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教育职称论文》从文化大省到文化浙江:实践与经验

从文化大省到文化浙江:实践与经验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6-16 08:29

  提 要: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书记同志把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作为实施“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提出了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体现了他对发展先进文化先行探索与实践的高度自觉。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文铸魂、以文育德、以文图强、以文传道、以文兴业、以文惠民、以文塑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不断推动文化建设跃上新台阶,实现了由文化大省递进到文化强省、再升级到文化浙江。浙江发展先进文化的实践,不仅为增强文化自信,走出一条具有实践特色、民族特征和时代特点的文化发展道路发挥了先行探索和实践的作用,而且也为书写“重要窗口”文化新篇章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 文化大省 文化浙江 文化发展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书记同志把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作为实施“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提出了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体现了他立足浙江、站在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高度,对先进文化发展道路先行探索与实践的高度自觉。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在十多年文化大省、文化强省接力建设基础上,围绕实现“两个高水平”奋斗目标的浙江发展新方位,提出了“努力建设文化浙江”的新目标,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和布局浙江文化发展。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进一步强调,“在建设‘重要窗口’的新征程中,浙江必须坚持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打造与‘三个地’相适应的思想高地、舆论高地、文化高地、文明高地的具体实践,生动展现中华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力量。”“建设文化浙江”与“建设文化大省”“建设文化强省”,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道路在浙江实践的进一步深化。”

从文化大省到文化浙江:实践与经验

  一、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与浙江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书记总书记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系统阐发了文化和文化建设的地位、功能、作用和意义。他把文化提升到了作为一个、一个民族灵魂的高度来认识,一再强调,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他认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①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走向复兴的深厚底蕴,是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② 正是基于对文化力量、对文化建设地位和作用的深入思考和认识,习书记总书记全面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以何种立场和态度对待文化、用何种思路和措施发展文化、朝着何种方向和目标推进文化建设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他从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指导思想、主要内容、重要部署等方面,系统地描绘了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蓝图,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提出了文化建设的新构思,阐述了共产党人和人民发展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担当和新的文化使命,集中体现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为全球文化发展贡献了智慧、方案。

  习书记关于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有其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这个思想的重要观点和论断,很多都源于习书记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的思考与实践,都能在浙江找到原点、发现根源。他从人民群众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了滋育着浙江生命力、催生着浙江凝聚力、激发着浙江创造力、培植着浙江竞争力的文化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在政策并无特殊、陆域资源并不丰富情况下,赢得了经济发展和体制创新的先发优势,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好最快和最富有活力的省份之一,其深层原因,就在于底蕴深厚的浙江历史文化、能够较好适应市场经济的文化传统与当代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结合。对浙江现象背后深厚文化底蕴的深入思考,引发了他对于深深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的文化力量的更深层思考。他认为,文化的力量最终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文化软实力最终可以转化为物质硬实力。文化不仅为群体生活提供规范、方式和环境,而且会通过传承为社会进步发挥基础作用,促进或制约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文化要素是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③

  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必然会对精神文化提出不同的要求。马克思说,“要研究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产本身不是当作一般范畴来考察。例如,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就和中世纪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不同。如果物质生产本身不从它的特殊的历史形式来看,那就不可能理解与它相适应精神生产特征以及这两种生产的相互作用。”④ 在世纪之交,浙江发展的条件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过20多年的快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已经位居全国前列,与此同时,“发展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也逐渐暴露了出来。浙江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科技创新转变的新目标和新任务。产业能否尽快升级,主产业能否尽快转向高附加值领域,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课题。

  习书记同志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浙江能否破解发展的“瓶颈”,实现新的“突围”,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发展先进文化的深刻认识和高度自觉、取决于对推进文化建设的工作力度。推动浙江新一轮发展,日益呼唤打造新的“文化支撑力”,迫切需要进一步发掘和弘扬浙江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不断丰富其现实内涵,使之与时代要求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文化软实力,不断创造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优势。

