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之“情境”的共鸣——从舞剧《英雄儿女》看红色经典的重塑策略
【内容提要】舞剧《英雄儿女》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而改编自红色经典电影的作品。根据电影原作和相关时代记忆符号而设置情境,“联结”历史和当下两个时空并产生共情是这部舞剧的重要追求。该舞剧通过音乐符号、人物符号、革命符号和心理空间激发和营造情境,发挥舞蹈的抒情性和表现性,唤醒了人们的集体记忆和英雄情结,为舞剧如何重塑红色经典带来了启示——需要找到两个不同时空的“情感共通点”,由此引发今天人们对历史的再认知,从而与当下的现实以及当代人的命运紧密相连。
【关 键 词】 红色经典;英雄儿女;情境;重塑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拉开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帷幕。70年后,世界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1964年,歌颂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电影《英雄儿女》引发强烈反响,成为影响数代人的艺术经典。今天,中国歌剧舞剧院推出了根据电影改编的舞剧《英雄儿女》,以纪念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我们看到,在宏阔的历史洪流中,文艺作品总是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影响,折射出每个历史时空的深刻印记。
电影《英雄儿女》上映后,《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写道:“由于充满了对中朝人民的热爱,对英雄的热爱,和对生活有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体验,所以,这部作品在政治上、艺术上才能够达到比较完美的境地。”[1]舞剧的改编无疑是对红色经典的致敬和重塑,但如何体现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则对每位创作者都提出了挑战。正如该剧艺术总监陶诚所说:“一方面缅怀当年出国作战的这些英烈,同时也要珍爱我们今天的和平,表达中华民族在走向伟大复兴的路上不畏强敌、敢于胜利的精神。”[2] 因此,舞剧《英雄儿女》对红色经典进行改编的目的不仅仅是把观众带回现场、重温历史,更重要的是寄望于新时代的“英雄儿女”铭记历史,延续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精神砥砺前行。用舞蹈重塑红色经典也并非是将故事重新“跳”一遍,而是用舞蹈的抒情性、象征性将电影中的人物情感和精神力量“可视化”和“可感化”,让历史的血脉在当代人的身上流淌。这需要实现艺术作品在两个时空之间的某种“联结”,产生共情——情境的营造随之成为这部舞剧创作的重要追求。
舞剧《英雄儿女》的编剧于平直接把该剧的构成模态称为“大型情境舞剧”,并将其视为舞剧重塑经典的重要策略。在社会心理学中,“情境”指“影响事物发生或对机体行为产生影响的环境条件,也指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3] 。“情境”也成为戏剧艺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与元素,即演员在特定的情境中塑造和表现人物形象,观众通过表演感受到人物及其所处的情境,从而把自己也设身处地地带入情境中,与演员的表演和戏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因此,对于舞剧创作来说,设置情境不仅为表演主体和鉴赏主体提供背景和环境,更是借感知者的认知、情绪、意向等主体条件,设置一个综合性的表演“境况”,为舞段赋予深刻的情感和意义。舞剧《英雄儿女》没有完全拘泥于原作电影,而是选择了与电影相关时代记忆中的经典符号,结合舞蹈的表达方式营造出情感的共鸣,唤醒了人们关于历史的集体记忆,召唤出观众关于英雄的想象,产生强烈的共情体验。
一、歌曲记忆的嫁接——音乐符号激发的情境
2019年,新华社联合知乎发起“你好中国·问答70年”活动。针对“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有没有一首歌,让你听了就热泪盈眶”这个问题,众多网友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一首歌——《我的祖国》[4],足以见得这首歌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和意义。舞剧《英雄儿女》巧妙地选择了另一部抗美援朝电影《上甘岭》中的经典歌曲作为王成和王芳兄妹双人舞的主调,配合舞美中呈现的家乡河流的意象,营造出了一个具有家国情怀与至亲情感的情境。
