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医学职称论文》基于现代文献的眩晕症中医辨证用药规律研究

基于现代文献的眩晕症中医辨证用药规律研究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8-26 09:47
扫码咨询

  摘要:目的基于现代文献探讨治疗眩晕的辨证和用药规律,整理辨证用药经验,规范当代眩晕的临床诊疗方案。方法统计知网数据库收录治疗眩晕的病案,分别整理出其证候分布和用药的性、味、及功效,使用MicrosoftOfficeExcel2010数据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选用3857例病案,176首治疗眩晕病症的方剂,涉及证型28种、中药235味,病例中出现频次高于100的证型为痰瘀阻窍证、风痰上扰证、肝火上扰证、肝阳上亢证、阴虚阳亢证、气血亏虚证、痰浊中阻证、阳虚血瘀证。病例中出现频数≥25次的药物有半夏、天麻、赤芍、桃仁、川芎、钩藤等33味,多为活血化瘀、化痰药,药性多为温寒平,药味多苦辛甘。结论治疗眩晕多以“化痰通窍”为治则,用药多以活血化瘀、化痰药为主,组方思路以活血化瘀、化痰、利水渗湿、清热滋阴、温阳化饮为主。

  关键词:眩晕;现代文献;证候;用药规律

  眩晕,早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对其的论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眩晕”一词始见于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卷之七中“方书所谓头面风者,即腔晕是也”[1],指眼花目眩或眼前突然发黑,自觉飘忽不定或身感外界旋转,是一种常见的合并症状的临床综合症[2]。现代医学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流的观点认为眩晕主要与大脑的前庭病变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关[3]。中医认为,眩晕症有“胺冒”、“目眩”、“底转”、“头駭”、“掉眩”、“巧扑”等不同称谓。关于眩晕的病因、病机的论述,中医的角度认为外邪、内伤或者其他病变均可导致眩晕,归纳总结有如下几个方面:(1)风、水、湿、寒等外邪侵袭;(2)气乱血逆;(3)髓海不足;(4)上实下虚;(5)瘀血内阻。目前对于眩晕的辨证用药规律缺乏规范化研究,没有统一的诊疗标准,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尚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医药对于眩晕病症的治疗。本文基于现代文献和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近10年来国内有关眩晕涉及中医药治疗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4],以期为眩晕症在中医临床诊疗的规范提供理论基础。

基于现代文献的眩晕症中医辨证用药规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文献资料来源

  通过检索知网数据库(CNKI),收集筛选2010年6月至2020年6月近10年来国内公开发表的涉及眩晕中医药辨证治疗的文献。

  1.2检索策略(检索式)

  在知网检索界面,选取与本病相关的关键词和主题词:“眩晕”、“中医药治疗”、“辨证”为第一次检索,再以“中医治疗”、“中医药”、“中医临床研究”作第二次检索。

  1.3数据处理

  1.3.1纳入标准:(1)疾病符合眩晕的诊断标准: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中医内科学对“眩晕”的诊断标准;(2)有关眩晕辨证的中医证型、专方或中医药治疗临床研究的文献。

  1.3.2排除标准:(1)对眩晕疾病诊断不明确;(2)对一稿多投(包括研究内容相同;第一、二作者名互换)的文献,只取其一;(3)综述、理论探讨类等非临床研究型文献;(4)资料不全或有误者。

  2结果分析

  2.1眩晕文献证型统计

  通过检索筛选本次共收集到临床研究文献72篇和医案文献60篇,共132篇,所合计总病例数为3857例,3857例眩晕患者共计得到28种证型。见表1,图1。

  2.2用药规律统计

  2.2.1用药频次频率:本研究共收集临床研究文献72篇和医案文献60篇,共132篇,所合计总病例数共3857例,处方共176条,包含235味药,用药频次共计2318次。见表2。

  2.2.2功效分类: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药学》将中药功效分类共21类,按照各类药物使用频数和频率高低排序。见表3,图2。