  不仅如此,对浙江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新期待,也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党提出了推动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新理念新战略,统筹谋划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总体布局,依靠经济力量、政治力量、文化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共同作用,全面推进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胡锦涛同志对浙江提出了继续走在前列的期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从以追求GDP增长为主向探索和践行科学发展转变,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走在全国前列,顺理自然地要求浙江 “用战略的思维、时代的要求、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文化建设”①,根据社会发展战略的变化及时调整和更新文化发展战略。

  所谓“社会发展观”就是“用……的眼光看社会发展”,“文化发展观”就是“用……的眼光看文化发展”。不同的“社会发展观”必然会伴随着相应的“文化发展观”。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文化运动”一直是“政治运动”的代名词,文化也就成为“政治”的诠释工具;与以“物”为中心、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相对应,是作为经济建设“附庸”的文化发展观,文化仅仅为“经济唱戏”发挥“搭台”的功能。科学发展观要求从“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等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整个社会的发展,顺理自然地也要求以全新的眼光审视作为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发展、以全新的眼光审视文化的力量。习书记同志说,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发展先进生产力,而且要发展先进文化,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各方面的利益。”②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明确经济发展以社会发展为目的,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归宿,人的发展以精神文化为内核。文化与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事业,集中体现了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③

  2003年7月,习书记同志把“进一步发挥浙江人文优势,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作为“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把文化建设纳入省域现代化总体布局中予以通盘谋划和部署,从“八八战略”大布局中提出了浙江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体现了他立足浙江、站在党和全局的高度,对先进文化发展道路先行探索先行实践的高度自觉。2005年7月,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通过《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全面阐述了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时代背景、战略意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了“3+8+4”的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框架:“3”,即增强先进文化凝聚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等“三大着力点”;“8”,即重点实施文明素质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保护工程、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文化阵地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人才工程”等“八项工程”;“4”,即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强省、卫生强省、体育强省等“四个强省”。这就把“八八战略”中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战略”的内容具体化和系统化了,成为指导浙江文化发展的宏伟蓝图和顶层设计。

  自从实施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战略以来,“3+8+4”这个核心内容在历任浙江省委制定的、有关浙江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中得到了继承和弘扬,“八项工程”持之以恒地被历任浙江省委实施。虽然此后历任浙江省委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先后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十大计划”、建设文化浙江的“十大工程”,但核心内容和底色仍然是“八大工程”,是“八大工程”的传承、弘扬和发展。这就表明,习书记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制定的《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已经成为指导浙江推动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先行探索的顶层设计。这个顶层设计是贯穿于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到努力建设文化浙江的“基本架构”,历任浙江省委省政府率领全省干部群众不断地添砖加瓦,不断地推动了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浙江的快速发展、繁荣兴盛。

  在谋划和部署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战略的同时,习书记同志从践行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推动浙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新实践出发,提出要坚持和发展“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精神,与时俱进地培育和弘扬“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和与时俱进地弘扬浙江精神两者同条共贯,都聚焦于推动浙江新一轮发展这个目标,打造新的“文化支撑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充分发挥浙江人文优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不断提高浙江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①

  习书记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浙江文化建设加快推进。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加深入人心,文化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效率显著提高,文化产业呈加速发展的趋势,从业人员数、年营业收入、实现增加值和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等文化产业发展主要指标都名列全国前茅,文艺创作生产精品不断涌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更重要的是,习书记同志对浙江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实践,不仅拓展了浙江文化发展的新境界,而且为习书记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活水源头、实践基础。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书记同志自觉地肩负起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使命。他说,浙江作为沿海发达省份,有责任、有条件走在全国前列。“我们要实现的发展,不但要在速度上快于全国,而且要在质量和水平上高于全国,在统筹协调上领先于全国。”② 正因如此,习书记同志对浙江发展的思考和实践,总是既立足于浙江同时又站在党和全局的高度。他对浙江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实践,也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他在谋划、布局和部署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战略的同时,已经自觉地肩负起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特色社会主义先行探索先行实践的责任,既从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度思考浙江文化建设实践,又从浙江文化建设实践出发思考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形成了丰富的实践成果和思想成果。

