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那点事文史艺术职称论文》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及其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及其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来源:职称那点事作者:赵编辑时间:2019-06-27 09:54
扫码咨询

  摘 要: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逐渐兴起并与其他产业相结合产生了多种产业生态,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对指导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要素协同关系,构建了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根据“钻石模型”设计了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计算了指标权重。研究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生态系统; 结构模型; 评价指标体系

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及其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0 引 言

  文化作为软实力,始终是一国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1]。特别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发展,部分传统产业由于受到成本提高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制约逐渐走向衰弱,各国经济增长速度呈现下行趋势[2]。与此同时,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异军突起,并保持稳步增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新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3]。在十九大报告中,以习近平主席为代表的国家领导人再次将发展文化产业推到新的历史高度,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艺创新,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从创意产业的兴起到创意产业集群的出现,从研究创意产业自身到探索产业间的协同创新关系,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越来越注重与周边环境间的关系[4]。生态系统最早是人们对在自然界中的一定空间内,由生物和环境相互制约,保持动态平衡的统一整体的定义。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生态系统的概念被广泛地应用在其他学科的研究中,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逐渐与产业实体融合并催生出新兴产业结构[5]。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在创意产业链中的各主体间不断交流互动,进行着创意的产业化和产业创意化[6]。创业产业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竞争力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及竞争力评价体系展开研究。

  1 文化创意产业及其生态系统的内涵

  1. 1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

  1998 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在《创意产业 路 径 文 件》( Creative Industries Mapping Documents) 中首次正式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及分类,认为创意产业是指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下将来自个体的创意、技能及才华转化为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潜力活 动 的 一 种 产 业。 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 ( UNCTAD) 在世界创意经济报告中指出,创意产业的发展实际上是通过将创意和智力资本作为初始投入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意产品及服务的生产、制作和营销循环的过程[7]。与英国强调创意、知识产权及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作用不同,UNCTAD 对创意产业概念的界定更加关注创意和创意产业的运行过程,循环发展的概念在这得到强化。由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不同,不同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叫法也存在差异,比较典型的如美国、澳大利亚的版权产业; 日本、芬兰的内容产业; 新加坡的文化产业和英国的创意产业等[8]。

  结合国内外学者对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界定及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实际,界定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内容为基础,以创意和知识资本为核心,以高新技术手段为支撑,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下不断进行文化创意产品及服务的创造、制作、传播和销售的循环,从而刺激经济发展、带动就业的一种新兴产业活动。其具有文化基础性、内容原创性、知识和技术密集性、高附加值,以及极强的产业融合性等特点。文化创意产业大体分为文化艺术类、广播电视类、新闻出版类、会展服务类、软件服务类及其他辅助服务类等。

  1. 2 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的内涵

  生态系统的本质是物质生产、资源消耗和环境友好的和谐共生,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和无机环境在一定空间内保持动态平衡。仿效自然生态系统,人们日渐关注将产业的特性与生态系统的本质属性相融合,把产业要素加入自然生态系统中,构造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形态,在与自然环境和地域资源和谐共生的基础上保证产业经济高效稳定增长。

  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逐渐兴起并与其他产业相结合产生了多种产业生态,如工业生态系统、金融产业生态系统、信息产业生态系统、创意产业生态系统等[9]。Partt 最早构建了创意产业的生态系统,从价值链的角度解释创意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现象,指出创意、信息和技术在创意产业生态系统中的各企业间流动,使得创意企业的竞争力在不断优化的过程中得以提高[10]。创意产业本身就是创意要素在某一特定空间范围内的集聚、交流和不断优 化 升 级 的 过 程,符合生态系统的基本属性[11]。创意产业生态系统的运行与生态系统极为相似,因此可以将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定义为是文化创意要素的生产者、分解和消费者在一定时空中与所处的创意生态环境间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流与互换的动态平衡的有机整体。创意生态环境既包括创意产业发展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等社会环境,也包含最基本的自然生态环境。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能够进行自我调节,并与其他要素和谐共生。

  2 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及要素协同关系

  2. 1 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划分可将创意产业生态系统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部分,非生物部分是创意产业发展赖以生存的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因素及创新支持种群等,创业产业主体因素则从属于生物部分,主要包括创意生产者、创意消费者和创意分解者。将自然生态系统的概念引入到对创意产业生态系统的研究中去,可发现非生物部分即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对创意产业生产者和消费者存在影响,同时其与自然生态环境本身间存在互动关系。将自然生态环境的要素加入创意产业生态系统中去,提出创意产业生态系统结构模型,见图 1。

  如图 1 所示,创意产业生态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的产业系统( 创意产业主体) ; 包括水、土壤、空气、自然资源等在内的自然生态环境( 创业产业基础条件) ; 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环境因素( 创业产业社会环境) 。创意产业生态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且创意产业系统要素间也相互作用,形成了产业系统、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外部循环及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的内部循环,符合生态系统循环和相互作用的属性。在内部循环中,创意生产者通常包括创意人才和创意部门,他们提供创意和产品创新设想,由创意消费者( 中介服务机构,包含创意服务中心、营销机构、咨询机构、生产厂商) 将创意变为现实,融合创意生产者的创意构想生产出创意产品并推向消费市场,最终购买产品的客户对创意产品进行使用和分解,并向创意生产者反馈市场需求。在产业系统中,物质、信息和能量随着生产演化过程在各主体要素间流动和循环,而这种运动在外部循环系统中则表现得比较复杂。

