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教育职称论文》“一带一路”国际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

“一带一路”国际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9-15 10:23
扫码咨询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思想的提出不仅有助于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伙伴关系,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人才培养提供了重大的战略机遇。在此背景下,高校应加强高等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和完善教学体制、机制,加强外语课程教学,建立国际化教师团队,同时将教学科研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化背景;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

“一带一路”国际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

  一、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一)人才是“一带一路”战略深层推进的关键

  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推进中,人才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所涵盖的建设内容,包括经济、文化、政策、基础设施以及法律等,无一不需要将人才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因此,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创新人才即“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知识,并能通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劳动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唯有拥有足够数量的创新人才,我国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金融创新以及区域创新才能得到大力的推进和发展,在对外交流方面才能拥有足够庞大的人才储备与中坚力量。

  关于教育的论文范文还有教育与教学研究杂志评职称级别,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二)创新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的基础

  在当代国际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掌握程度决定了一个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众的生活。而科技创新人才的总体数量和质量,则决定了一个或地区科学技术水平和国际科技竞争力的高低。近年来,从“十二五”规划到党的“十八大”,到“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都被放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能够带动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经济发展和增长的重要内容,而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因此,推动这一进程对于社会成员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的要求普遍提高,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更是重中之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对知识和技术有着高度的敏感性,对人才有着强烈的依赖性,需要系统性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作为支持。

  (三)创新人才在发展国际关系与外交领域中作用巨大

  在发展和民族振兴方面,对外交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提出,更是为我国深化与各国贸易,建立新型多边合作机制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要实现与沿线各国的“互联互通”,建立与世界各国“互利互信”的伙伴关系,唯有培养出一批具有远见卓识与卓越国际交流能力的专家学者、文化使者和外交人才。这不仅有利于加速文化的传播,巩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更有助于国际形象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推进过程中,加强外交人才与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

  (四)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提升经济生产率的内在动力

  在一个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才具有基础性、决定性和战略性的作用。而创新人才是人才资源中的精华,创新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推动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与配置效率,提高社会生产力与生产效率,推动我国区域与整体经济持续、快速、全面、健康地发展。因此,高校作为科学技术研究与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更加突出,高等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提升经济生产率、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步伐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我国高等教育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从学生角度看,多数学生都以知识而非能力作为学习的主要目标或最终目标。他们只重视学习知识的过程,而忽视了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知识提高能力、自我创造的过程。因此,学生自身的因素严重阻碍了其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从社会角度看,我国目前仍以学历和文凭为主的知识型人才评价体系为标准。这样的评价体系常常容易筛选出许多拥有高文凭、高学历却能力不及的“伪精英”,而使许多真正具备较高能力的创新人才不被器重。同时,这样的评价体系容易导致学生求学的功利性,即以取得文凭和学历为求学的主要目标。从学校角度看,现在的高校教育多以课堂学习为主,学生学习多为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是自主性研究和探索,从而遏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二)我国高校教学多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我国高校多盛行以理论教育为主导的教学体系,学生实践锻炼、自主研究的机会较少。反观英美,早已将本科生自主研究学习作为一种必要的人才培养制度。“本科生研究计划”对于提高本科生实践能力及其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2000年以来,我国已有一批院校陆续实行这一制度(如上海交通大学的“本科生研究计划”、浙江大学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中南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等),但考虑到其对于教学资金与师资力量的软硬件需求,其普遍性还远未实现,推广更是举步维艰。

  (三)我国高校教育缺乏弹性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都过于严格而缺乏弹性。从宏观角度看,政府对高校的管理过于统一化、标准化,导致许多高校丧失了独特性,从而遏制了高校的独创性发展与其专业化创新型团队的建设。从微观角度看,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也过于严格,从课程设置到行为规范,过于统一的规范化教育体制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我国高校多着力于必修课的建设而忽视了选修课教学,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发展,也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延伸与拓展。

  (四)我国高校课程和机构设置不太科学

  目前,我国高校在课程和机构的设置与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我国多数高校实行直线形组织结构。高校中组织机构之间有着分明的界限,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不同学科之间、学科与科研项目之间、不同专业之间、不同课程之间也都有着清晰的边界,阻碍了彼此之间的资源共享,无法为学生提供完备的跨学科、跨专业课程的学习与研究体系,不利于全方位创新人才的培养。

