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政治法律职称论文》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瞩目成就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瞩目成就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赵编辑时间:2019-07-04 10:3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心理从传统封闭向现代开放演变,文化消费需求质量不断提高、数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我国文化市场准入逐步放宽,市场主体、经营方式日趋多元,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传统文化企业转型升级,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文化业态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增长点,文化产业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格局,稳步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迈进。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瞩目成就

  2017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占GDP比重稳步上升,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经核算,2017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3472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2%,比上年提高0.06个百分点>按现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2?8%,比同期GDP名义增速高1.6个百分点。

  在这里,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进行文化及相关产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常住单位指在我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生产是指在机构单位的控制和组织下,利用劳动、资本、货物和服务投入,创造新的货物和服务产出的活动。

  据了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把培育发展文化产业摆在突出位置,出台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有效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化产业整体竞争力明显提高。由于文化产业门类众多,产业链条长,就业容量大,就业形式灵活多样,对促进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向东指出,作为五大幸福产业之一,文化产业将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之一,发展文化产业也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支撑之%因此在引领结构调整和促进消费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依据《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中的规定,文化及相关产业分为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零售业和文化服务业。按活动性质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为两部分:一是“文化核心领域”,指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二是‘‘文化相关领域”,指为实现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所需的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文化装备生产和文化消费终端生产(包括制造和销售)等活动。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按行业分,2017年文化制造业增加值为12094亿元,比上年增长1.7%,占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4.8%,文化批发零售业增加值为3328亿元,增长15.9%,占比为9.6%;文化服务业增加值为19300亿元,增长20.4%,占比为55.6%。

  按活动性质分,文化核心领域创造的增加值为22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占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4.8%,文化相关领域创造的增加值为12222亿元,增长9.8%,占比为35.2%。

  分区域看,东部地区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人68710亿元,占全国74.7%;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14853亿元、7400亿元和988亿元,占全国比重分别为16.2%、8.0%和1.1%。从增长速度看,西部地区增长12.3%、中部地区增长11.1%、东部地区增长10.7%,东北地区下降0.9%,但降幅比上年收窄12.1个百分点。_

  我国文化产业正在进行新的结构转型

  统计数据还显示,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5.5万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19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8%(未扣除价格因素),增速提髙3.3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有分析指出,从2016年、2017年两年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额的增长情况来看,生产类的行业普遍增速偏低,2016年为7.6%,2017年生产类也都很不景气,这是受宏观经济转型发展大环境的影响导致的。

  另一方面,文化产业本身也在进行着自身的结构性转型,比如说生产大类的这类文化及相关产业,以及广电,新闻出版等这些行业,增速也相对较慢,而文化信息传输服务等与新技术相关的行业,其发展增速非常快,2016年、2017年两年文化信息传输服务平均增速超过30%。此外,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都有比较髙的增速。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实现两位数增长的行业有4个,分别是: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营业收入7990亿元,增长34.6%,文化艺术服务业434亿元,增长17.1%,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1545亿元,增长14.7%,文化用品的生产33665亿元,增长11.4%。

  所以即便近2/3的行业增长不景气,文化产业整体上还是保持了一个较高的增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两年来,这些和新技术、消费相关的产业发展迅猛,从而带动了行业整体相对高速的发展,但由于我们还处于结构性的调整阶段,所以整体增速不如之前。我国的目标是到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然而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3472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2%,比上年提髙0.06个百分点。这与国民经济支拄产业的理论值,即占GDP的比重达到5%来说,还有一定的距离。

  不过,也有专家提出,从理论值上来看,可能是困难的,但是也要看具体情况。国家也在不断调整每个阶段的发展理念,因此在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我们对干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认识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支柱产业”如果从髙速度的角度来说,主要还是按照GDP的标准来衡量,而从髙质傲的发展角度,则要从其创新内涵发展,对相关产业的整体带动作用,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综合效应来进行衡M。

  如果从高质量的角度来看,我们也可以将当前的文化产业视为国家髙质址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重要的支柱产业。而在目前的形势下,推动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以实现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目标,可以从以下方面切入。

  一是发展互联网文化产业。一方面,要重视互联网新媒体和衍生品的开发。当前我国新媒体蓬勃发展,新媒体的垂直化、多元化经营是未来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一个方向。如现在很多微信公众号除了有广告收人,都在借助互联网,发力“文化+电商”,但是很多并未纳入统计范围。另一方面,视频网站、网红经济等方兴未艾,未来与互联网结合文化产业的发展很有潜力。

