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文史艺术职称论文》“文化自信”实现路径初探

“文化自信”实现路径初探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3-27 10:58
扫码咨询

  【摘   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内核​‍‌‍​‍‌‍‌‍​‍​‍‌‍​‍‌‍​‍​‍‌‍​‍‌​‍​‍​‍‌‍​‍​‍​‍‌‍‌‍‌‍‌‍​‍‌‍​‍​​‍​‍​‍​‍​‍​‍​‍‌‍​‍‌‍​‍‌‍‌‍‌‍​。“文化自信”的提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人深谋远虑、高瞻远瞩的结果​‍‌‍​‍‌‍‌‍​‍​‍‌‍​‍‌‍​‍​‍‌‍​‍‌​‍​‍​‍‌‍​‍​‍​‍‌‍‌‍‌‍‌‍​‍‌‍​‍​​‍​‍​‍​‍​‍​‍​‍‌‍​‍‌‍​‍‌‍‌‍‌‍​。以“文化价值”构筑文化自信,以“历史参照”树立文化自信,以“现实努力”促使文化自信,以“未来展望”提升文化自信,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关心和期待的话题。

  【关 键 词】文化;文化自信;文化价值;实现路径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内核。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 7月 1日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大会上提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人深谋远虑、高瞻远瞩的结果。文化自信不是一句简单的文化口号,如何实现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更加关心和期待的问题。

“文化自信”实现路径初探

  一、以“文化价值”筑自信

  “文化自信是根本的自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与挫折的经验基础上的自信,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和身份,是面对各种异质文化时能给我们自己以定力与清醒的自信”[1]。中华文化鲜明的文化特点和独特的文化元素构筑中华文化价值,并深刻影响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一)鲜明的文化特点

  中华文化鲜明的文化特点,就是长期以来被中华儿女、中国社会所接受的,并且至今仍然存在于我们心头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念。比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担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相处之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生活方式。“内修外融” 是中华文化的鲜明特点。

  1.内修

  《诗经·大雅·文王》记载“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文化善于在创新和守成之间形成一种平衡。一方面,中华文化总是以一种开放的姿态,依靠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兼收并蓄的品质来解决中国系统内部的问题;另一方面,他也重视守成,“成”不是陈旧,不是腐朽,不是一成不变,更不是复古,而是一种道统,一种传统,一种对中华文化核心价值和精神品质坚守的传统。这种传统是一种活的传统,是与现代世界接轨的传统,是历久弥新的传统,是不走歪路,敢于走自己道路的传统,是能使中华文明绵延千年而从未断裂的传统。

  2.外融

  中华文化最高的价值理念就是“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是《礼记》里讲的“大同”,也是2500年前的“中国梦”,由此可见,中国人接受共产主义理想也是一种必然,因为2500年前的大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不谋而合。天下大同的观念,不仅是整个中华民族团结起来的主要理念,更是我们走向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理念。

  “和而不同”是中华文化“外融”特点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周易》里最早提出“中道”概念,“和谐”是由“中道”这个观念衍生出来的,“中道”不是消极的妥协,而是有原则的“求大同,存小异”,从而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在中国历史上,典型的“和而不同”的现象就是“儒、释、道”三者的融合,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步与中国的儒学、道教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中国传统。欧洲绵延不断的宗教战争,几乎把西方毁于一旦,但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发生过大的宗教战争,最终实现了儒释道的和睦相处,相得益彰。

  “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无疑是中华文明绵延千年,从未断流的主要原因,中国的发展就是因为中国走了一条稳健的改革之路,不偏激,不走极端。发展与改革当然会产生新的矛盾与问题。但是只要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问题与矛盾就一定会得到解决,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中华民族治理庞大而错综复杂的社会体系所信奉的理念。“中华传统文化历来有强大的包容整合能力。中原文化吸收了大量兄弟民族文化与印度、西域及其他地域文化。”[2]可以预见,在未来的进程中,中华文化“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的文化特点与文化理念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作用。

  (二)独特的文化元素

  1.汉字

  字正腔圆的方块字,汉语是中国特有的。正如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所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这个国家就是中国。”一个中国人只要学会了汉字,学会了中文,就能够听说读写。中华文化的基因就融入了他的骨髓里、血液中。

  汉字不仅优美,而且在产生之初就潜藏丰富的内涵与审美。汉字从产生之初,就是一种既表音又表意的文字,这是拼音文字如英文、德文、法文无法比拟的。汉字的创造更表现了先人无比的智慧,是先民对世界万事万物规律的总结。比如,“不”字,甲骨文是“小鸟飞向天空”,为什么古人用小鸟飞向天空来表达“不”,否定、决绝的意思呢?为什么不是鱼儿游向大海,怪兽奔向森林?因为先民根据当时的生产生活条件,“小鸟飞向天空”,人们再也没有办法找回来,所以这种否定,得不到或失去更决绝、更彻底。鱼儿游向大海,怪兽奔向森林,是可以通过捕鱼和狩猎的方式有可能追回来。这就是古人的智慧,汉字的魅力,世界上还没有哪种文字,在产生之初就有如此丰富的内涵。

