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关键问题与对策建议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事关创新型建设。在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际,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育的现实图景是:课时基本保障但未开足开好,教师队伍学历水平提升但专业素质缺乏,探究实验教学成效显著但实施程度低,实验教学资源基本配置但利用率低。新时期,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深入发展面临学科育人价值难为、政策目标执行偏离、优质师资供给与配置难度大、探究实验教学实施的条件保障与内驱力不足四个关键问题。对标党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战略部署,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亟需推动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育的深层次变革,将学科育人制度设计作为基本保障;将提升政策目标执行水平作为根本遵循;将优化优质师资资源供给与配置作为优先事项;将改善探究实验教学作为关键环节。
[关键词]义务教育;科学教育;关键问题;对策建议;教育政策
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事关创新型建设。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科学教育和实验教学”。从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看,如何精准促进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质量提升成为一个关键问题,也是扭转与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不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现状必须回答的迫切问题。本文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育现状调查数据为基础,重点分析科学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为精准提升教育质量提出对策建议。
一、深化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育的政策背景
(一)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时代诉求
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加速向信息社会转型,科技创新被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了科技人才队伍规模与质量同步提升,为加快创新型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党中央、高度重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
2006年3月,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设定了“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的奋斗目标①。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再次提出要发展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行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①。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再次聚焦“着力培养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②2020年9月,习总书记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要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③。近期一系列的政策和中央领导讲话均表明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被摆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的战略位置。
(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政策要素
课程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等问题。以《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为例,“创新”出现的频次为12次,“实践”出现的频次为27次④,其对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度重视可见一斑。科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⑤,也是新时代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育的核心特点。
二、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育的现实图景
收集科学的、全面的调查数据是深入了解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育现实图景的必要途径。梳理文献发现,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育的相关调查研究较多,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综合性的实施状况调查②、科学教师专项调查③、教学相关的专项调查④等,它们的共性内容以课程开设、师资状况和课堂教学居多。进一步分析发现,以往关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现状调查通常指向区域性的调查,时间相对久远,而且多从学科研究的学术角度切入,抽样的科学性、严谨性各有差异,加之调查目的、立场差异等原因导致调查研究的价值定向和对科学教育总体现状的反映程度上存在不全之处。
三、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深入发展的实践困境
(一)学科育人价值难为
实现学科育人功能,是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育人价值指向学生个体精神发展的全部,以科学素养为具体体现和根本目标追求。以育人价值为核心才能促进教育教学各环节形成合力,有效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战略规划。然而,受到长期积累的主副科划分和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严重偏离了学科育人这一根本出发点,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政策目标在执行过程中产生偏离
当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观已经深入人心,对优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并发布一系列政策文件着力推动育人方式改革。但是课程开设、课堂教学改革以及实验教学资源等政策目标在执行过程中产生了偏离。
四、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持续改进的建议
课程开设、教师队伍以及教育资源等是长期存在的历史问题,其中一些问题在不断改革的进程之中得到局部治理、总体向好,也有一些是前进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新形态,还有一些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当前,在国家着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之际,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育的持续改进触及的问题逐渐转入深层次,问题的系统性越来越强,治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在新的发展阶段,有必要充分利用现代制度、现代技术以及现代理念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新的途径。
田伟1,辛涛1,胡卫平1,2
《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关键问题与对策建议》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水文水资源观测论文发表
- 舞蹈的地域特征论文发表
- 论文转投是什么意思
- 安徽体育科技发表论文要
- 经济全球化退与进论文发
- 论文发ei需要润色吗
- 医学论文投英文期刊怎么
- 科学管理研究是评职称认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护理职称论文准备选题技
- 哪里有2018中文核心期刊目
- 二级项目管理师评职资格
- 什么样的职称论文才能通
- 两会声音:解决基层医技
- 工程造价师职称资格报考
- 申报高级政工师发论文要
- SCI论文投稿状态有哪些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