  二、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到努力建设文化浙江

  实施“八八战略”以来,历届浙江省委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文铸魂、以文育德、以文图强、以文传道、以文兴业、以文惠民、以文塑韵,一任接着一任干,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到努力建设文化浙江,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推动浙江文化建设跃上新台阶。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对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2008年6月浙江省委工作会议通过《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不仅延续了2005年《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中关于加快建设“八项工程”等内容,而且提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等“三大体系”的新目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浙江文化建设作出了布局和部署。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认识的新高度。同年11月,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通过《关于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决定》,首次对加快推动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作出了谋划和布局。这个《决定》不仅延续了加快建设“八项工程”和“三大体系”等内容,而且进一步提出要深入推进文明素质工程等“十大计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拓浙江文化发展的新境界。

  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是浙江省委对“八八战略”中“发挥浙江人文优势,加快建设文化大省”顶层设计的进一步具体对接和发展,是又一次围绕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对浙江文化改革发展制定具体清晰的路线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省委率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在更高时代起点上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2012年12月,紧随党的十八大召开的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2013年11月,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通过的《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的决定》再次强调,“着眼于开拓文化发展新境界,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和改进文化管理,完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机制,牢牢把握舆论特别是网络舆论主动权,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2014年5月,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决定》,着眼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战略目标,对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提出了新内容和新要求。

  2015年5月,习书记总书记在浙江调研时强调,浙江历史文化丰厚,历史上文化名人群星璀璨。只要传承历史、守正出新,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就一定能够实现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这对浙江文化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指明了新方向。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着眼于“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新使命,围绕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浙江的实践,不断开辟文化发展新境界,提出了“紧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历史、守正出新,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新要求。

  2017年6月,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着眼于浙江发展的新方位,将建设文化浙江与建设富强浙江、法治浙江、平安浙江、美丽浙江、清廉浙江一起作为落实“两个高水平”奋斗目标的六个具体目标之一,提出了“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文化浙江”的新目标。“建设文化浙江”是在文化大省、文化强省接力建设基础上,增强文化自信、激发文化活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新目标载体,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对“八八战略”中加快建设文化大省顶层设计的进一步具体对接和发展,是继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具体布局和部署之后,又一次围绕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对浙江开拓文化发展新境界、推动文化建设取得新成就制定具体清晰的路线图和重大举措。2017年11月,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提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到2035年,全面建成富强浙江、法治浙江、文化浙江、平安浙江、美丽浙江、清廉浙江,高水平完成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同时,浙江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推进文化浙江建设的意见》,提出今后5年浙江将通过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公民文明素质提升、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媒体融合发展、文艺繁荣发展和高峰攀登、万亿级文化产业推进、网络内容建设、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文化走出去、文化人才和文化名家培育等“十大工程”,把浙江建设成为公民素质优良、社会文明进步的示范区,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名家荟萃、文化氛围浓郁、文化印记鲜明的文化发展先行区,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化高地、文明高地。这就进一步将省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文化浙江”目标具体化、可操作化了。2020年6月,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提出,“在建设‘重要窗口’的新征程中,浙江必须坚持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打造与‘三个地’相适应的思想高地、舆论高地、文化高地、文明高地的具体实践,生动展现中华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力量。”在2020年9月召开的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实施15周年座谈会暨省文化研究工程指导委员会会议上,省委主要领导进一步强调“要延续升华、迭代升级‘八项工程’,全面实施新时代文化浙江工程,加快打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高地。”

  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到努力建设文化浙江,历届浙江省委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一贯到底,不断推动文化的繁荣兴盛,不仅有效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发挥了先进文化的“支撑”和“引擎”作用,激发、凝聚了全省人民群众从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智慧、热情和勇气,巩固了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三、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到建设文化浙江的经验

