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摘 要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建设。但从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看,其面临诸多短板,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依然存在。文章针对合作社组建质量不高、管理运作不规范等问题,提出要准确把握合作社发展形势,提高合作社规范化水平等相应解决对策,为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转型;规范运作
1 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1.1 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为合作社创造了良好发展环境
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资金奖励、税收减免、信贷支持等政策措施,设立农民资金互助会、农民合作基金等,并结合农业发展实际,每隔2~3年对扶持政策进行调整,有力地促进了合作社的发展;积极引导和协助合作社做好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办社层次,现有省级以上供销社系统示范性合作社5家,区级以上示范性合作社49 家;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立足实际构建生产、供销、信用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农服务平台,积极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引导合作社与超市、农贸市场及农产品经纪人对接,在提高为农服务实效的同时,推动合作社产品走向市场[1]。
1.2 兴办主体的多元化,增强了合作社发展后劲
一是由专业大户牵头,农户合伙兴办。一部分在发展现代农业中涌现出来的能人,为加强联合合作,提高市场竞争力,发挥能人效应,联合农户牵头兴办合作社。二是农技人员领办型。一部分农技人员运用技术优势在区域化布局明显、专业化生产集中的地区,领办合作社,以更好地发挥优势,促进生产发展。三是龙头企业带动型。部分农业龙头企业,为进一步带动产业发展,解决“企业+农户”模式经常出现的利益关系难协调、产销难衔接等问题,按照合作体制的要求创办合作社。四是基层供销社参办、领办型。区供销合作联社充分挖掘供销社基层经营网络的潜力,以基层供销社、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专业户为基础领办合作社,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全区共有28 家合作社是由基层供销社参办、领办。
1.3 合作社带动作用的持续发挥,助推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通过统一提供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合作社提供的代育秧、代耕作、代机收等托管服务更是解决了季节性的劳力少、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在生产过程中合作社组织的培训,提供的蔬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服务,使农户技术水平显著提升;通过统一收购和销售农产品,在市场中形成了有利地位,促进了农户丰产丰收。
2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1 合作社组建质量不高,影响发展后劲的提升
一是部分合作社运转异常。合作社负责人对法律法规不了解,对合作社作用、要求和运作形式认识不足,导致部分合作社组建之后未实际运行,出现一定数量的“空壳社”。全区185 家注册合作社中,有23 家被市场监管列入2019年度经营异常合作社。二是合作社社员之间利益联结不够紧密。部分社员被动参加,农业生产分散经营,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有的甚至是名义社员或“家庭式”合作社,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三是大部分合作社规模较小。合作社虽数量多,涉及面广,但真正有规模、效果显著的并不多,多数结构单一、实力较弱,总的辐射面不广,连接农户能力不够强。部分合作社甚至没有办公服务场所、经营设施和生产基地[2]。
2.2 内部管理运作不规范,制约合作社健康发展
一是内部产权关系不明晰。有的合作社成立之初未将产权明确到个人,后续通过项目申报、政府扶持等形式获取的资产逐步壮大,但这部分以合作社名义取得的资产其产权关系也比较模糊,成为合作社健康发展的隐患。二是缺乏有效的约束监督机制。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重创建、轻规范”问题,虽然制定了章程,设立了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但大多职责不清晰,制度不全,管理流于形式,决策比较随意,制约了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三是内部财务管理还不够规范。部分合作社对固定资产等缺乏有效管理,会计核算内容不够全面,财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经营状况;部分合作社因资产清算报告不能及时提供,导致注销手续办理困难。
2.3 要素资源配置不全,阻碍合作社发展壮大
一是融资渠道比较狭窄。合作社在农业投入上形成的资产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无抵押担保资格,信贷能力较弱。虽然海洋农商银行制定了针对性的小额贷款,但受限于银行信用贷款上限,资金筹措仍较困难。二是劳动力资源缺乏。受农村人才外流、农业收入较低等因素影响,合作社对于本地劳动力吸引较差,务工人员普遍在55 周岁以上,对于高素质专业人才更是缺少吸引力,成为合作社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三是用地政策限制问题突出。在严守耕地红线的背景下,合作社对设施用房的需求与基本农田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给合作社发展现代农业尤其是农旅结合造成了困扰。同时,受第二轮土地承包即将到期、土地租赁价格逐年上升等因素影响,给部分合作社的生产投入带来负面影响。
2.4 经营能力和市场化程度不高,削弱合作社竞争力
一是产销对接机制不健全。多数合作社处于出售原料或初级农产品的阶段,产业链难以向生产环节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拓展,本地市场空间没有充分挖掘,产销对接程度较低,常常有产品无销路的问题出现。二是品牌效果不明显。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应用还不够广泛,品牌优势尚未充分挖掘和释放,部分合作社品牌观念落后,品牌营销运作水平低下,缺乏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强势品牌。三是甘于满足现状的小农意识进一步制约了合作社竞争力的提升。
