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教育职称论文》区域教育现代化“五位一体”机制建设——基于“奠基未来”的教育实践

区域教育现代化“五位一体”机制建设——基于“奠基未来”的教育实践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3-11 09:32

  [摘要]教育现代化是教育高水平的发展状态,是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等“五位一体”全方位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具有双重属性,既为国家发展奠基,也为个人成长助力;既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面向未来,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导向,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推进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体系、教育治理的现代化,是区域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区域推进;教育现代化;“五位一体”;“奠基未来”

区域教育现代化“五位一体”机制建设——基于“奠基未来”的教育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这一任务目标,必须面向未来,全面提升教育品质。

  作为天津基础教育战线的领头羊和排头兵,和平区教育体系完备、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基础教育质量和现代化水平长期保持全市领先。但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平区教育发展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要求新期待,主要表现在:科学的教育理念需要进一步树牢,素质教育有待充分发展;教育资源存在较大缺口,区域教育资源高密承载问题亟待破解,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衡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终身学习体系不够健全;教师专业化水平需不断提高;民办教育发展活力不足;现代教育治理能力有待提升。基于此,天津市和平区在教育现代化机制建设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通过实践实现新突破。

  二、基于“奠基未来”的区域教育现代化“五位一体”机制建设的内涵及着力点

  基于“奠基未来”的区域教育现代化“五位一体”机制建设,是指区域立足时代、面向未来、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全面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五位一体”的现代化运行方式,以推动教育事业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奠基未来”,就是以未来的眼光审视当下的教育,让今天的努力具有未来的意义,就是为每个孩子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基。这一理念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顺应了国际教育发展趋势,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八个“更加注重”的基本理念高度契合,即以德为先、全面发展、面向人人、终身学习、因材施教、知行合一、融合发展、共建共享。

  教育现代化是教育高水平的发展状态。就和平区而言,区域推进教育现代化,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和平区的实施,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牢牢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养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和治理现代化,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增强服务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问题,加快发展具有“和平特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总体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成为质量一流、公平普惠、优势突出、人民满意、奠基未来的现代化教育强区。

  其着力点在于立足时代,面向未来,推进教育理念现代化;立德树人,全面培养,推进教育体系现代化;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推进内容方法现代化;师德为先,能力为重,推进教师队伍现代化;完善制度,优化机制,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

  三、基于“奠基未来”的教育现代化“五位一体”机制建设路径

  (一)立足时代,面向未来,推进教育理念现代化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教育理念是区域教育整体发展的战略思考和价值引领。和平教育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在改革发展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智慧。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育现代化。基于以上考虑,和平区确立了“奠基未来”区域教育核心理念。

  为使“奠基未来”理念融入区域教育现代化实践,我们编写出版了《“奠基未来”的教育》一书,对“奠基未来”的教育及其未来走向进行理论思考,为更好实现区校对接找到依据和方向。我们举办领导干部学习研讨班、读书论坛、校长论坛等系列活动,围绕“奠基未来”教育文化体系建设进行探讨,让每位校长阐述对学校文化的系统思考。各校把区域教育理念融入学校育人实践,构建起立足本校实际和时代特点、面向未来的学校文化体系,编辑刊印《天津市和平区各学校幼儿园文化要素集萃》,部分学校文化战略纲要已出版发行,为“奠基未来”的理念在学校育人实践中落地生根、促进教育理念现代化奠定基础。

  (二)立德树人,全面培养,推进教育体系现代化

  1.突出德育实效

  德智体美劳,德是第一位的,具有根本性、引领性作用。我们坚持德育为先,加强德育工作整体设计,完善工作体系,推进课程育人精准化、文化育人标准化、活动育人序列化、实践育人多样化、管理育人制度化、协同育人常态化,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优化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着力解决德育活动多、实效性差的问题。育人实践逐步走向一体化,育人效果日益凸显,涌现出了“最美地铁女孩”“青少年学生志愿者”“全国最美中学生标兵”等优秀学生群体。

  2.提升智育水平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念。今年,党中央针对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出台了指导意见。我们认真学习贯彻意见精神,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关注和研究学生学习规律、心理发展规律、脑科学最新成果、学科本质及学科核心素养,探索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差异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着力培育推广优秀教学模式、教学案例;制定《和平区中小学生阅读“十百千”工程实施方案》,开展“书香校园”“悦读教师”“畅读学子”“乐读家长”等主题读书活动。

  3.强化体育锻炼

  我们践行“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加强“小场地大体育”探索实践,深化体育教学综合改革,完善上下贯通、部门协同的推进机制;全面实施“体育家庭作业”制度,体质健康锻炼手册学生人手一册,实现体育锻炼规范化、社区化、家庭化;健全校园体育竞赛常态化机制建设,全员运动会基本铺开,惠及全体学生;建立体育教学成果展示制度,举办首届和平区体育教学成果展示,学校全员覆盖,展现“一校一品”特色;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列入学校绩效考核评价指标,实施第三方统一测试、评定和分析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机制,“一生一案”开具个性化指导处方。体系健全、协调联动、充满活力、实效显著的体育“和平模式”正加快形成。