  中国文字,中华文化将随着中国的崛起而成为中国最大的“软实力”影响世界,影响人类。

  2.家训文化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家庭、家族和宗族是农业社会最核心的要素,以家庭、家族和宗族为核心的农业社会对“血缘”更为看重。西方是一个以游牧、航海为主的民族,自由、奔放和勇敢是他们主要特点,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关系相对淡漠,追求自我价值,以个人为中心是西方社会的突出特点。因此,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在“质”上有很大差别,即中国社会的构建是以家庭为基础,进而衍生出一套中国式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西方社会的形成是以个人为基础,继而产生出一套西方化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

  长达数千年的家训文化,家庭伦理衍生出“舍己为家”和“保家卫国”的家国同构的社会传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念,把个人追求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了,由个人而家庭,由家庭而社会,由社会而国家,由国家而天下。这种价值观念又转化为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凝聚力。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家训文化、家国同构文化功不可没。

  3.诗词

  中国的古诗词让中国人引以为傲。中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绚丽夺目,在3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数量之多,质量之精,让中国人叹为观止,更让外国人羡慕不已。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在于以诗歌的形式,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对正义、自由的歌颂;对邪恶、黑暗的愤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向往;对亲情友情的永远怀念;对祖国大好山河的极致赞美;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深情描绘。

  从《诗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爱情,到屈原《离骚》里的“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民生关怀,到刘邦《大风歌》里“大风起兮云飞扬,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壮志豪情,到曹操《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战乱,再到后来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等。中国古典诗歌对中华民族来说,它不仅仅是文学艺术,更是一种生存方式和表达方式,它积淀和养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思维模式和民族性格,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语言、哪一种文学像中国的诗歌那样优美而意味悠长。诗词是中国人独有的表达体系,含蓄而优雅​‍‌‍​‍‌‍‌‍​‍​‍‌‍​‍‌‍​‍​‍‌‍​‍‌​‍​‍​‍‌‍​‍​‍​‍‌‍‌‍‌‍‌‍​‍‌‍​‍​​‍​‍​‍​‍​‍​‍​‍‌‍​‍‌‍​‍‌‍‌‍‌‍​。诗词给了中国人一份诗意的生活,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诗词构筑了中国人特有的集体意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些古诗词早已在我们的血液里,在脑海里,在心灵深处留下深深的烙印。

  中华诗词让我们的民族大气磅礴,中华诗词是我们每个人的骨气和底气,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文化自信的动力[3]。

  二、以“历史参照”树自信

  “近百年来中国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风雨,终能做出正确抉择,取得一个又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可贵进展,往往是由于中华传统文化在其中起着深层作用。”[4]回顾历史,中国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称之为“中国之中国”,先秦以前,与世界其他古文明同时存在,但受生产力等因素的制约,文明古国之间几乎没有交流,但在中国内部出现了“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文化高潮。

  第二阶段称之为“亚洲之中国”,从秦朝开始到1840年鸦片战争发生,这一时期中国与其他国家,主要是亚洲国家有交流,有矛盾。虽然有像马可·波罗这样的欧洲人来中国,并写下《马可·波罗游记》,但这一时期交流更多的是局限于亚洲地区,比如西汉的张骞出使西域,唐代开创的万邦来朝的盛况。张骞出使西域,意义在于开拓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西域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交流,实现了汉夷之间的第一次文化交融,丰富了汉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第三阶段称之为“世界之中国”,主要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用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中国国门,中国从此饱受战乱,历经磨难。这一阶段又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长达一个世纪(1840-1949)的中国备受欺辱,在艰难与斗争中寻求中国出路。后一部分是从1949年开始,中国真正获得了民族独立,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中国以积极开放的姿态,主动开放国门,向西方学习,奋起追赶,中国迅速崛起,震撼了世界。

  总之,中华文化是历史悠久的文化,也是饱经忧患的文化,我们经历了辉煌与艰难,停滞与突破,危机与转机,彷徨与沉淀,尤其是中晚清以来,古老的中华民族遭遇了日新月异的西方工业文明,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与欺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获得了醍醐灌顶的洗礼。今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已经开始了中华文化复兴的伟大征程。

