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医学职称论文》双心医学模式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

双心医学模式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5-29 10:25

  摘要:目的观察双心医学模式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鹤岗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00例心肌梗死合并心理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A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B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运动疗法;C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运动疗法+人际心理治疗;D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西酞普兰+运动疗法+人际心理治疗。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血小板聚集率、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每搏输出量)、心率变异性[24h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NN)、5min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24h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24h内每5分钟窦性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结果治疗后各组SAS、SD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其中D组治疗6个月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A、B、C组(P<0.05)。治疗后各组血小板聚集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D组治疗6个月后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A、B、C组(P<0.05)。治疗后,各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每搏输出量均有改善,D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A、B、C组(P<0.05)。各组SDNN、SDANN、rMSSD、SDNN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D组SDNN、SDANN、rMSSD、SDNNi高于A、B、C组(P<0.05)。结论双心医学模式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理障碍能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的心理状态及心功能,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从而减少心肌梗死对身体及精神方面造成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理障碍;双心医学;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心功能

双心医学模式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

  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较高,其主要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供血减少甚至中断,使心肌细胞出现较严重的持久缺血,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的特点[1-2]。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多与日常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如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吸烟、酗酒等,以心前区剧烈疼痛为主要表现,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可能引发多种心理障碍[3]。有研究表明,当患者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时这种心理障碍发生更加明显,且严重影响患者预后[4]。心肌梗死后很多患者出现焦虑、抑郁心理障碍,恐惧不敢入睡,不敢运动,反复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与心脏本身器质性病变难以鉴别,严重者甚至有自杀倾向,并反复住院治疗,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而心理障碍可影响疾病的治疗,降低治疗效果,如此恶性循环进一步加重病情[5-7]。因此,提出了双心医学模式,也称行为心脏病学,即由心血管专科医师与心理医师共同诊治心血管病患者,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8]。本研究旨在探讨双心医学模式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理障碍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鹤岗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00例心肌梗死合并心理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其中A组(常规药物治疗)男25例、女25例,年龄55~82岁,平均(68.5±1.1)岁;B组(常规药物治疗+运动疗法)男26例、女24例,年龄55~83岁,平均(69.2±1.2)岁;C组(常规药物治疗+运动疗法+人际心理治疗)男22例、女28例,年龄55~84岁,平均(69.2±1.3)岁;D组(常规药物治疗+西酞普兰+运动疗法+人际心理治疗)男23例、女27例,年龄54~84岁,平均(69.6±1.1)岁。4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鹤岗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心肌梗死诊断符合《2015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解析》[9]中的相关诊断标准;②心肌梗死发病后2周,病情稳定者;③合并心理障碍的心肌梗死患者;④焦虑抑郁症诊断符合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评分>50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评分>53分。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心力衰竭、肝肾功能不全者;②伴严重脑血管病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无法自主运动者;③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不耐受者。

  2结果

  2.1各组SAS、SDS评分比较

  治疗前后SAS、SDS评分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考虑测量时间,各组SAS、SDS评分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S、SDS评分的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治疗后各组SAS、SD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其中D组降低幅度最大,D组治疗6个月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A、B、C组(P<0.05)。见表1。

  2.2各组血小板聚集率比较

  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考虑测量时间,各组血小板聚集率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小板聚集率的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治疗后各组血小板聚集率呈下降趋势,其中D组降低幅度最大,D组治疗6个月后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A、B、C组(P<0.05)。见表2。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往往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若未实施有效的治疗干预,患者病情易进一步加重,引发多种并发症,增加患者的心理和经济负担[11-12]。心理障碍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极为常见,影响患者预后。临床统计显示,约45%的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心理障碍[13]。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理障碍的因素较多,大多数无法明确,但多与患者缺乏相关疾病治疗知识以及对疾病的恐惧感有关,患者往往对疾病治疗的期待值过高,医疗设备及监护病房的医疗环境均对患者心理产生一定影响[14-15]。此外,部分患者心理压力过大(对医疗费用、未来生活的担心),且疾病控制意识缺乏,极易引发心脏疾病;如此恶性循环导致患者失去治疗信心,引发心理障碍[16-17]。双心医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治疗手段,能够及早识别心脏疾病及心理问题,早期给予双重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和不良行为,实现身心健康[18-19]。

  综上所述,双心医学模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理障碍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碍和心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高晓津,杨进刚,杨跃进,等.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J].循环杂志,2015,30(3):206-210.

  [2]赵静,曹枫林,许玉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创伤后成长的预测因素[J].心理卫生杂志,2015,29(2):87-91.

  [3]王巍,王热华,纪家武,等.惊恐障碍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3):1578-1580

  李莉,王向明,刘万洋,姚晶,侯钦沛


《双心医学模式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
上一篇:医药工程洁净压缩空气设计探讨
下一篇:农技浅析猪流感在兽医临床上的治疗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