  4.增强美育熏陶

  我们以“高质量艺术教学发展项目”为抓手,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着力提高美育课教学质量;广泛开展校园艺术活动,积极打造特色艺术团队,以高水平社团带动整体发展;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建设,普遍创设校园文化空间,充分展示出传承特色,重点推进高雅艺术、传统戏曲进校园工作;通过专兼结合、加强培养、岗位激励等举措,加强美育教师队伍建设;把学校美育工作情况和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结果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引领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念、陶冶高尚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

  5.加强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我们注重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我们制定《和平区教育系统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举办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展示活动、劳动实践教育校长论坛、劳动实践教育教师优秀案例展示活动,落实完善学生值日制度,面向家长宣传家庭劳动教育,推动劳动教育焕发新活力;落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推动实践育人规范化组织、制度化运行、常态化发展;整合资源,强化区劳动技术教育中心服务和指导功能,推行劳动教育导教制,建立首批五所劳动技术中心教学基地;拓展校内外劳动育人空间,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

  (三)完善制度,优化机制,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

  1.加强教育治理课题研究和规划设计

  依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区域推进中小学内部治理结构现代化的实践研究”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实验项目,深化对教育现代治理的理论认识,注重处理好政府管理与民主参与、自主办学与依法治校、权力制衡与责任共担、共治共享与提高质量等若干关系。通过编制并实施区域教育和学校发展规划,明确学校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提升学校自主发展能力。

  2.持续深化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

  通过系统构建和全面实施教育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优化服务环境;承办全市教育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现场会,推广“和平经验”,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全市普教系统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印发《和平区教育系统全面提升、整体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指导意见》,第二南开学校、新华南路小学被国家标准委评为“国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单位”;制定完成全市教育系统第一套公共服务标准,涵盖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直属单位、教育局机关,43个单位编制了《公共服务标准体系》,部分单位标准体系已出版。

  3.提升教育管理和服务效能

  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重在提升教育管理服务效能。我们通过完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明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职责边界,深化“五减”和“一制三化”改革,综合运用法律法规、标准、信息服务、督导问责等现代治理手段,用制度减少一切不必要的行政介入,真正让学校自主办学;同时,加强教育监管、政策引领和制度约束,加强预算管理和目标导向,建立新型政校关系,做到该放的权力坚决放足放到位,该行政部门监管的必须监管到位;研制办学质量、校长发展、教研人员核心素养、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等综合评价体系,增强评价的导向性;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整合规范各类会议,坚持“周二、周五无会日”制度,提高会议效能,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4.完善学校法人治理机制

  落实《依法治教实施纲要》,推动章程建设与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切实发挥章程在学校治理中的关键作用,逐步形成依法治校制度体系;完善符合基础教育特点的学校管理制度,优化学校治理结构,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探索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组织力;实施学区化、均衡化、标准化办学,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教育关切;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推动民办学校现代学校制度改革创新。

  5.推动社会参与教育治理常态化

  推进教育现代化,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我们围绕教育热点问题,完善民意调研、信息公示、听证咨询、意见反馈等决策流程,提高教育决策公众参与水平;通过项目委托、购买服务等形式,发挥专业评估机构在教育督导评估、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等方面的作用;鼓励学校开放办学,与家庭、社区建立互助互利、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形成社会共同参与学校治理新格局。

  (四)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推进内容方法现代化

  1.以综合改革布局加强整体设计

  2015年4月,和平区政府与中国教科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核心项目之一,被纳入综合改革整体布局。基于这一思路,我们统筹规划、协同推进普通高中课改和高考改革,促进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招生等有机衔接。

  2.以课程体系建设夯实基础支撑

  和平区人民政府出台《和平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配套实施方案,推动构建“聚焦核心素养、指向未来能力、内容生本多元、区域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课程改革从零敲碎打走向系统推进。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整体设计学校课程体系,强化课程纵向有效衔接和横向有机融合,编辑刊印了《和平区中小学幼儿园课程体系架构集萃》。第二南开学校“公能教育”、二十中学“语商教育”、二十一中学“选择性教育”、岳阳道小学“融慧教育”、万全小学“开放教育”等课程体系日益完善。

  3.以课堂教学变革深化目标落实

  课程改革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我们积极推进小组合作、走班制等新型教学组织模式,促进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和选择性。举办学校基本教学模式解说比赛,让课堂革命深入人心;发挥中国教科院“差异教学”项目的引领作用,构建“符合认知规律、融合信息技术、自主灵活高效、激发个性潜能”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涌现出汇文中学“四要素”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五十五中学“三段六学”生态型课堂教学模式等优秀教学模式。

