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教育职称论文》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11-29 09:28
扫码咨询

  摘要:习总书记总书记高度重视劳模精神的弘扬,并对劳模精神的内涵作出明确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受众最广的教育形式,因此,将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不仅有利于劳模精神的弘扬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和新时代道德实施建设要求的落实。为此,可以充分将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课程思政建设中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和校园文化中。

  关键词:劳模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要弘扬劳模精神。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同志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再次对弘扬劳模精神的重要性进行了阐释,习近平同志强调:“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1劳模精神的丰富内涵

  早在2013年习总书记总书记就对劳模精神的内涵作出明确界定,总书记指出:“广大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因此,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精神和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精神就是劳模精神的具体内涵。这几种精神之间是辩证统一的,他们的关系是层层递进的。具体来讲,爱岗敬业是劳模精神最基本的方面,争创一流则比爱岗敬业的要求更高一些,表示的是一种进取精神,爱岗敬业精神与争创一流精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爱岗敬业是争创一流的基础和前提,争创一流是爱岗敬业的必然结果,劳模在爱岗敬业的基础上争创一流,在争创一流的过程中深化爱岗敬业的精神。同样,艰苦奋斗精神和勇于创新精神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艰苦奋斗是勇于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勇于创新是艰苦奋斗的发展和延续。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精神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品质,它们两者之间也是统一的。同时,从爱岗敬业这一劳模精神中最基本的精神品质到甘于奉献这一最高层次的精神品质,也可以看出劳模精神的具体内涵不仅是辩证统一的,而且还是层层递进的。

  2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

  大学生是即将走上劳动岗位的高素质群体,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接班人,对他们进行劳模精神教育很有必要。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又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品质培育的主要渠道,因此,劳模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有契合点的,劳模精神是有必要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

  2.1有利于继承与弘扬劳模精神

  劳模精神需要继承和发展,也需要弘扬和传播,继承与弘扬劳模精神的场所有很多,途径也有很多,但是对于高校、对于大学生来说最主要且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将其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所有高校学生所必须接受的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劳模精神,不仅能使老师和所有学生都受到劳模精神的洗礼,而且也会促使他们将劳模精神传递给身边的人,同时,也会激励老师和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践行劳模精神,在这一过程中,劳模精神会得到充分继承、弘扬和发展。

  2.2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学科得到大力发展,而当今这一学科仍然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当中。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国际背景和大学生身心状况,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学科的理论和内容仍需进一步丰富,以满足国内外环境和大学生身心状况变化发展的需要。将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高校进行劳模精神教育的路径,是弘扬劳模精神的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需要。

  2.3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劳动意识

  当今大学生大多是在2000年左右出生的,他们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并且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群体为独生子女。在这种相对优越的成长环境之下,会有一部分大学生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不懂得奋斗,也不懂得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将劳模精神充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为大学生讲解劳模事迹,让他们感受劳模精神,这会极大改变部分大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观点和看法,会增强大学生对我国性质的认同感,也会极大唤起他们的劳动意识和斗争精神,促使他们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实践,并培养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意识,进而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磅礴力量。

  2.4有利于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要求

  、于2019年10月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其中明确指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并且,其中规定的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等内容中也包含着劳模精神的部分内容。由此可见,劳模精神是新时代公民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劳模精神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因此,将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能够在继承和弘扬劳模精神的同时有效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要求,进而有效推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

  3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

  劳模精神内涵丰富,将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因此,探究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是弘扬劳模精神的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3.1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经过了复杂的发展过程,现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200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为指导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五门课程。劳模精神要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首先融入这些课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会从哲学意义上探讨劳动,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一切历史的前提和基础,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因此,可以将劳模精神渗透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过程。“劳模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生动体现。”在“毛泽东思想和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两门课程中,可以在深入讲解王进喜等先进人物的基础上挖掘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等劳模精神,并与学生共同探讨他们身上的劳模精神对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贡献。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可以直接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等劳模精神的道德教育。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可以带领学生观看表彰劳模和先进工作者的会议,让学生学习习总书记总书记关于劳模精神的系列重要讲话,了解党和所传递出的这种尊重劳动、尊重劳模的态度,让其明白继承和弘扬劳模精神是党和国家所鼓励的,是一种社会形势。将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有效推进劳模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3.2劳模精神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过程

  课程思政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旨在通过挖掘其他各类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在其他课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使得其他课程发挥协同作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从而构建起“大思政”的教学格局。将劳模精神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过程,首先可以挖掘各类课程涉及的人物身上所体现的劳模精神。在其他课程教学中,都会涉及各类课程的学科奠基人或者本专业的知名学者,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劳模精神的体现,正是在这一精神的驱动下,他们才能够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教师便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对学生进行劳模精神教育。其次,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劳模精神教育,学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困难,此时,教师就可以在指导学生学业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等精神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劳模精神的教育和熏陶。将劳模精神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过程,是推动劳模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又一有效方式。

  3.3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不仅仅包括课堂教学,开展相关实践活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对于特定教育内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育成效要比课堂教学更加显著。因此,探究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时,就必须要考虑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之中。为将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首先,高校应该全面加强学生的劳动实践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得到极大重视,2020年3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高校应在这一文件的指导下,保质保量开设好劳动教育课程,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体会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体会到劳模精神的强大力量。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或者辅导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与劳模和劳模精神有关的实践教育基地,让学生在参观中感受更加立体、更加真实的劳模和劳模精神。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组织学生去劳模家里或者工作单位,与劳模当面交谈,切身感受他们身上所蕴含的劳模精神,这种教育往往要比课堂教育更加真实、更加生动、更加有效。

  3.4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文化往往能够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校园文化要素众多,既包括老师言行的熏陶,也包括学校硬件设施,同时还包括校园网络文化。因此,为将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校园文化,首先,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发挥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努力践行劳模精神,在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劳模精神的熏陶。其次,高校应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积极组织“劳模进校园”等宣讲活动,邀请劳模为学生做主题报告,在此过程中充实关于劳模精神的校园文化,让学生接受劳模精神的宣传教育。再次,高校可以在学校张贴相关宣传标语,可以将劳模精神的内容融入校园宣传栏,让学生可以在校园各处感受到劳模精神。最后,高校应该将劳模精神融入校园新媒体平台,加强相关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具体来讲,高校可以在学校或学院微信公众号中推送关于劳模精神的内容,或者将劳模的相关视频放至校园官方网站和校园官方微博,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受劳模精神的教育,同时,这也为学生主动接受劳模精神教育提供了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隆重举行[N].人民日报,202-11-25(01).

  [2]习总书记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3]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4]李珂.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崭新意蕴与当代价值[J].红旗文稿,2020,(08).

  [5]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01).

  陈伟


《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上一篇:教育装备现代化条件下校长管理方式探析
下一篇:浅谈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在校本德育教学中的应用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