促进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真正的进入学院的氛围,需要高校为学生们多寻找走进民间文化、接触民间艺术的机会。定期与民间匠人们学习,以彼为己师,开展采风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深度理解我国民族声乐的风格和内容。唯有这样,民族声乐专业学生才能实现自我风格的构建,对传统文化从内心产生敬畏。优秀的民间艺术不应被世人遗忘,它们应该成为民族声乐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一笔。只有确定了民族声乐教学的方向,为教学内容注入新的元素,才能融合中西方民族声乐知识,实现西为中用的可能。学生才能提升专业素养,更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

  2 具体应用在民族声乐教育教学体系中的传统茶文化方案

  2.1 深入了解茶文化与民族声乐的联系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民族声乐则在劳动人民的田间初现雏形。二者都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吸收多朝代多民族的精华。甚至可以说是中华几千年的文化遗留。传统茶文化和民族声乐的结合,对于发展我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貌似没有共同点的两种民族传承,想要融合,势必要先分析它们各自的体系,研究其源头和发展的过程,寻找它们的共同点。二者的融合,可以为茶文化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又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传统茶文化自身的价值,为茶文化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将新的内容融入到民族声乐艺术中去,为民族声乐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是非常必要的[1]。茶文化甚至可以说可以指导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帮助民族声乐教学体系完成构建。根据社会实际发展的情况,传统茶文化与民族声乐文化在混融之时必将产生新的碰撞,保持对艺术文化发展的敬畏心,始终对其重要性有正确清醒的认识,是实现二者结合的关键。想要将传统茶文化完美地融入民族声乐教学,使二者浑然一体,需要师生乃至整个民族声乐教育行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2.2 融合茶文化的声乐教学才是重中之重

  传统茶文化倡导的清敬和美,在于强调人内心的平静,要求人心无杂物。是武侠高手追求的至高境界。而传统民族声乐文化最早来自田间劳作的人们,后期被风雅的文人进行加工推广,流传至今。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结合,无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喜闻乐见的结果。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涵上,传统茶文化的介入,都能够为民族声乐教学提供营养的土壤。想要更好的融合,必须要从理念与实践双向入手,而理论更要先于实践。理论作为一切实践的基础和指导方向。而传统茶文化的理念进入,更要偏重其对心境的修行,而不是盲目地胡乱取之即用。想要实现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融合了传统茶文化精神内涵的新民族声乐教学体系的构建,是民族声乐教学探索路上的捷径。而与民族声乐教学的结合,也为传统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新的方向[2]。无论是对传统茶文化的发展,或者对民族声乐教学水平的提升,是两者皆有利的。社会经济也会随着二者的践行和探索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或将实现新的突破。

  2.3 利用茶文化丰富教学活动的类型

  我国传统茶文化,形成较早。茶作为药,在日常中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神农时期。而随着历史车轮的转动,茶逐渐成为文人雅士达官贵人的必备饮品。也因此形成了我国传统茶文化体系。哲学思想、儒道文化都已经被深深吸纳进传统茶文化之中,不可分割。儒学道教思想也伴随着传统茶文化的形成,古人追求的修身自律,都成为了传统茶文化的血肉内容,传统茶文化无疑是历史留给后人的宝藏。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茶文化严格要求茶人的行为,有言传身教的行为规范和思想指导。这些规范和思想,即使在现代人才教育培养中,也有着极高的价值意义。设计礼仪课程,将传统茶文化的礼仪内容引进高校课堂,通过实际动手增加民族声乐教学的趣味性。有条件的高校可以链接茶农,鼓励学生走进民间,探索民间声乐在传统茶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 结束语

  通过分析传统茶文化体系形成发展过程,可以发现,传统茶文化体系衍生了多种元素,不仅丰富了传统茶文化本身的艺术理念内涵,更有其独特的礼仪体系,对现代各行业都有指导的作用。而对于亟待改进的民族声乐教学活动来说,可以通过摘取合适的理论部分,辅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探索与传统茶文化融合的多种可能性。择优选择,将适合元素整理利用,是达成理想教学效果的关键[3]。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找到有利于民族声乐教学的创新,滋养传统民族文化的幼苗,真正的实现民族声乐教学以传统民族文化为基础。同时,也不该舍弃现有的西方声乐教学技巧。应形成传统茶文化修心养性,民族文化培养独特风格,西方声乐技巧提升表演魅力三位一体的民族声乐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汉一.音乐剧的艺术特征以及对声乐教学的启示[J].音乐探索, 2017(5):29-32.

  [2]张娓.原生态音乐的艺术价值及对声乐教学的启示[J].北方音乐, 2017(15):71-73.

  [3]王旭华.论当代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J].民族艺术,2018 (5):115-118.

  相关论文推荐: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合茶文化的当代价值

  摘 要:在当前高校音乐教学活动中,基于文化理念的传承与创新,已经成为永恒的焦点。因此,在高校音乐教育创新时,必须注重从该课程的文化内涵出发,通过选择合适的茶文化素材,从而真正实现高校音乐教学的最理想效果。本文拟从茶文化的内涵认知入手,结合当前高校音乐教学活动的问题不足分析,通过具体分析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的当代价值,进而研究融入茶文化创新高校音乐教学活动的实践策略。


《传统茶文化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运用与借鉴》
上一篇: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合茶文化的当代价值
下一篇:基于新旧石器划分依据的断代及纺器的作用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