  4.以教研体制创新提升教学品质

  我们积极探索与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相适应的教研工作新路径、新方式,构建“科研+实践、专项+统整、分层+整合、网络+实地”的教研模式​‍‌‍​‍‌‍‌‍​‍​‍‌‍​‍‌‍​‍​‍‌‍​‍‌​‍​‍​‍‌‍​‍​‍​‍‌‍‌‍‌‍‌‍​‍‌‍​‍​​‍​‍​‍​‍​‍​‍​‍‌‍​‍‌‍​‍‌‍‌‍‌‍​。以教学一线的真问题为教研的主课题,强化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通过精准教研拓展深化精品教研,不断增强教研的针对性、实效性。聚焦教研员核心素养,实施“科研引领、项目带动、信息融合、统分并举、三级联动”教研策略,构建“研训一体、研学一体、研服一体”教研体制,广泛开展教研论坛、教研沙龙、读书研讨等系列活动;以“差异教学”项目为载体,深入开展“把脉课堂提升实效”培训展示;完善四级教研网络,深化教研共同体建设,建立完善研究、实践、改进、追踪机制,成立跨学段大学科教研组。优化教研员专业发展机制,通过“教学基地实践+

  项目课题研究”带动学校教研队伍建设,通过“学习内化提升+转化应用推广”辐射更多教师专业成长。

  5.以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

  信息化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途径,要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探索形成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推进教育治理方式变革,加快形成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推进管理精准化和决策科学化。目前,“和平智慧校园”实现全覆盖,日常数据伴随式采集逐步实现;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为目标,全面启动“和平智联校园”项目,统一数据标准和平台,搭建一体化“应用生态圈”,实施教育大数据战略,创新服务模式,促使基于数据的决策成为常态,助力教育服务供给模式升级和教育治理水平提升。

  (五)师德为先,能力为重,推进教师队伍现代化

  1.立德铸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我们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将新时代好教师高尚师德具体化,让每位教师明晰师德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严格师德问题惩处,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生态;加强师德培训,促进内外兼修,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不断提升师德涵养。

  2.精准培养,创新教师发展机制

  和平区系统构建以领军人才为塔顶,以名校长、名教师和学科首席教师为塔体,以学科带头人为塔基的教育人才塔式结构,形成了创新引领、充满活力的人才梯队;采取“国培+研修+考察”等多种方式开展高端研修,实施影子培训,让教师在切身实践中开阔视野、增长本领;依托名师工作室,组建11个教育领军人才基地精英团队,举办基地展示活动,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连续举办5届“和平杯”教师专业技能竞赛,让教师在课堂上真实体验、主动反思、理性实践。

  3.优化服务,提高教师发展保障水平

  和平区教体局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方案》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和平区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构建新任教师、成长期教师、骨干教师、名优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专业成长路径,畅通立体化的教师发展通道,让每位教师在发展道路上有目标、有希望、有奔头。

  四、初步成效

  (一)区域影响力逐步扩大

  近年来,和平区以“奠基未来”的理念和担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着力打造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和平模式、和平品牌,取得了显著成效。2017年12月19日,《中国教育报》“区域周刊”专栏,全面报道了我区以“奠基未来”理念引领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实践经验。2019年8月,在天津市质量工作会议上,我局作为唯一的行业代表作了典型发言,得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天津市政府、天津市市场监管委的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和平区小学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成功获批“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2019年2月27日,《中国教育报》头版以“天津和平区立新规为校长教师减负”为题,刊登了我区明晰权责边界、建立新型政校关系、提升服务效能、深化教育现代治理的经验做法。我区点面结合、区域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典型经验被《当代教育家》杂志刊载。我区师德建设创新经验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师德建设优秀工作案例,并入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辅导读本》。

  (二) “品牌课程”和“创新案例”不断涌现

  2017年7月,天津市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现场会在我区举办,我们分别从行政推动、学校实践、教研支撑等角度做了经验介绍。目前,全区共开设校本课程700余门,开启了“全覆盖、大整合、出精品、创品牌”的新局面。网络学习空间实现规模化、常态化应用,被评为“教育部2018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教育部2018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区域”。“和平区智慧教育”参展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广受关注和赞誉。和平区入选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名单。在人民日报社举办的“科技战疫2020中国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评选”中,“天津和平区大数据引领在线教育”入选十大教育服务类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我区被教育部评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3所中学被评为示范校。“科研+实践、专项+统整、分层+综合、热点+常规、线上+线下”的教研模式逐步完善,教研支撑作用不断强化。5项成果获第一、二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个项目入选天津市教育教学成果培育项目,在全市遥遥领先。

  五、反思与展望

  面对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使命,我区教育现代化推进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理念现代化尚未有效聚焦人的现代化这一核心,五育融合的全面育人机制还不够完善,人民满意的导向有待加强,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治理现代化需要深入推进。

  针对存在的问题,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未来进程可从四个方面把握:一是着力推进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现代化,二是着力推进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化,三是着力推进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导向的教育体系现代化,四是着力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参考文献:

  [1]程天君,陈南.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百年书写[J].新华文摘,2020,(11):118-121.

  [2]杨小微.对标2035:学校教育现代化推进的方向与路径[J].人民教育,2020,(3-4):17-20.

  [3]楚江亭.学校治理现代化:内涵、困境与路径重构[J].人民教育,2020,(10):13-16.

  明建平

  推荐阅读: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投稿论文的格式


《区域教育现代化“五位一体”机制建设——基于“奠基未来”的教育实践》
上一篇:浅谈美国小学语文教学
下一篇:一盏明亮的智慧之灯——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