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教育职称论文》爱国主义教育视阈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施策略探究

爱国主义教育视阈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施策略探究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0-07-04 10:38

  【摘 要】本文论述爱国主义教育视阈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施策略,从爱国主义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出发,分析高职院校的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部分学生爱国意识日渐淡薄、爱国意识走向极端等挑战,针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实施缺乏系统规划、师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有待提高、缺乏相应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机制等问题,从加强整体规划、提高认识和健全机制三个方面提出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 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关于课程思政的论文范文还有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实践路径探析,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及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价值观就是爱国主义,因此在高职院校推进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高职学生成才的基本品质和必备素质之一就是爱国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是教育领域里面常写常新的主题,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视阈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施策略探究

  一、爱国主义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

  爱国主义是一种高尚的、淳朴的、深入内心的情感,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的来源,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它都是鼓舞人们认识祖国、保卫祖国、为祖国奉献的精神力量。作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五个维度,即知国的认识、爱国的情感、望国的意志、信国的信念和报国的行为。知国指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能够正确认知个人与祖国之间的关系,它是爱国主义的认知前提。爱国即爱国主义的情感联结。望国指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对祖国的生存、发展和兴旺的期望,它是爱国主义的精神动力。信国是爱国主义的信念支撑,是对国家命运发展的信任。报国即把爱国主义精神落实到具体的爱国行动中,是爱国主义的落实。

  爱国主义教育就是培养个人对自己的祖国、历史、文化科学等的热爱情感,并最终让个人树立起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信念的一种教育。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要通过教育在学子们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以收获对国家和民族的浓浓之情、拳拳之心,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爱国主义教育不仅仅是永恒的主题,更是事关“培养什么人”的深刻命题和教育的最终目标的关键。在“立德树人”总原则的指导下,高职院校现阶段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引导高职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和国家观,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二、高职院校的爱国主义教育面临挑战

  作为网络环境下成长的高职学生,对我国科技的进步和制度的优越有着深切的体会,对国家发展有着强烈的认同。但与此同时,国际敌对势力利用各种新方法和新途径加快了对我国青年的意识形态渗透,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高职生的爱国主义意识不够理性。

  一是爱国意识日渐淡薄。经调查,在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中间,虚无历史的态度、诋毁英雄的谣言、矮化精神的观点仍然存在一定的影响力。某些崇洋媚外的思想观念和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高职学生造成一定影响,网络上的一些极端和不良思想等也对高职学生固有的爱国主义思想造成一定的冲击。

  二是爱国意识走向极端。爱国主义者提倡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优先消费本国产品,不买“洋品牌”。但类似个别地方发生的“砸某国汽车”“砸某国品牌餐饮店”等所谓“爱国行为”,我们是绝不赞同的。因为这无疑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扭曲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目的。处在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中,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绪难免不受影响,从而出现一些不够理性的,充满了形式化、表面化的错误的爱国观念。爱国主义教育是永恒的主题。在高职院校传统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通常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以社会实践为途径,比如走进博物馆、展览馆,讲革命历史故事、唱红色歌曲、收看爱国主义影片,阅读爱国主义书籍等方式。除此以外,在高职院校推行课程思政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

  三、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应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虽然各级机构要求所有院校都要在专业课中落实课程思政的实施,但在部分高职院校贯彻得还不够彻底。特别是随着高职学生年级的升高,在课业逐渐繁重的因素影响下,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对课程思政的热情都逐渐减弱,真正落实到位的课程思政实施行动逐渐减少。经调查,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实施缺乏系统规划。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充分考虑本校实际情况,没有从专业课程特点、思政资源挖掘、教学资源建设、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能力情况、学生自身基础和学习习惯的转变、教学管理改革及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建设等实际情况出发,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急于求成,盲目快速地推进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的实施。这样,由于相关要素没有激活,相关条件尚不具备或者尚未完善,最终往往使“课程思政”的实施流于形式,失去应有的效果。

  二是师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有待提高。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中施行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还是显得僵化且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千篇一律、泛泛而谈的问题,也出现填鸭式满堂灌、师生互动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原因是师生对课程思政的含义、目的及实施途径等认识还有偏差。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认为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的任务,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是思政课和专业课公共课之间难以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的拦路虎。另一方面原因是师生没有充分认识到采用课程思政的方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没有这方面的正确认识很难胜任教学工作和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肖群忠,李营营.“爱国主义”意蕴论析[J].教学与研究,2019(1)

  [2]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3]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

  作者:贾红杰 张况 韦柳丝

  


《爱国主义教育视阈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施策略探究》
上一篇: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实践路径探析
下一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仪式育人功能及路径探析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