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教育职称论文》“导师制和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探讨

“导师制和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探讨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8-05 10:14

  【摘要】本文介绍了“导师制和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在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专业的实施情况。实践证明,该方法在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工程素养和适应社会能力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产品开发能力明显提高。

  【关键词】导师制;项目制;复合人才

  0前言

  如何在农业院校大力发展工科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一直是专业建设思考的问题。作为河南农业大学的工科专业,机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肩负着培养信息产业高端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尽管目前该专业每年都有一批优秀的本科生走向企业研发岗位,但与我们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课题组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怎么让该专业的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能够脱颖而出,达到名牌高校同类专业应有的水平,让他们毕业后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系院两级教学组织都在探索和尝试各种教学方法,试图找到适合本校学生的最佳培养方法。为此,“导师制和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课题组负责人在2010年时,对该专业2009届学生做过一次小范围的试验,根据大一的考试成绩及平时表现,挑选5名同学作为试验样本,这5名同学的学习能力代表了全班30名同学的总体状况。三年内,这些同学多次参加全国电信类行业比赛,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毕业后4名同学去了上市公司,1名同学考上了研究生,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对2010级、2011级、2012级和2013级本专业同学也进行同样的试验,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采取“导师制和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的最终目的是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榨取”到极限,让他们奠定坚实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去和全国名牌高校的同类专业学生展开就业竞争,实现他们无悔的人生。同时,该类方法也能为其它课程和专业学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打造机电学院就业和招生的双丰收。

“导师制和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探讨

  1研究对象和研究环境简介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于2002年获批成立,隶属于电气工程系。该专业源自于1985年的农业工程系的电工教研室,2002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6年毕业第一批学生。目前,该专业为河南农业大学校级特色专业。该专业共开设10门核心课程,分别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信原理及线路、智能仪器仪表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嵌入式操作系统。以上课程融合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相关课程,可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宽口径专业。

  2“导师制和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研究方法

  2.1研究的框架

  “导师制和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精神和工程素养,结合机电工程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实际情况特制定出以下规则:

  (1)导师的配备时间安排在大一的下学期,根据教师人数和学生人数的数量,每名教师配备5名同学。

  (2)项目的启动从大一入学开始,大一的项目主要是提高专业的兴趣,大二的项目主要是围绕主干核心课程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和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展开,所选项目主要是对课程的巩固和整合。大三主要是围绕32位芯片的驱动开发和实时操作系统学习。大四以企业实习为主,从大二开始参加行业和全国性的比赛。优先选用企业提供的项目,鼓励解决企业当前难题的项目。

  (3)开设前要求学生先自学一些课程,比如数电基本知识、单片机运用和编程类课程等。

  (4)系里或导师从企业或其它途径获得的项目经系里审核后上网备选,要求项目必须紧扣工程实践,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同时学习解决问题的新知识。要求项目知识涵盖本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

  (5)导师的日常管理,这是关键,也是难点。

  (6)项目考核,包括对学生和导师的考核,考核专家由企业和教师组成。通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工程能力都得到锻炼,未来制造业转型就需要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很强的人才。每个项目背后都有1位导师和1个学生团队,每5名学生组成一个团队,他们在导师和企业专家的指导下,完成来自企业与实际工程问题相关的项目,体验市场调研、产品设计等工程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最后通过项目成果展示或答辩环节接受评审考核。“导师制和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可以针对一门具体的核心课程展开,比如《信号与系统》,也可针对几门核心课程的综合展开,还可以针对专业展开,使用起来非常灵活。

  2.2研究路线

  本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社会责任感与创新创业能力相机和、坚持学院领导与导师指导相结合、坚持常规教学与特殊培养相结合的育人方法。研究路线如图1。

  2.3研究结果

  从2009届学生做尝试,采用“导师制和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和专业能力,到现在已经5年,与09届以前的学生相比,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明显提高,达到了最初的目的,也说明了这种教学方法适合农业二本院校的工科学生实际。

  这一培养模式将传统的灌输式学习转变为探索式学习,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节,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多种渠道。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也构建了企业、高校联合参与工程教育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不仅解决了企业实际工程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也让教师充分了解了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前沿热点,实现“三赢”。

  3结论

  本文介绍了“导师制和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在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专业的实施情况。5年实践证明,该方法在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工程素养和适应社会能力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本科教学是一个学校办学的宗旨,向社会输送优秀的毕业生学校的责任和义务。怎样才能把二本层次的学生培养成社会责任感强、就业前景好、能力突出是一个亟待研究课题。为此,本研究可以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秀山,李勉,王永田,等.深挖课堂潜力,变抽象理论为综合运用能力[J].科技视界,2015(1):184,387.

  陈英张合虎王秀山


《“导师制和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探讨》
上一篇:河北昌黎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和目标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