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教育职称论文》智能时代教育教学中创新人才培养探究

智能时代教育教学中创新人才培养探究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9-15 10:31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人类脑科学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这对教育来说既面临发展机遇也迎来艰巨的挑战。智能时代有助于在教育教学中提升创新源头驱动能力,使人从现代劳动工具中转向研究数据、信息、知识等智力工具,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更高智能化。在这种背景下,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教育教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向智能社会输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改革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手段,形成具有创新性、研究性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智能时代;教育教学;创新人才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崛起的时代,这要求在教育教学中必须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树立起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先决优势,为当今时代的发展提供支持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经济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上,本质上来讲还是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竞争。教育教学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领域,肩负着科学研究、创新知识的重任,只有立足于智能时代发展前沿,从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出发,在实践探究中不断调整创新人才培养策略,才能实现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智能时代教育教学中创新人才培养探究

  一、智能时代教育教学中创新人才培养现

  状及存在的问题教育教学过程从本质上来讲是人才培养的过程。从教育的客观规律和心理特点出发,更好地了解教学的需要和时代对人才的期待,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人才培养活动被纳入统一的管理活动中,成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可持续模式。我国现在的教育教学理念还存在诸多不足,不能满足智能时代下创新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教学理念落后

  虽然我国推行的新课程改革成效显著,但是由于我国实施应试教育时间已久,对教育教学理念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会无形中表现于学生学习过程中。智能时代下我们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需要有头脑、有素质、有责任、有品德,但是应试教育培养下的人才只能以固化思维来解决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发展科研创造能力。我国教育教学领域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意识薄弱,社会上举办的科技创新类活动寥寥可数,学生无法对创新活动产生兴趣,而自身培养观念中教师没有更多给予学生所谓的创新观念[2],大部分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主在课堂上开展。我国教育研究学者很早就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成效不大,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价值,普遍教学以传授知识作为重点内容,忽视对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严重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课程设置单一僵化

  教学模式、教学计划、教学手段和课程设置这些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会造成重大影响,但在实际上我国教育中课程设置过于狭隘,文理分化比较严重,不利于学科的交叉和学生知识结构的改善。此外,部分课程设置比例失调,本身由于男生和女生思维特性的差异,理论课程过多,技能性实践课程太少,这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动手能力不足,空有满腹经纶却只能纸上谈兵。一般情况下,我国的教育教学领域对学术研究关注高于科研实践操作部分,尤其是文科和理科分化,文科学生抽象能力不足,而理科学生感知能力较弱,这种极端的情况导致无法培养出全面性的创新人才。

  (三)教学考核评价内容片面化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教学考核评价采取的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为辅的方式,最重要的评价还是依赖于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容易忽视学生平时的表现[3],这种评价方式并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这种评价方式的操作一般包括开卷和闭卷两种,以笔试为主的单一片面考核评价方式仅仅考查对课堂理论教学知识有关内容的掌握情况,多数是关于记忆性或者规律性认识的板块,而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制定出很好的考核评价方式,无法真正估量学生当前的创新能力,没有可供参考的依据和标准。从现有的考核评价方式中不能有效激发出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教育教学手段单一

  智能时代出现了诸多课堂教学应用的辅助工具,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要有所体现。而现有的教学手段单一,无法满足智能时代下对学生授课的需要。我国长期以来就是制造大国,但是产业创造成为我国一直以来遭遇的瓶颈,习近平同志曾提出:“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4],其研发、制造和应用是衡量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但是单一教学手段下学生无法真正研发出可适用的智能机器,对于创新载体的选择也没有实践科学性。此外,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学及多媒体教学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没有合理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学生并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无法真正实现对创新人才进行培养。

  二、智能时代教育教学中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智能时代教学方法的转变

  人工智能是当前社会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智能时代最需要的创新科学技术。从多个行业领域渗透和创新诞生的智能机器人教育,是当今社会教育教学改革变化的机遇点。智能时代催生出科学技术引领时代前进的思想,如机器人汇集了众多学科精粹,成为多个分支学科共同聚集的承担体,而不是单项专业学科就可以做成的研究。因此,面对智能时代,教学方法必须有所转变,传统创新多数基于网络开放,属于合作形式的群体创新。教学实际上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其中最核心的思想精神是改变学生在教师讲授制形式下的被动状态,从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及个性化教学的认知中产生反馈,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从而最终激发学生自身主观独立性的释放,为智能时代下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进发。科学精神是整个教育行业领域最不能忽视的内涵,只有将这种精神深刻印记在学生脑海中,他们才会自由领悟科学的魅力,这成为培养创新人才最好的诠释。

  (二)形成以学生创造性发展为本的管理模式

  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而智能时代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处于民主管理的和谐环境中,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从教师的态度上来讲,教师是教学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他们在知识智能时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掌握着知识传承的效率手段,发挥出教师的价值性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5]。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创造力来源于多个学科,如历史学、科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知识和能力。为促进学生创造性发展,学校要深入挖掘内部的创新资源,形成人文素养的良好环境,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给予学生以思维上的潜移默化。同时,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定期开展创新教育活动和创新实践活动,邀请著名的教育专家开展主题讲学报告,针对学生当前创新存在的问题给予解答。由于智能时代下区域创新效率评价越来越受到研究学者的关注,因此,想要提高整个时代的创新水平,学校就必须形成以学生创造发展为本的管理模式。

  (三)形成具有创新性、研究性的学习教学过程

  基于对智能时代的全面调查了解,按照重基础、宽口径、注重素质与能力同步发展的培养要求,科学合理设置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充分挖掘学生的特长,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安排在教学实践中,成为教育的首要任务。

  (四)形成智能时代下创新人才为主的教学评价体系

  现有的教学管理对于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大多重视理论学术研究而忽视实践创新活动,重视知识掌握而忽视能力培养,想要改变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教学评价方式,就要改变传统“一考定全局”的模式,制定出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智能时代各国间的竞争不断加剧,这种压迫式的环境呼吁创新型人才的出现[6],要打破这种创新能力不足的境况只能从教育教学出发,而考核评价方式作为最后反馈教育教学问题的重要手段,必须符合智能时代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智能时代的到来对我国教育教学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出发,必须提出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策略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虽然现阶段我国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尚存在诸多问题,但只要坚定信心,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思想、方法和手段,最终一定会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楠,刘元盛,李德毅.智能时代与大学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164-167.

  [2]周静.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策略[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4):79-83.

  [3]邵云飞,曾勇,汪腊梅.高校协同创新视角下的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19(1):15-19.

  [4]杨晓沧.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分析[J].时代教育,2016(01):107.

  [5]周玉杰.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研究[J].才智,2014(29):60.

  [6]朱汉春,王永才,赵智华,等.多元智能理论在农科院校创新性人才培养中的教学实践探索[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45-149.

  李慧娜平源张泊平


《智能时代教育教学中创新人才培养探究》
上一篇:“互联网+”时代下远程开放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下一篇: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新人才教育关系研究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