  二是做好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当前尽管旅游人次众多,市场庞大,可多年来很多旅游项目最后都做成了房地产项目或者做成很简单的主题公园,文化体验也还是以观光旅游为主,体验性强、消费类型多、文化参与度高的旅游还没真正开展。开发文旅IP、发力体验旅游,形成相关产业链,通过文化内涵高的旅游和消费来带动投资,这在未来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三是围绕城市文化建设,构建城市自己的文化产业。现在很多城市的旅游产品、文创产品,没有任何IP支撑,买来送人也没有品牌和特色。只有通过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对自己城市文化元素加以提炼,做成一个有IP的“城市文化体验中心+城市文化IP产业链”,这每个城市都可以做,未来将有很大的消费市场。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深入把握40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对于在新时代推动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金元浦分析指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经历了预热期、初创期、体制改革攻坚期等不同阶段。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文化产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1978—1999年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预热期。这一阶段,我国政界、学界和企业界对文化产业展开了热烈讨论,讨论的焦点是文化可不可以产业化、文化能不能够产业化、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是否构成生产力等问题。在讨论中,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学说进行研究,并对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文化产业、创意产业以及艺术产业的理念和实践进行研究,对我国的文化产业实践案例进行总结,逐步形成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共识。

  2000—2005年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初创期。在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大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相互关联的两个重要概念提了出来,强调:“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是我国在文化建设方面的重大理论突破,推动我国文化产业逐步发展起来。这一阶段,电影、出版等领域开始了走向市场化的探索,一大批文化类企业开始涌现出来。

  2006—2011年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改革攻坚期。200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此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攻坚期,取得重大成就。这一阶段,我国基本完成了出版、影视制作、发行、广电传输、一般国有文艺院团、首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等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政企、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逐步推进。这一阶段,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培育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所谓“合格”就是企业有自生能力,它要求文化企业不仅具备造血功能,而且能够达到社会投资的一般盈利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我国文化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在这一阶段,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呈现许多新特征。

  出现文化创新创意创业的新髙潮。从2011年开始,全球掀起了创客文化浪潮。党的十八大以后,创客在我国迅速发展,我国的创客将技术创新探索扩展到文化创意和更大范围的创业活动中,大力发挥草根创业者的无穷智慧,有力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创客的重大意义在于扭转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长期跟跑、追随和复制的局面,开始进入追求原创的新阶段。文化创意产业能够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特别是线上与线下的重组与合作,寻找新的增长点,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

  文化与数字技术高度融合。近年来,科技在文化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与文化开始深度融合,其—体化趋势代表着世界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数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主导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走向,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大大拓展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数字技术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数字技术创新促使文化生产要素不断实现优化组合,使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

  形成文化产业企业群。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依托文化企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企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以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企业群。这些文化企业通过上市和并购实现规模迅速扩张,形成一条利用移动互联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路径,加快了跨界融合的速度和规模,大大提高了我国文化产业的总量和质量,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我国文化产业取得巨大成就与党和密切相关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朱春阳分析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突出亮点是文化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可通过一系列统计数据得到验证。2006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5123亿元,占GDP的比重仅为2.45%,2017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35462亿元,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29%。根据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过去5年文化产业年均增长率超过13%,大大超过GDP年均增长率。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18年1一4月,我国文化产品出口224.3亿美元、进口30.8亿美元,贸易顺差为193.5亿美元。从这些统计数据看,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势头显然十分强劲。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能取得如此巨大成就,这与党和国家的政策紧密相关。政策被认为是后发国家发展文化产业时有效实施追赶战略的引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日益完善,其科学性、有效性都有了显著提升。以2003年启动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为起点,相关文化产业政策密集出台^2009年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战略性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更加关注文化产业发展,推出一系列文化体制改革举措,如制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等,这些政策法规构建起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路线图,成为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梁”和“柱”,极大推动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新时代,文化产业要进一步发展,需要贯彻落实好相关政策法规,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

  推荐阅读: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瞩目成就》
上一篇:传统发展观的超越:习近平新时代绿色发展理论
下一篇:借力软文明提升城市文明的价值内涵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