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认知、治疗实践与乡村医疗空间生产
摘要:疾病认知经历了从文化问题到社会问题,再到医学问题的人类境遇转型,即伴随疾病谱系的变化,医学人类学从对小型社区初级卫生保健问题开始转向全球化健康问题的探讨;而在农村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背景下,从乡村医疗卫生制度的变革、建立在不同病患观念上的医疗保健行为到乡村民间信仰,通过细致入微的分析,具体到患者疾痛叙事、医患关系,在文化多样性层面呈现出了更为日常细微的乡村治疗图景。在当前社会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利用传统性因素,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可持续、良性发展,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的期盼,如此才是实现“健康”战略的核心要义。
关键词:医疗体制;多元医疗;仪式治疗
更新了一篇医疗相关的论文,如医学期刊论文审几次稿,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一、疾病认知理论意涵
(一)疾病、疾痛与疾患态势
从社会关系意义上来讲,疾痛指的是病人及其家人乃至更广的社会关系,是如何接受病患事实,带病生活的,又是如何对付和处理病患的症状以及由之引起的各种困苦烦恼[1];从生物学意义上来看,疾痛指的是种种鲜活的经验,是病人对疾病引起的身体异常和不适反应的切身感受。患者及其家人去医院或诊所就诊,无非是去向医生抱怨疾痛;医生透过各自专业理论滤光镜,从患者“疾痛经验”中判定疾病。从病人疾痛叙事角度来说,疾病因此产生,患者的说病道痛是疾病认知的基础。
(二)疾病认知的取向
医学人类学关于疾病与文化关系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针对疾病认知的文化相对主义观。此观点认为,文化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一个透镜,人们透过它来认识疾病与健康。在这种情况下,认识疾病与文化之间互动的本质,就成为理解人性的一种有效途径;其二,以英国早期人类学家为代表所持的实证主义立场。即人类所有的文化都是为了保持自身身心健康与安全,适应生存环境而设计,文化只是人的生物性的延伸。如在马林诺夫斯基看来,所有人类文化制度都有满足特定需求的功能,根据这一倾向,疾病认知的功能就是满足疾病所引起的生理、心理需要[8]。人类学家古德在实证主义和相对主义之间做出了区分,为在生理、心理、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建立联系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二、疾病认知背景下乡村治疗图景呈现
早期进入的西医传教士认为,人的疾病是没有建立类似基督教的西方世界那样的道德秩序的一种反映。身体患病暗示着一些风俗习惯正影响着人的生命状态,只有通过灵魂得救,才能真正治愈身体的疾病而得到新生;许多史实亦证明,西方医疗空间移植进社会使得人们的治疗观念确实发生了明确的变化[17]。本文讨论的是在农村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背景下,伴随乡村医疗服务专业化程度提升和乡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健全,村民在治疗实践中是如何将传统性因素融合进生物医学中,并使其发挥积极作用的。
三、社会转型时期的乡村治疗实践特征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道德情操以及行为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即面对现代医学发展,乡村外部卫生服务已然呈现出新的发展机遇。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个人选择空间不断增大,尤其是人们在面对物质世界的方式以及疾病鉴别解释及治疗实践方面,现有的医疗体制及文化观念在决定谁会求医,为何种病求医、在什么阶段求医以及会有什么效果方面有重要作用。
三、社会转型时期的乡村治疗实践特征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道德情操以及行为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即面对现代医学发展,乡村外部卫生服务已然呈现出新的发展机遇。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个人选择空间不断增大,尤其是人们在面对物质世界的方式以及疾病鉴别解释及治疗实践方面,现有的医疗体制及文化观念在决定谁会求医,为何种病求医、在什么阶段求医以及会有什么效果方面有重要作用。
(一)社会制度与治疗:基于医疗制度的理性化诉求得以提升
“体系”与医学的关联,在20世纪初产生,20世纪30~40年代开始具有医疗系统的意涵;而且到20世纪60~70年代才最终被广泛使用,其中有两个要素,其一是对医疗的介入;其二则是医疗构成了一个各方关系合理链接的系统[34]。新卫生事业在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以“防治”训练的形式提出把医疗面向工农兵的原则。在“面向工农兵”的新政策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三级保健组织计划:即县设卫生院,区乡镇设卫生所,在卫生院及少数卫生所健全后,即可在行政村或联合数个村设立卫生室。由此,在20世纪50年代,乡村医疗资源的整合即是以“联合诊所”的方式进行的。而面对幅员辽阔的乡村,在人口如此众多却又居住分散的情形下,巡回医疗队和联合诊所的设计却犹如杯水车薪,因此,在重组传统农村治疗格局的同时,并未真正使乡村社会的农民受益;但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阶段,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度构成了当时医疗保障的制度架构。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社会保障中的个人和责任渐趋凸显,关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与政策开始纷纷建立。