  实施“八八战略”以来,浙江发展先进文化的生动实践,不仅为增强文化自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走出一条具有实践特色、民族特征和时代特点的文化发展道路发挥了先行探索和实践的作用,而且也为书写“重要窗口”文化新篇章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第一,文化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书记同志已经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提出了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2005年7月28日,习书记同志在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上作报告时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发展先进生产力,而且要发展先进文化,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各方面的利益。”“要把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落实到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建立科学的文化体制,创造丰富的文化产品,提供优良的文化服务,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① 2016年7月1日,习书记总书记在庆祝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文化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要顺应人民文化生活的期待,以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为重点,切实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使群众有更多的文化获得感。

  实施“八八战略”以来,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了“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不断顺应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加快推动文化建设,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文明成果,积极推进文化观念理念、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不断创造新的文化品种、样式、载体和风格,催生新的文化业态,生产群众喜闻乐见的差异性、个性化和多样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从而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此同时,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放手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文化、弘扬文化、创造文化、享受文化,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推动文化大省、文化强省、文化浙江建设。

  浙江的实践表明,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质上是人民的文化。文化建设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反映好人民心声,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建设得失成败的最终评判者?????????????????????????????????????????????????????????????????????????????????????????。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利,即依法享有的参与文化创造、享受文化成果、表达文化主张、其文化创造成果得到应有保护等方面的权利。必须充分发挥文化化人、引人入胜、养人心智、育人情操的功能,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化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

  第二,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守文化自信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前提。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习书记总书记系统阐述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为什么要坚持文化自信以及如何坚持文化自信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丰富和发展了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和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书记总书记不仅把坚定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与坚定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而且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就充分地阐明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精神,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

  实施“八八战略”以来,历届浙江省委始终坚守文化自信,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坚持顺应时代大潮,提高文化自觉,用先进文化牢牢占领思想文化阵地、统领意识形态领域;始终坚持古为今用、守正出新,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让悠久深厚的浙江文化传统的源头活水畅流于当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生动实践中,不断充实浙江文化的内涵、拓展浙江文化的外延,增强浙江文化的创新能力、整体实力、综合竞争力,发挥文化在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促进“两富”“两美”现代化浙江建设、实现“两个高水平”奋斗目标中的作用;始终用带有浙江特点的优秀文化丰富中华文化内涵,用具有中华民族特征的先进文化丰富世界宝库,同时更好地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不断为增强中华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贡献浙江的智慧和力量;努力把握文化与经济互动的规律,抢抓战略机遇期,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和实力,并利用文化的力量提升产品档次和产业层次,推动浙江区域文化、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断增强区域综合实力,为增强文化软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浙江的实践表明,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只有坚守文化自信,才能更加理性、更加自觉、更加从容和更加有定力地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只有坚守文化自信,才能着眼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准确把握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趋势,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加快推动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文化建设实践的深入发展、区域文化品位的提升,总是伴随着人们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强化;另一方面,人们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强化,又为推动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坚守文化自信的关键,是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忘本来,就是要继承和创造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的挖掘和阐发,加大对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文化特色以及光荣历史的正面宣传力度,激发全社会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做人的骨气和底气。吸收外来,就是要立足于现实国情,结合新的实践,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创造活力,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面向未来,就是要准确把握文化发展的新趋势、人民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不断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不断提升全民族的文化自信,使中华文化始终立于世界文化发展的潮头,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浙江的实践表明,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形成新发展优势的时代要求,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适应,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发展战略的变化,及时地调整和更新文化发展思路。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形成新发展优势的时代要求,就是要强化经济发展中科技、信息、观念、审美等因素的作用,从新发展方式是一种基于创新或观念为核心的文化软实力发展方式的高度,把文化建设作为提高人们精神文化素质的一条重要的途径,通过文化熏陶和教育的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引导人们提高素质、转变观念、迈向文明,不断地提升发展的文化软实力;就是要使文化具有经济力,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文化的产业属性解放出来,强化文化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就是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要求,不断巩固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增强社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陈立旭


《从文化大省到文化浙江:实践与经验》
上一篇:智能化时代下我国未来教育发展路径探讨
下一篇:马克思异化理论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变化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