  2.2.3药性:中药按药性可分为温、寒、平、热、凉5类,每味中药对应至少1种或多种药性。统计235味药的药性总频次为2533次。见图3。

  3讨论

  3.1主要辨证分布和用药分析

  通过对眩晕文献的回顾性整理发现,中医对眩晕的证候分型多达28个,从一定角度上揭示了眩晕病的复杂性。通过文献病例对证素的提取分析,发现3857例眩晕患者中证候分布情况为,取频率(频率=某证型出现频次/总病例数×100%)超过10%者为常见证型,共有3种证型,痰瘀阻窍证723例(23.65%),风痰上扰证482例(15.77%),肝火上炎证322例(10.17%),其中以痰瘀阻窍证为最常见证型,与痰相关的证候占总病例数的39.42%,故痰邪可能是眩晕病的主要病因[7-9]。这与古籍中记载的痰饮致眩学说基本吻合,如《金匮要略》中对眩晕的论述为:“心下有支饮,其人苦眩冒”[10],《丹溪心法·头眩》载“无痰不做眩”[11]。对文献中治疗眩晕的176条方剂中所提取到的33味高频药物分析可见其用药规律以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化痰药、清热药、平肝熄风药、解表药、开窍药、补虚药、安神药、理气药为主,其中活血化瘀药使用频率最高,单味药物运用频数排在前10的中药分别是半夏、天麻、赤芍、桃仁、川芎、钩藤、红花、当归、茯苓、黄芩,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半夏,频率为3.80%,其次为天麻,使用频率为3.49%,再次为赤芍,使用频率为3.19%,上述结果印证了古代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及治则的认识,如典籍《医林改错》中就提出了使用通窍活血汤来治疗眩晕[12],表明眩晕与“瘀”相关。而眩晕的痰饮是由脾、肺、肾三脏水液运化失常,导致脑窍闭塞、气血不通而引发眩晕[13],所以眩晕的辨证用药主要是由痰邪、外感、内伤为主。总原则当以化瘀为主。

  3.2高频药物药性、药味分布分析

  《脾胃论》谓:“凡药之所用,皆以气味为主”[14]。说明药物的四气、五味是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参考指标[15-18]。对治疗眩晕的药性频数统计发现,药性以温、寒、平为主,其中使用频次最多的为温性药988次,占使用频次总数的39.01%;其次为寒性药,使用频次为786次,占使用频次总数31.03%;平性药使用频次为564次,占使用频次总数的22.27%,三者加起来累积频数占比92.31%;温性药物具有燥湿化饮、行气血之功[19];平性药取其滋阴降火,渗湿利水之功[20];多用寒性药物,是因其有泻火热、清化痰浊之效[21]。对于一病一证的眩晕患者,应对症用药,对于夹杂多种证候的患者应诸药联用,标本兼顾,攻补兼施[22]。对治疗眩晕的药味频数统计发现,苦味位居第一,使用频次为1231次,占使用总频次的30.13%;辛味位居第二,使用频次为1116次,占使用总频次的27.31%;甘味位居第三,使用频次为1005次,占使用总频次的23.60%。苦味具有能泄、能燥、清热凉血的作用,在眩晕治疗中多针对情志内伤的火郁、痰火而引发的眩晕,如黄柏、黄芩等[23]。辛味药具有行散、润燥等功能,在眩晕中可解表、通窍行气,如半夏、陈皮、厚朴多用于行气,通利脑窍[24]。甘味具有补、和、缓的功效,亦可调和诸药,在眩晕治疗起到补气和缓,补益正气的作用,如甘草、大枣等[25]。

  4小结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种。其症状轻重不一,病机较为复杂,通过对近10年来的文献病例整理研究发现其病机不外乎痰、瘀、火、风、虚等5个因素。各类证候的眩晕可单一出现,亦可夹杂多证候[26]。辨证时需仔细体察病情,明确病因,辨别外、内伤,寒热虚实,标本缓急[27]。其用药法则急症患者证候多偏实热选药规律多为平肝、滋阴、熄风、解表、清热、化痰等法,多用苦、寒、平为主的药物配伍[28-29]。缓症慢性患者多偏虚其用药规律多为补血行气、调肝肾、温肾健脾等法,多用温、甘、辛为主的药物配伍[30]。通过对现代文献的眩晕中医辨证用药特征的研究,可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以期为眩晕的防治提供思路方法。

  参考文献:

  [1]陈言.兰因极一病证方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8-21.

  [2]周仲英,蔡淦主编.中医内科学[M].第2版.北京:中医药出版社,2013:89-91.

  [3]单希征,孙勍.临床常见眩晕病的诊治[J].中华耳科学杂志,2008,6(2):235-238.

  [4]田广宇,周祯祥,李亚敏,等.基于关联规则和熵聚类算法的国医大师治疗眩晕病用药规律研究[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2):115-119.

  [5]朱文锋.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23.

  [6]姚乃礼.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

  文香,张卫华


《基于现代文献的眩晕症中医辨证用药规律研究》
上一篇:活血化瘀药在冠心病中现代临床应用
下一篇: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现状与创新模式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