  2. 2 文化创意产业构成要素间的协同关系

  文化创业产业要素间相互作用有 5 个过程,如图 1 所示: 过程①表示自然生态环境向产业系统的输出,主要是自然生态系统为产业发展提供自然资源的过程,也即为生产提供基础和硬件条件的过程,脱离了资源基础的支撑,创 意 就 无 法成为现实可用的商品。同样,创意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软件支持,过程②反映了社会环境对产业系统的影响。从 创 意 到 创 意 产 品 到创意产业,需要政策、资金、文化投入和高新技术等软件支持。在硬件水平一定的情况下,软件供给越充分创意产业发展越好。除此之外,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也相互作用、相 互 影 响。过程③说明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注影响了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的发展和相关政策的制定; 反过来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政策的制定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水平,如过程 C。而过程 A 和过程 B 则分别代表的是创意产业系统对自然生态环境和对社会环境发展的反作 用。产 业 系 统在吸收自然资源得以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因资源消耗、生产开发而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同理,产业系统的发展既依赖于社会环境提供的软件支持,也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政策的制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社会环境的发展。总的来说,无论是产业系统要素间的内部循环系统还是产业系统与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环境构成的外 部 循 环 系 统,其作用是相互的,而 各 要素的发展遵循耦合、协同共生的机制和原则。

  3 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3. 1 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理论的指标体系构建

  “钻石模型”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 ·波特提出。该理论的提出最早是为了衡量国家的竞争优势并找出影响竞争优势的因素。在钻石模型中,生产、需求、相关产业及企业战略等被认为是影响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的机遇与政府行为对国家竞争力水平也有所影响。波特将这些影响因素对国家竞争优势的作用过程汇聚在一起进行研究,并构建出“钻石模型”。

  竞争优势理论与钻石模型的结合为研究国家和地区竞争优势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竞争优势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同样适用。参照钻石模型中对各要素的定义,在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中,生产要素表现为产业基础条件; 需求情况包含消费市场对生产市场供给的需求,简化为产业市场潜力; 产业及相关产业简化为产业发展水平来衡量; 政府制定的相关制度政策也会对产业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看得见的手” 与“看不见的手”共同作用影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通过政策支持力度来体现; 企业战略及竞争对手的策略及机遇因素由于其微观性和不确定性不做评价。

  结合已有相关研究,在波特“钻石模型”的基础上加以调整,以产业基础条件、产业发展水平、产业市场潜力、政策支持力度等 4 个方面为一级指标构建文化创意 产 业 生 态 系 统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如 表 1 所示。

  3. 2 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设计

  3. 2. 1 评价方法选择

  网络层次分析法( ANP) 于 1996 年由美国匹兹堡大学 Saaty 教授提出。与层次分析法( AHP)不同的是,充分考虑了元素间的非独立性,将 系统元素划分为控制元素层和网络层,其中控制元素层中包含问题目标及决策准则,有时也可以没有决策准则,但至少要有一个问题目标。控制元素层与 AHP 结 构 相 同,每个控制元素层都是独立的,而在 网 络 层 中,元素之间不仅具有相互独立性,也 是 相 互 依 赖、相 互 影 响 的,强 调 反 馈 作用[12]。网络层次分析法通过两两比较获得优势度、并运用计算机软件计算超矩阵和加权超矩阵,根据无量纲处理后的极限相对排序向量进行决策,有效地解决了因素间的非独立问题,克 服了其他决策方法的弊端。

  4 结 论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文化作为软实力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准,特别是“十二五”规划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十九大”的召开更加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意义。论主流意识形态与创意文化产业融合的可能及其实现,从文化创意产业到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其中经历了由产业到集群,再到生态系统的逐渐演化。本文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及要素协同关系,构建了创意产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根据“钻石模型”设计了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计算了指标权重。研究丰富了文化创意产业理论,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践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 李宗桂. 文化自觉与文化发展[J]. 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 6) : 161-165.

  [2 ] 韩顺法. 文化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效应研究[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 7) : 21-28.

  [3 ] 段杰,张娟. 基于灰色预测的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 ( S1) : 457-460.

  [4 ] 谭娜. 生态学视域下的文化创意产业链重构研究[J]. 东岳论丛,2014,35( 7) : 134-142.

  [5 ] 洪帅,吕荣胜. 中国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综述[J]. 经济问题探索,2017( 5) : 38-44.

  [6 ] 郑志,冯益. 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 23) : 62-65.

  [7 ] 埃德娜·多斯桑托斯主编,张晓明,周建刚译: 创意经济报告 ( 2008) [M]. 北京: 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2008: 12-13.

  [8 ] 金元浦. 我国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形态、新趋势与新问题[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30( 4) : 2-10.

  [9 ] 曹南风.“互联网 + ”环境下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构建[J]. 新闻世界,2018( 3) : 46-48.

  [10] Pratt,A. C.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production system: a case study of employment change in Britain[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1997,29( 11) : 1953-1974.

  [11] 文嫮,胡兵. 中国省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研究[J]. 经济地理,2014,34( 2) : 101-107.

  [12] 胡园园,顾新,王涛. 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知识链信任评估研究[J]. 情报科学,2015,33( 12) : 40-45.


《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及其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上一篇:认知渗透与知觉认识论
下一篇:心智的具身性与整体的人 ——解析现代哲学中的具身性思潮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