如2015年《关于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指导意见》、2016年《健康2030规划纲要》、2017年《关于印发2017年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等。在这种情况下,角色介入,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亦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型为“以健康为中心”,在分级诊疗制度下,乡村医生不只是要对患者的身体健康负责,更要被卫生制度所形塑,向村民普及健康知识、计生服务、体检服务也是制度体系的重要因素。正如批判医学体系的核心概念是,“社会对患病经验的反应是安排相应的社会角色和社会体制;而社会对角色、行为和体制的组织设计会强力塑造人们看待疾病以及人们对待疾病的方式。[35]”批判医学人类学体系可以说从制度层面的医疗卫生体系角度认识疾病、健康及治疗问题,并做出了相应的理论解释与应对能力。
(二)社会文化与治疗:地方性知识独特意义的社会呈现
社会—文化立场提出,疾病作为个人遭遇,乃是社会—文化构成,即人类疾病的鉴别解释通过对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的分析,进而关注隐藏在疾病背后的社会阶级结构、社会生活史和社会不平等,同时揭示疾病的临床病症与不同形态社会的文化体系与亚文化体系有着特定联系。因此,不同的治疗方法是文化系统,治疗不仅是生理过程,也是社会文化过程。如上述中基于精神疾病的仪式治疗,这启发我们,在探求乡村多元医疗模式下仪式治疗的生存逻辑时,要想理解其治疗实践如何会有意义,我们首先应该理解人体观念与自我、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些构成地域社会体系的综合层面影响着人们的感觉与感受,引导人们如何看待这些世俗的身体病变,以及如何诠释这些感觉、感受和病变。
四、乡村治疗实践与乡村医疗空间生产
通过对疾病认知理论意涵及其乡村治疗实践的梳理,大体上已经看出在农村理解和对待疾病治疗的方式及其发展态势。即一方面,若社会假定疾病是由身体器官和生理状况不正常造成和界定的社会,在寻求预防或治疗方法时,会注重个体的物理特征,且因为患病的人们无法评估自己的官能和生理状况,这样作为医学体系便不会倾听病人的抱怨或陈述,而主要依赖医疗技术、依赖化验的力量;另一方面,若社会假定疾病是由人类经验界定的,并由人类互动—生理的和社会引起的,当寻求疾病治疗时,也许会更关注自身的社会组织状况并试着理解患者[40]。在理论诉求上,医学社会学以社会体与生物体的类比策略来研究社会与人体关系,并试图关注社会形式和社会制度问题,以此探索社会制度环境与身体之间微观连接机制,并在制度层面上体现出对个体生命历程的全面治理技术;医学人类学的关注点则更多放在社会文化要素之间的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学和人类学均从不同社会文化情境中理解人类疾患,看重感知到的真实和人文上的关怀。因此相比较代表专家系统的现代医学观点仅将疾病视为生理机能的产物,应该修正和扩展生物医学的观点。
总而言之,乡村社会以中西医相混合、医疗制度、地方性知识为表征,在空间实践、空间表征与表征空间的三元互动中演绎着乡村医疗空间生产的具体内容。这种空间生产关系到地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既有中西医混合实践等世俗空间层面的变化,更有地方性神圣空间的表征生产,在理论渊源与研究关注上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彼此,难以用优劣标准来简单论断;事实上,乡村社会世俗医疗空间、神圣医疗空间和西方医疗空间都处于动态的生产过程中,我们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在推进现代医疗制度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利用好传统性因素,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可持续、良性发展,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的期盼,如此才是实现“健康”战略的核心要义。
参考文献:
[1][3][5][6][33][39][美]阿瑟·克莱曼.疾痛的故事[M].方筱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2.4.5.29.6.30.
[2][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85.
[4][8][13][14][35]张有春.医学人类学[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4.42.44.61.66.
[7]王建新,赵璇.疾痛叙事中的话语策略与人格维护———基于病患主位的医学人类学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2016,(4).
[9][11][12][40][美]罗伯特·汉.疾病与治疗:人类学怎么看[M].禾木,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118.249.251.
11.[10][16]吕文江.病患何以能被看作审美对象———读拜伦·古德《医学、理性与经验》[J].社会学研究,2010,(4).
[15]张有春.医学人类学的社会文化视角[J].民族研究,2009,(2)
房静静袁同凯
《疾病认知、治疗实践与乡村医疗空间生产》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教师类职称论文一般多少
- 职称晋级论文检索才认可
- 医学领域cscd期刊怎么查找
- 职称评定需要发表什么样
- 如何提供职称论文的知网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 论文发表三步曲
- 新闻专业有哪些职称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毕业及职称论文发表需要
- 电力系统职称核心期刊怎
- 硕士从助工晋升中级职称
- 博士生毕业论文答辩技巧
- 简述机械工程师基础考试
- 《教育探索》核心级教育
- 工程管理专业论文摘要准
- 发表职称论文如何鉴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