  三、以“现实努力”促自信

  (一)现状分析

  目前,国民对中华文化的认知,据“中国公众文化自信指数调查”发现:其一,公众认为,文化自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保持尊敬和自豪感,传承并发扬自身文化特色,既不自卑,也不自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公众对文化自信的理解更加趋于理性,既不盲目自卑,也不妄自尊大。其二,目前仍存在公众对于传统文化“认同高、认知低”的窘境。我们需要特别注意“认同高、认知低”的文化现象。所谓“认同高、认知低”,即对中华文化是有感情的,是认同的、认可的、接纳的。但对于中华文化的具体内容优点与不足、精华与糟粕、发展历程等,有相当一部分的人是不清楚的,真正的文化自信不应该是这样的,其实质是一种文化不自信的表现,这一现象可以从人的因素和文化的因素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人的因素来看,中国的发展还存在着贫富差距,尤其是受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的人还处于贫困的生活状态, “仓廪实,而知礼节”,如果有一些人连吃饭、基本的温饱都存在问题,他们没有心思或者说没有条件去关心、关注文化,更不可能去深入了解中华文化。

  从文化的因素来看,文化的全球化、多元化,使文化的选择、文化的消费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大众文化、娱乐文化与精英文化、高端文化如何取舍?两者很难取舍,高端文化、精英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更能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比如先秦诸子、孔孟老庄、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等,不仅能代表民族,还可以跨越国界。比如现在的孔子学院,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文化的大众化更能代表民意,代表民众的喜好,但是文化的大众化以及文化消费的便利化、舒适化、网络化,一定程度上会使民族文化空心化、浅薄化。

  所以想摆脱“认同度高,认知度低”文化自信的困境,必须真正处理好大众文化、娱乐文化与精英文化、高端文化的关系,文化与市场的关系[5]。我们应该建立和形成一个十分完善、可靠的文化价值评判标准和评判体系,来引导大众文化、娱乐文化和高端文化、精英文化各自有序、充分发展。并且让高端文化、精英文化成为我们的主流文化。

  (二)现实努力

  中国的急剧发展,大大改善了中华儿女的生活质量,但同时也使我们的文化生活、精神走向、价值观念出现一些困扰与失范、忧虑与紧张,这是正常也是必然的。精神层面的文化建设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我们需要有足够的定力与稳健。

  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比如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公众对中华文化认同、认知度逐步提高等,但我们面临更多的是问题、难题。比如文化体制改革的问题,文化的创新与转化问题等,在面对问题、难题时应该秉持怎样的原则和理念?

  总的原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时刻保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在“变”与“不变”中,实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创新与自信。

  不变的东西是我们一定要坚持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变,因为它是文化发展的目标方向,它能规范文化秩序,为我们提供价值尺度和是非标准。秉持不变,才能够使中华文化在发展中“万变不离其宗”。

  四、以“未来展望”提自信

  未来,对中国而言,挑战与机遇并存,但我们应该更好地把握机遇。中国正在崛起,她的崛起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中国带给世界的是合作共赢,比如“一带一路”战略,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质性的创举,她为人类、为世界提供一种新型文明,一种新型道路。

  未来的中国,首先是中国的中国。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清楚中国的历史、现在与未来,比谁都清醒中国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依据什么样的国情,坚持什么样的道路。中国在数千年的磨砺与奋进中创建了自成体系的道路与文明。中国与众不同,又虚怀若谷,愿意博采众长,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并且坚持自己的独特性。中国必然会深刻影响人类和世界的未来。

  未来的中国,也是亚洲的中国。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认识到自己是亚洲的一部分,认识到自己与亚洲其他国家长期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作为人类主要文明的发源地,作为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就像历史上在丝绸之路所做的那样,中国也许可以引导人类文明走出西方文明唯我独尊、唯我独大的困境[6]。

  未来的中国,更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有多种文明,中国和世界任何一种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文明走向分歧,那将是人类的灾难;如果走向共赢,那是人类的希望。让希望战胜灾难,中国作为这种努力的中坚力量,在推动世界不同文明合作、共赢、和平、繁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当中,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7]。中国智慧、中国经验的核心是什么?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基本价值的展开和实现过程;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为人类提供另一种具有历史合理性和永续生命力的文化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文明型国家文化实践的成果;不是西方价值的补充,而是绵延千年、自成体系的具有普遍性的价值​‍‌‍​‍‌‍‌‍​‍​‍‌‍​‍‌‍​‍​‍‌‍​‍‌​‍​‍​‍‌‍​‍​‍​‍‌‍‌‍‌‍‌‍​‍‌‍​‍​​‍​‍​‍​‍​‍​‍​‍‌‍​‍‌‍​‍‌‍‌‍‌‍​。

  我们应该秉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初衷。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2][4]王蒙.王蒙谈文化自信[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73、174、6-7.

  [3]张维为.中国人,你要自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27.

  [5]王桂兰.主流文化认同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3:12.

  杨 显

  推荐阅读:文化下乡方面论文发表期刊


《“文化自信”实现路径初探》
上一篇:斯里兰卡小说《一夜夫妻》的叙事时问与内战创伤
下一篇:革命老区加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