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教育职称论文》基于现代大学制度视角的高校教师社会责任提升探讨

基于现代大学制度视角的高校教师社会责任提升探讨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3-13 10:33

  [提 要]高校教师教书育人、引领社会发展责任的履行是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然而,高校教师在社会责任履行的实践中,存在履责意识不强、评价标准不够完善、激励形式过于单一等问题​‍‌‍​‍‌‍‌‍​‍​‍‌‍​‍‌‍​‍​‍‌‍​‍‌​‍​‍​‍‌‍​‍​‍​‍‌‍‌‍‌‍‌‍​‍‌‍​‍​​‍​‍​‍​‍​‍​‍​‍‌‍​‍‌‍​‍‌‍‌‍‌‍​。高校教师践行社会责任要以健全的现代大学制度为基础,多方共同努力,完善高校综合考核评价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提升教师素养,实现家校共育​‍‌‍​‍‌‍‌‍​‍​‍‌‍​‍‌‍​‍​‍‌‍​‍‌​‍​‍​‍‌‍​‍​‍​‍‌‍‌‍‌‍‌‍​‍‌‍​‍​​‍​‍​‍​‍​‍​‍​‍‌‍​‍‌‍​‍‌‍‌‍‌‍​。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高校教师立德树人的职能,培育出适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的现代化。

  [关键词]现代大学制度;高校教师;社会责任

  教育在国家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现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教育是基础。教育不仅是提高国民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中华民族创新力的重要源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有靠教育。高等教育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层次。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1]优质教育、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都离不开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是高校教师教育职能履行、教学水平发挥的前提。

基于现代大学制度视角的高校教师社会责任提升探讨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灵魂和关键,大学培养一批批优秀人才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专家型教师队伍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他们不仅是大学发展的关键,也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要把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始终抓紧抓好。[2]

  人才作为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其培养离不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贡献。教师是神圣的职业,是人类文化的传承者,新时代先进文化知识的引领者,也是一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化身。习近平同志指出,“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2]优质的教育培育出优秀的人才,高校教师应明确自身担负的社会责任,努力培养出民族和国家需要的人才。“发展教育事业,广大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发展,更离不开高校教师社会责任的履行。

  一、高校教师社会责任的内涵

  高校教师的社会责任首先是教书育人。这种责任主要是从道德认识和责任觉悟的角度由内部生发的,并非是组织外部环境带来的。高校教师的社会责任超越了社会义务的层面,更多地作为一种独立的精神与灵魂而存在。它强调的是高校教师内在的自主认识和自觉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轻强制性重自觉性的,统一于教书育人的具体实践中。一方面,高校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从道德、行政和法制等方面进行一定的约束,以期进一步强化高校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高校教师日益增长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培育、熏陶,由职业要求转化为内在要求与行动。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教授曾指出,“我们要承认卓越是有限的,大学不可能在所有的方面、每件事都做得非常完善,在每个领域都很完善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所以关键要找到重点”。[4]大学建设要找到重点,高校教师责任的承担也需要找到重点,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抓住重点,有的放矢,才能更有力地发挥好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教师作为社会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生俱来担负着巨大的社会责任。他们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其自身具有终身化和专业化的特点。高校教师所承担的主要社会责任应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科学发现和知识创新,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学术成果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校教师的言行对学生乃至整个社会都会产生影响,在熏陶、感染学生的同时,指引着社会前进的方向,正所谓“德高为师,行为世范”。今年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学校延迟开学。高校教师适应特殊时期的需要,尝试利用腾讯课堂、钉钉、雨课堂、学习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网络授课,给学生以知识的传授和精神的引导。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传播渠道快速兴起,不同文化思潮之间相互交流交融交锋,高校教师需要在文化冲击中迅速做出反应,在复杂的价值取向中坚定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的价值观,把学生带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作为引领者,高校教师更多的是走在社会发展的前沿,在教学和科研领域不断创新,引导学生和社会走向更高层次的进步和发展,从而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二、基于现代大学制度的高校教师社会责任现状分析

  高校教师责任的履行最重要的是要克服现代大学制度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和不足,解决好高校教师责任践行中的短板,实现培养新时代优秀人才的目标。据调查,高校教师社会责任的实践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高校教师育人责任意识不足

  高校教师职业价值观存在利己性与利他性之间的矛盾。一份职业首先是需要保证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维系与关系密切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这是利己性的体现。利他性是建立在利己性的基础之上的,它更多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品行及修为,主要是顾及他人的利益时所体现出来的个人品德。高校教师社会责任意识和情感的培育,需要把握好度,坚持利他与利己的平衡统一。

  高校教师职业理想的神圣性与世俗性之间存在冲突。高校教师是神圣的职业,他们担负着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的重任。但同时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教师又需要通过教书这份工作来养家糊口。神圣性意味着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然而,教师同样需要物质生活作支撑,需要基本的生活消费和支出。教师在追求物质需求的同时,往往又会受到来自道德的审视和制约,这会带来一定的矛盾和冲突​‍‌‍​‍‌‍‌‍​‍​‍‌‍​‍‌‍​‍​‍‌‍​‍‌​‍​‍​‍‌‍​‍​‍​‍‌‍‌‍‌‍‌‍​‍‌‍​‍​​‍​‍​‍​‍​‍​‍​‍‌‍​‍‌‍​‍‌‍‌‍‌‍​。