第一段双人舞出现在舒缓、悠扬的前奏中,兄妹二人在河边嬉笑打闹,表达着对彼此的关心和对祖国的热爱。哥哥双手握拳,一上一下置于身体前侧,仿佛举着某样东西。他挺拔的身姿和高昂的头颅,配合着类似踢正步的脚下动作向远方坚定地迈进;而妹妹见状也在一旁紧随,灵巧调皮地模仿着哥哥的军人步伐和身姿。当音乐推向高潮,耳边回响起“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旋律,灯光由冷色调转换为了明亮、辉煌的暖色调,苍茫的雪景和冰冻的大河也表明进入春暖花开的时节。兄妹二人分站舞台两侧,双眼饱含深情、双手握拳,一上一下举在身前,坚定、整齐地向前正步走,使舞台上布满了他们的激情和热诚。即便没有任何歌词和戏剧情节,这个舞段却能在“一条大河”乐音激荡的情境中唤起人们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挚爱。
二、经典瞬间的再现——人物符号激发的情境
电影《英雄儿女》中的那句著名的台词“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是王成孤军奋战、以死守护无名高地时的精神爆发。几十年来,他手拿步话机、孤军奋战和抱着爆破筒跳向美军时视死如归的形象,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成为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凑巧的是,“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文艺晚会”中也根据这个情境编创了舞蹈节目《英雄儿女》。相对于舞蹈节目中的人海战术和写实场景来说,舞剧中的“向我开炮”舞段并没有交代故事的来龙去脉,复刻电影场景,而是王成在《英雄赞歌》的背景音乐和背后高高耸立的国旗场景中的一段抒发情感的独舞之后,随着一声炮火,灯光骤然熄灭,只剩下手举爆破筒的英雄身影孤独地投射在后方。他代表了千千万万个在战争中牺牲的志愿军战士,即便黑暗中看不清相貌,即便历史没有留下名字,却在艺术创作中延续着精神和血脉。
三、红色意象的渲染——革命符号激发的情境
“红色”承载着中国人的记忆和深厚情感,甚至作为一种符号成为文化图腾和革命意象的象征,标示着“中国身份”或“革命内涵”。这种标识如果仅仅是形式层面上的装饰,而没有精神和情感的支撑,无疑显得空洞单调、刻意煽情。舞剧《英雄儿女》中大量使用了红色符号,如红绸、红围巾、红旗,试图使它们作为英雄精神的象征以及叙事的一部分。这些符号因为情境的整体营造而具有了情感意味,成为情景交融的“红色意象”。
舞剧开场在“欢迎祖国人民赴朝慰问”的宣传幅前,以王芳为首的文艺兵们排成两列大斜排,从舞台一角欢腾地跑入舞台中央。他们将红绸缠绕在腰间,握住两端向空中挥舞,脚下迈着欢快雀跃的跑跳步和十字步。《红绸舞》作为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之一,其意义早已超越了舞蹈本身,而成为一种特殊的外交表达方式。据创作者刘海茹回忆,《红绸舞》本来叫《大秧歌》,因1950年冬天朝鲜战争的爆发,而改名为《红绸舞》[5]。由此可见,这支舞蹈从创作伊始就与朝鲜人民有着深厚的联系,并作为一种精神的象征紧密地连接着与朝鲜的友谊。即便在充满血腥与残酷的抵抗外敌战争之中,这段红绸舞也不乏温暖和热情、和平与美好,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照耀着中朝人民的心灵,像精神的避难所,为遭受苦难的人注入希望与关怀;更像一座桥梁,将鸭绿江两岸的命运紧紧拴在了红绸的两端。
对于舞剧《英雄儿女》来说,讲清楚“王复标是王芳的生父”这件事显得格外困难。在故事理解和舞蹈铺垫的基础上,舞剧以王芳从头戴到尾的红围巾作为线索,通过时空的转换完成了叙事情境的营造。当王芳因哥哥牺牲伤心欲绝之时,生父王复标在一旁安慰。此时,灯光渐暗,另一侧光区亮起,时光回到王复标寄养女儿的场景。两人在养父王文清的陪伴下依依不舍地告别,王复标将红色围巾戴在了恋恋不舍的王芳身上;再转回到另一侧将时间拉回现在,与女儿“重聚”的父亲再次为女儿戴上围巾。此时舞台上两个灯区同时照亮,分别是幼年王芳与养父王文清的双人舞和成年王芳与生父王复标的双人舞。无论是背女儿还是安慰女儿的动作都是同步且相似的,暗示了王复标与王文清相同的“父亲”角色,既表现了他们在不同时期给予王芳的关爱,也暗示了王文清代替王复标担任的父亲角色。
