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值得信赖和牢记的学术顾问
让优秀的学术成果走出去,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来!
免费资料或学术指导
石油价格变动对我国粮食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

内容提要:基于2002—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估计了2004年以来实施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分离了供给、需求以及宏观经济因素对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之后,最低收购价政策显著降低了政策执行区省份小麦价格波动率2.4个百分点,发挥了稳定小麦市场价格的作用。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政策的长期效果较短期更为明显。但是,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稻谷价格波动的稳定作用并不显著。这些结论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最低收购价;价格波动;政策评价;双重差分
一、引言
粮食安全一直是政府关注的重中之重。2004年、2006年起在主产区分别对稻谷、小麦两个主要口粮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以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在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李国祥,2016)。2017年一号文件指出“要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合理调整最低收购价水平,形成合理比价关系”。2017年2月,首次全面下调了稻谷最低收购价,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比2016年分别下调了2.3%、1.4%和3.2%。2017年10月,开始首次下调小麦最低收购价,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5元,比2016年下调了2.5%。合理调整最低收购价水平,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旨在回答以下问题:最低收购价政策能稳定粮食价格波动吗?与那些政策非执行区省份相比,最低收购价政策对政策执行区省份的稳价作用程度如何?回答上问题,还可以从侧面反映目前最低收购价政策调整会对国内稻谷和小麦价格波动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都是在推进粮食最低收购价改革过程中亟需探讨的问题。
二、模型设定与与数据说明
(一)计量模型设定
要研究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否稳定了粮食价格,需要比较政策执行区在政策实施前后的两个时间段里价格波动的变化。然而,除政策因素之外,一个地区粮食价格波动还受到国内供求关系、宏观经济因素以及国际市场价格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考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有必要引入双重差分方法。
(二)双重差分方法适用性检验
双重差分法将政策实施视为自然实验或准自然实验,这就要求双重差分研究必须满足一系列前提假设。概括而言,双重差分法的前提假设包括两类:随机性假设和同质性假设(陈林等,2015)。第一,随机性假设。就本研究而言,要排除非政策因素的影响,就要保证实验分组的随机性,即“最低收购价政策”对政策执行地区的选择过程是随机的。如果有与我们关心的被解释变量相关的因素影响到政策执行省份的选择,那么没有选中的省份就不能构成有效的对照组。第二,同质性假设。处理组和对照组样本除政策冲击不同外,其余各方面都应具有相似的特征。这就要求处理组和对照组应具有同方差性,同时实验组和处理组样本的被解释变量在政策实施前具有相同的变动趋势。
三、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粮食价格波动影响的实证结果
(一)估计结果
首先,我们考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小麦价格波动的影响。根据式(1),对小麦的相关估计结果如表8所示。作为比较,模型1~模型3分别给出了混合最小二乘法(OLS)、固定效应(FE)和系统GMM的估计结果。在控制了GDP增长率、小麦产量增长率、人口增长率等变量后,小麦样本的混合OLS和FE估计的政策系数均为负,但不显著。而从GMM估计来看,政策影响的估计值为-0.0244,系数符号没有发生变化,但在5%的水平下显著。两者结果略有不同,正如前文所述,OLS和FE结果是有偏且不一致的,而GMM估计正好解决内生性和异方差问题。从模型3的统计检验结果可知:Wald统计量用于检验模型参数的整体显著性,结果表明在1%的水平下拒绝了解释变量系数为0的原假设;Sargan检验的伴随概率大于0.1,接受“不存在过度识别”的原假设;而Arellano-Bond检验表明,模型存在一阶序列相关,但不存在二阶序列相关,说明模型的估计结果是有效的。由此可以看出,在控制了影响价格波动的共性因素之后,和那些没有执行政策的省份相比,政策执行区小麦的价格波动率在政策实施之后降低了2.44个百分点。这一实证结果,支持了“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了小麦的价格波动”的论断。
(二)稳健性分析
为进一步验证本文分析结论,我们在样本选择上分别对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效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的省份主要是粮食主产区,为减小粮食产量异质性对结果造成的影响,需要剔除那些产量较低的省份,用剩余样本进行稳健性检验。具体地,针对小麦,剔除了低产区省份,剩余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新疆5省(区)构成政策实施的对照组;针对稻谷,剔除了低产区省份之后,剩余上海、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重庆、贵州、云南、陕西10省(市)构成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的对照组。将新的对照组同处理组样本合并之后重新进行回归分析。表10给出了稳健性检验的回归结果。回归结果与使用全样本的回归结果基本一致,本文关心的核心变量(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系数和显著性都没有较大变化。这说明本文的研究结果有较好的稳健性。
四、结论
利用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在不同省份执行所引起的“自然实验”,本文基于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小麦、稻谷价格波动的影响。我们的研究表明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粮食品种不同而不同。具体表现为:最低收购价政策显著稳定了小麦价格波动,政策的长期效果更为明显。政策的实施平均使政策执行区省份小麦价格波动率降低了约2.4个百分点。但是,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稻谷价格波动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与粮食品种特性、政策实施力度等因素有关。本文在验证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外生性”的基础上,通过系统GMM估计方法来控制模型中控制变量可能导致的内生性问题,进而得到无偏一致的结果。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说明本研究的估计结果可靠。
参考文献
1.李国祥.为什么要继续执行并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农村经济,2016(4):3~7
2.王士海,李先德.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托市效应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12(4):105~111
3.张建杰.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效果的评价.经济经纬,2013(5):19~24
4.朱喜安,李良.粮食最低收购价格通知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基于事件分析法的研究.社会科学家,2016(5):60~64
5.李丰,胡舟.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农户种植行为的影响分析———以稻谷主生产区为例.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10):94~97
王力孙鲁云
声明:①文献来自知网、维普、万方等检索数据库,说明本文献已经发表见刊,在此恭喜作者.②如果您是作者且不想本平台展示文献信息,可联系在线人员予以删除.
《石油价格变动对我国粮食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是职称论文范文不可直接复制使用,需要职称论文的可和在线编辑沟通。扫码加助教免费领资料

资料类型:1、SCI写作指南和投稿秘籍
2、如何有效阅读文献
3、SCI审稿意见回复指南
4、SCI期刊目录(按学科)
5、SSCI期刊目录(按学科)
6、EI期刊目录(按学科)
7、不提供文献下载服务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经济全球化退与进论文发
- 水文水资源观测论文发表
- 安徽体育科技发表论文要
- 医学论文投英文期刊怎么
- 舞蹈的地域特征论文发表
- 论文转投是什么意思
- 论文发ei需要润色吗
- 科学管理研究是评职称认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哪里有2018中文核心期刊目
- 工程造价师职称资格报考
- 两会声音:解决基层医技
- 护理职称论文准备选题技
- SCI论文投稿状态有哪些各
- 二级项目管理师评职资格
- 申报高级政工师发论文要
- 什么样的职称论文才能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