3 推进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
3.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准确把握合作社发展形势
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全面理解和把握促进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在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加强政策引导,研究制定相应的合作社布局规划,坚定信心推进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挖掘推广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合作社典型,努力形成全社会支持合作社发展的良好氛围;强化农业农村、供销、自然资源与规划、市场监管等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增强信息互通互享,形成合力,切实推进合作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
3.2 突出重点,规范运作,努力提高合作社规范化水平
一是清理整顿一批“空壳社”。通过全面排摸、一案一策等方式,不断完善全区合作社数据库,并对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无农民成员实际参与、没有实质性生产经营活动、注册后未开展经营活动或因经营不善停止运行的“空壳社”进行重点清查,科学合理地引导和促使其注销登记。二是依法规范合作社运行管理。持续开展示范社的评定,建立示范社名录,积极推进国家、省、市、区级示范社四级联创;引导合作社做到财务、管理、经营、项目“四分开”,资产量化到人,确保产权明晰;健全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强化民主治理,提高运行效率;严格执行合作社财务会计相关制度,定期公开财务报表,接受成员监督;重视合作社资料建档和档案管理,有效发挥档案在服务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的积极作用。三是建立健全合作社动态监测机制。借助农合联平台,积极推动合作社成为农合联会员,并建立农合联会员合作社基本规范和星级管理制度,动态监测确保合作社良好运营。
3.3 做实经营,增强实力,充分发挥合作社带动作用
一是积极打造农旅结合新业态。鼓励合作社在发展中注重延伸产业链,打造多附加值的项目,在农旅融合发展上做文章,增强乡村旅游吸引力,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二是增强合作社营销能力。鼓励和支持合作社精准选择目标市场,以销定产、以产促销、产销衔接。针对新生代消费群体的喜好,加快推进“海山农汇”网络销售平台建设,鼓励合作社充分利用好微信营销,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双向流通机制。三是强化合作社品牌创建。在加强基地建设、严格生产环节、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引导合作社及时申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志和SC认证,注册农产品商标,提高市场开拓和竞争能力。四是积极推进合作社联合合作。鼓励同业或产业密切关联的合作社在自愿前提下,通过兼并、合并等方式进行组织重构和资源整合,壮大一批竞争力强的单体合作社。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鼓励合作社与龙头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
3.4 加大服务,强化指导,进一步优化合作社发展环境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在积极争取中央、省、市有关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本级扶持政策,在信息、技术、市场营销、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示范性合作社更多的支撑和倾斜,支持合作社做精做强。积极发挥政府扶持导向作用,重点扶持示范性合作社。二是多渠道、全方位做好合作社人才的培养。建立优秀合作社理事长、大学生骨干、农产品经纪人等人才库。开展对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示范性合作社理事长和职业经理人的培训,提高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加强指导服务工作。积极发挥各镇街农业生产服务中心作用,围绕统防统治、庄稼医生等服务,强化合作社的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同时建议政府建立合作社会计核算指导服务平台,指导确实有困难的合作社开展财务核算等工作。四是积极探索解决土地利用瓶颈难题。积极落实设施农业用地政策,在兼顾农保田总量平衡、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建议政府在新一轮土地总体规划调整时,优先安排合作社设施用房土地指标,以利于拓宽合作社生存发展空间,创造良好的农旅融合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富斌.景谷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12):4,7.
[2]黄世成.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福建农业,2014(5):72-73.
作者王盛君
推荐阅读:中国农民合作社杂志征收经济职称论文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论文发ei需要润色吗
- 科学管理研究是评职称认
- 论文转投是什么意思
- 医学论文投英文期刊怎么
- 舞蹈的地域特征论文发表
- 经济全球化退与进论文发
- 水文水资源观测论文发表
- 安徽体育科技发表论文要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SCI论文投稿状态有哪些各
- 工程造价师职称资格报考
- 两会声音:解决基层医技
- 护理职称论文准备选题技
- 二级项目管理师评职资格
- 申报高级政工师发论文要
- 哪里有2018中文核心期刊目
- 什么样的职称论文才能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