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农业职称论文》“三农”政策对农业经济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

“三农”政策对农业经济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7-13 09:50

  摘要:对“三农”政策对农业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收集相关变量即1978—2018年的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政策变量以及其他控制变量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认为:“三农”政策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正向效应,是灌溉面积而不是播种面积对农业经济有很强的正向影响,乡村办水电站装机容量对农业经济增长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三农”政策;农业经济;影响效应;实证分析

  引言

  是农业大国,统计局2018年数据显示,我国农村户籍人口超过40%,因此农业经济的增长对的GDP的贡献也很重要。习书记总书记曾说过:“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现代化。”这进一步表明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很多,不仅有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还有农业科技的进步,当然制度与政府颁布的“三农”政策也有一定影响。2004年后,连续多年发布一号文件,确定了“三农”问题的重要地位。因此,研究我国“三农”政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在第二部分将对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梳理,提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在第三部分,将建立包含政府政策的计量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得到的结论提出有利于我国农业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三农”政策对农业经济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文献回顾

  作者主要收集了农业经济增长因素的相关文献,经过梳理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有不少学者以我国农业经济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各类因素,只是研究的视角不同。有些学者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夏新燕(2010)建立时间序列和截面两种模型,分析促进农业增长因素,得出结论认为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的投入为两大主要因素[1]。栾炳江(2015)利用1980—2013年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认为耕地面积、从业人数、用电量等生产要素与农业经济呈正相关,而化肥使用、机械动力、支农资金不显著[2]。还有学者(张清华[3],2003;尹燕等[4],2013;姚旭兵等[5],2016)重点研究了某一类因素与农业增长的关系分别是制度和技术、对外贸易依存度、城镇化等,结论认为制度与技术能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对外贸易依存度与农业产出增速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而城镇化与农业经济增长因地制宜。其次,更多的学者对我国农业大省进行特定的分析。姜劲儒(2010)以我国12个农业大省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认为生产要素的投入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如劳动力、土地面积、技术进步、农机和化肥的投入等,另外制度变迁、政府农业支出也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影响[6]。庞娟、吴玉鸣(2006)领用C-D生产函数对广西农业经济增长进行分析,对广西农业经济增长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技术进步和政府对农业支出是决定性因素[7]。也有学者何剑(2007)对新疆的农业经济增长进行了研究,得出类似的结论,认为制度和技术是促进新疆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8]。

  二、模型构建

  本文主要研究政策变量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但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还有很多,因此作者采用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建立模型,以便于将其他因素进行控制。基本的C-D生产函数形式如公式(1)所示:Y=ALαKβμ(1)其中,Y通常代表经济增长水平,A通常代表技术水平,L和K分别代表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α、β通常代表劳动力和资本的产出的弹性系数,μ通常代表其他因素。对该基本模型两边取对数,得到线性模型,如式(2)所示。笔者认为,除了基本生产要素之外,还应该包含很多其他可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如代表农业技术的农业机械总动力(T),代表土地生产要素的农作物总播种面积(Land)、有效灌溉面积(W),以及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F),代表了其他投入的乡村办水电站个数(Q)、乡村办水电站装机容量(V)、农村用电量(E),本文还加入政策性变量(P),得到新的模型如式(3)所示。

  三、实证分析

  (一)模型统计结果

  作者根据本文扩展的C-D生产函数模型,收集所有变量的相关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估计,结果显示,除了政策变量和有效灌溉面积之外,其他的变量都不显著。因此,笔者判断变量之间有严重的多重共线性,用逐步回归方法修正后(见下表),除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就业人员之外,其他变量均非常显著,尤其是政策变量。因此,本文构建的扩展C-D生产函数模型比较合理,进一步作者对模型结果进行相关检验。

  (二)模型相关检验

  从上表中结果可以看出,拟合优度(R2)达到99.89%,表明模型解释变量x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解释程度比较大,模型通过拟合优度检验。

  四、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三农”政策对农业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作者通过收集相关变量1978—2018年的数据,建立了计量经济模型,对政策变量以及其他控制变量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首先,“三农”政策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正向效应,这表明2004年之后,政府实施的刺激农业经济增长的各种政策是较为有效的。为了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如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基础建设等。因此笔者认为,政府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创新实施方式,加大实施力度,如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特色农业,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村互联网经济发展等。

  其次,灌溉面积而不是播种面积对农业经济有很强的正向影响,这说明粗放型的播种面积增长,并不能给农业经济带来显著的增长,而有效的灌溉才是增加农业产量的重要因素。进一步说明,农田需要高质量的管理。特别是农田灌溉管理。因此,笔者认为在农业发展中,农村水利工程发挥了较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全球水资源日益匮乏的情况下,对农田灌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健全我国水利工程完整的管理体系,加强水利工程资金的筹集工作,以及应用的监督,保证我国农田,尤其是干旱地区的农田,得到有效的灌溉,保证产量。

  最后,乡村办水电站装机容量对农业经济增长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农村在农业方面的用电量可以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目前我国农村农业水电站设施得到了改进,但总体水平还不高,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因此,笔者建议,政府应加快农村电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注重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保证农村农业用电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夏新燕.农业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刊,2010,(3):1-3.

  [2]栾炳江.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商,2015,(24):275-277.

  [3]张清华.含制度、技术因素的农业经济增长模型及实证分析[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20-23.

  [4]尹燕,张宇青,周应恒.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与农业经济增长———基于面板误差修正模型VAR的实证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3,(11).

  周颐玮


《“三农”政策对农业经济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
上一篇: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
下一篇:机会成本视角下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优先兼顾农业产业发展策略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