  高校教师职业角色要求的多重性与胜任能力之间存在差距。在其整个职业生涯中,他们具有多重角色和身份定位,职业期待偏高,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精神食粮的补给者,也是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的引领者,代表着学术发展前沿和社会发展方向。在不同角色之间转换,受客观条件和自身主观能力的限制,高校教师难免出现不能完全胜任的情况。

  2.高校教师社会责任评价标准不够完善

  评价标准的固化与育人效果的虚化之间存在矛盾。高校教师的职责较多,除了教书育人、科学研究之外,还要服务社会与大众。因此,评价指标如果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核,会产生不同的标准。要对高校教师进行全面系统的整体评价,就得对每一位教师进行细化考量,各方面的资料都需要掌握。事实是,对高校教师的任何评价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评价标准和内容是相对固定的,这就存在评价标准可能对一部分人有利,而对另一部分人不利。符合评价标准各指标的教师,往往被认为是优秀的,而达不到评价标准要求的,往往被标上不合格、不称职的标签。高校教师疲于应付各种评价考核而忽略了教师最基本的职能是教书育人。

  评价发起者的主观化与评价内容的客观化之间的矛盾。评价标准发起者通常带有一定的主观目的和愿望,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与此同时,评价标准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各指标体系又被量化了。比如,科研成果的质量、数量和刊发级别等需要被量化的指标。还有,教学考核如何衡量出一个人教学质量的优劣,指标体系该如何确定,也是难以定夺的。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指标都可以被量化,用来作为考核方式的。

  评价指标体系的定性与定量之间存在矛盾。评价指标体系的定性与定量之间的关系该如何处理,不同级别之间的量化处理,这本身是一个很难做出判断的问题,不像水结冰这么简单的自然现象一样,容易判断。在何种等级的期刊发表多少篇高质量的论文,才算是科研人才;教学效果达到哪些标准才算是优质的教学,等等。

  三、基于现代大学制度的高校教师社会责任提升的路径选择

  高校教师的社会责任既有对基本工作职责的履行,也有其特殊使命。高校教师作为社会文化的引领者和示范者,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教育教学为基础的教书育人责任、以科学研究为生命的学术责任、为国家智库建言献策的担当以及树立文化传承以及精神典范光辉形象的责任。高校教师社会责任的提升建立在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上,这一基础和前提始终不容忽视。除此之外,社会、家庭方面的担当也是必不可少的。整个外部环境好了,高校教师这一内部的决定性因素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和作用。基于此,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高校教师的整体社会责任。

  1.高校方面:完善基于现代大学制度的高校教师学术与教学综合考核评价体制

  习近平同志指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我国高校要勇挑重担,释放高校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快技术攻关,推进产学研一体化。”[5]高校是学术活动的重要领地,社会要发展,离不开高校科研水平的支撑。学术活动是高校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重要方面,是大学存在的根基,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以高校学术活动为主导形成的科研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高校教师的科学研究代表了特定区域研究的学术前沿,他们承担着为社会发展需要做出学术贡献的责任和使命。引领学术发展,追求、捍卫真理,培养富有人文情怀的创新型人才,代表人类主流价值观,并担负起人类真理、价值守护者的历史使命,是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大学在为高校教师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时,更需要的是建章立制,完善教师学术与教学综合考核评价机制。这样,高校教师在保持独立自由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时,能更多地从公共利益的角度考虑自身职责的履行。

  高校需要从科学管理的高度建章立制,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教师责任考核制度,从思想和行为方面督促教师做好教育与科研工作,履行好他们作为责任主体的职责。高校的现代大学制度不能一成不变,需要有一定的成长性,否则容易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时代在发展变化,对教师的责任要求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作为教育工作者的高校教师们也会不断地成长,大学需要为他们提供发展所需要的空间,不断完善考核内容和机制。高校建章立制的首要前提就是保持政治的正确性,在教师价值观的引领方面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与此同时,在考核机制上保证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激励。只有物质和精神激励都发挥应有的作用,高校教师才能在成长过程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大学的规章制度在管理中切忌过度细化,切忌存在过多的层级规章和专业知识技能的过度量化。当然,教学管理中的行政集权式控制同样会降低教师职业责任的履行效果。如何权衡教师综合评价考核和学校管理规范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对于大学还是教师个人的发展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评价考核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教师从管理者的角度思考自身的发展是否符合学校发展的需求,并调整发展方向,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品德修养。

  2.社会层面:提升社会整体责任意识,营造优良的社会风气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升高校教师社会责任意识需要整个社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弘扬与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规范全民的价值认同和行为导向;宣传先进的思想文化观念,尊师重教,增强全体人民的法治观念,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此外,还应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与教育,让先进的文化入脑入心。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引领。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开放程度的提高,各种新事物新思想层出不穷,文化发展日益繁荣,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校教师作为社会文化的引领者,在社会期待中有很高的地位,因此,他们相比于其他社会成员而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多,这些责任主要来自于他们所拥有的专业技术知识及精神层面的引领与示范,所有这些对社会发展而言是相当重要的。基于此,全社会应重视教师,尤其是高校教师的个人诉求。“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尊师重教不仅体现了人们对教师和教育的看法及态度,并且还蕴含着人们对社会礼仪传统的尊崇及对知识、智慧乃至真理的敬畏和景仰。大数据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教师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并非易事,要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帮助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生涯中做一个坚守良心、勇担社会责任的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习近平同志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颜 玲 罗 婷


《基于现代大学制度视角的高校教师社会责任提升探讨》
上一篇: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团员意识教育的社会工作嵌入研究
下一篇: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思考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