在第四幕的兄妹双人舞中,同样出现了“一条大河”的主题旋律和“兄妹二人踏正步”的动作形象,与此前的双人舞段形成呼应。不同的是,此时的王成已经光荣牺牲,与王芳阴阳相隔,举在胸前的握拳手中多了一面红旗,一面众人死死守护、不惜为之牺牲的红色旗帜。这时候观众才反应过来,第一幕双人舞中,兄妹二人一上一下的握拳手是在想象举旗杆的画面,虽然红旗在手中看不见,却在他们的心中飘扬。王成将负伤躺地的王芳牵起来,通过托举、环抱、支撑等方式让王芳将重心倚靠在他身上,从而高举和挥舞红旗。此时的王成虽已离开人世,却以另一种方式活在王芳心中,支撑着她的革命道路。当王成退场后,灯光与场景回到王芳与战士们受伤躺地的战争场景,王芳在哥哥的精神鼓励下,艰难地爬起来,并带动战士们在恢弘的音乐与悲壮的合唱中,在飘扬的红旗与挥舞的长枪中“舞”着英雄的赞歌。这样的激情和热血是电影里所无法呈现的,是舞蹈特有的魅力。
四、时空自由的切换——心理空间激发的情境
相较于电影的写实性和叙事手段来说,舞蹈的优势在于抒情性和表现性。舞剧《英雄儿女》通过情境的营造体现了舞蹈表达的特点,使得舞剧能够从叙事的限制中跳脱出来,通过情境“点”的共鸣,带动对那个时代的审美感受。具体的情节和时间线退居其后,叙事的时空变得自由,实现了“以‘心理时空’重组‘表象时空’”。例如舞剧借助了方形转盘的道具,通过它的旋转不断转换叙事主体的视角,达到了电影蒙太奇的效果。王芳穿梭在不同的场景作为主线,串联起了志愿军战士在战场上和战场后的悲壮经历,将两条故事线汇集在了一个固定的空间上,避免了转场切换的不适感和脱节感。方形转盘被木桩切割为两半,木桩的两边是不同的场景,隐藏着两条不同的叙事线,一边是战争后负伤,被纱布蒙上眼睛的痛苦的战士,即便什么也看不见,却依然笔直、挺拔地站立在党旗前,坚定地宣誓、敬礼、手捏拳头、举向空中;而另一边是战场上紧张、寂静的埋伏,士兵因缺水、口渴纷纷疲乏无力、瘫软倒地。在这些濒临死亡的痛苦经历中,无论是战场上还是战场下,士兵的身边一直都有王芳的陪伴。她像黑暗中的灯塔照耀着士兵,抚慰着他们,代表着千千万万个在战士身后作出默默贡献的人们。舞剧不仅仅追求形式上的丰富和感官上的刺激,更重要的是用舞蹈独特的语言在舞台上呈现多重时空以及时空的自由切换,用情境的表现代替生活的再现,由此形成舞剧的独特叙事。
舞剧《英雄儿女》重塑红色经典的情境策略,给予我们很多启示。重塑并非利用“怀旧情绪”将经典作为消费对象,而应该是对红色文化和革命传统的重构,引发今天人们对历史的再认知。这种认知应该与当下的现实以及当代人的命运紧密相连。前文所述,重塑经典需要实现两个时空的艺术作品之间的某种“联结”,那么情境中的“情”就应该是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通点。舞剧演出之际,主办方特别邀请了“百余位来自文旅系统的抗美援朝勋章获得者与40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医护人员”[6]。从某种意义而言,他们不正是代表了不同时代、不同“战场”上的“英雄儿女”?在今天,还有无数继承了英雄精神的“王芳”们,无数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儿女”!他们身上的精神和打动我们的情感力量,并没有时空的界限。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艺术经典,经过历史的沉淀与考验,经过一代一代的审视和评判,成为后世反复敬仰、歌颂的对象。对经典的重塑和解读也是艺术延续创新的方式之一。舞剧《英雄儿女》尽管由于创作时间的局限尚有一些不如意之处,但做出了非常有益的尝试。革命年代的英雄和革命文艺作品是否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磨灭?他们的精神象征是否会脱离今天的时代而被遗忘?这些需要今天的艺术家做出回答。拥抱历史不代表抛弃现在,专注当下不代表忘记过去,让我们自信勇敢地在新时代书写中国故事,连接历史、现在和未来!
注 释
[1]叶家林. 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影片《英雄儿女》观后[N]. 人民日报,1965-01-04.第6版.
[2] 孙杉杉.舞剧《英雄儿女》首演:忠魂不泯 山河无恙[J/OL].央视新闻,2020.10.30.
[3] 杨治良,郝兴昌.心理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552.
作者许 锐 张雪纯
《舞之“情境”的共鸣——从舞剧《英雄儿女》看红色经典的重塑策略》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云南教育论文征稿都有哪
- 建筑高级职称论文发表期
- hpv论文可以发表哪些期刊
- 一篇论文多少参考文献合
- 出版科学投稿要求
- 职称论文发表有什么要求
- 评职称一般要求第几作者
- 北京泓泽文化发展有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