  (五)我国高等教育存在诸多亟待解决与改善的问题

  第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呈现出一种单向发展的趋势。这种单向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的“走出去”与“引进来”人数比例的严重失衡,以及课程设置与教育理念方面“引进”远远多于“出口”。另外,在教师团队方面,我国高校虽然引进了一批国际化教师团队,但其中高端学者所占比例较小,未能为国内学生建立一个足够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在人才流动方面,我国出国留学生比例远远大于来华留学生比例,以致人才外流问题严重。有很大比例的留学人员选择滞留国外,为其留学服务,从而导致我国人才流失严重,缺乏足够数量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在教育制度与课程设置方面,我国高校多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教学方法和理念,却并未能与我国社会发展特色、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以及高校自身教学特色与办学理念很好地接轨,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专业化团队的建设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第二,我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范围和层次有待改进。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面,我国已经在教师、学生出国深造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和尝试,比如,大学生赴英实习项目、赴美实习项目,以及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等。但通过这些项目走出去的教师和学生毕竟是少数。因此,需要创造更多的机会使国内师生接触国际环境,学习先进文化与技术。在层次方面,我国与世界一流高校的高层次合作不足,多数高校在对外交流办学项目上并未能充分地与自身的办学特色相结合,而且,合作项目涉及的专业领域重复、片面、狭窄或单一,其中一多半涉及的领域都为语言教学或工商管理学科,不利于其他专业人才的国际交流与深层次培养。

  三、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

  (一)转变观念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现如今我国多数高校与教育部门并未意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仅仅停留在“锦上添花”的层面。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剧以及“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的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我国高校以及相关教育部门应当意识到,“国际化”已经不再仅仅是为数不多的一流大学的事情,所有大学都应在一定程度上讲“国际化”,为学生建立一个广阔的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和技术的平台。另外,也应意识到,国际化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少数高端专业或是与国际事务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上,而应融入到多数专业教学中,建设出多领域、全方位的专业化、国际化团队。在人才培养观念方面,我国人才评价体系应由过去的“知识型”转变为“能力型”,即根据能力和素质评判人才。同时,我国高校的教育观念应由过去的“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由接受式知识教育向启发式研究教育过渡,树立“以大学生的能力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得到足够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其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才能飞速提高。

  (二)创新和完善教学体制、机制

  高校应建立多重矩阵的组织结构模式,即建立学术与行政权力相结合的矩阵,不同项目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相结合的矩阵,以及教学与科研、学科与项目相结合的矩阵,不仅可以为教学人员提供更多的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自主性的机会,提高组织之间的协调性,也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与不同科研项目之间的资源共享,促进全方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体制方面,我国高校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在课程设置方面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与自主学习的空间。在专业课的教学方面,高校应通过完善其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跨专业、跨学科学习的机会,培养出精通多门交叉学科知识的创新型人才。

  (三)加强和改善外语课程教学

  随着国际化的不断加深,良好的外语交流能力已经成为全世界对于国际化人才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外语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能力,更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多元文化的了解,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国际意识,提高学生跨文化的交流能力与创新能力。因此,我国高校与相关教育部门应给予外语教学足够的重视,如开展双语教学、改善英语教学模式、增加外语选修课的设立等。除国际通用语言外,非通用语言的教学也是我国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国际交流与经贸合作中,精通非通用语言的外交人才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与我国建交的175个和地区,涉及的官方语言有90多种,而我国高校仅开设了50多种语言课程。在“一带一路”战略所覆盖的和地区中,所覆盖的官方语言有40多种,而我国开设的相关语言专业仅有20多种。因此,我国应增设非通用语言的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大力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非通用语言人才。

  (四)建立国际化教师团队

  教师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师团队的建设对高校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师团队的建设过程中,我国应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战略。“走出去”即我国高校应当为教师提供出国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技术,改善其教学风格,提高其教学质量。“引进来”即指我国高校应聘请更多的外国学者与专家进行讲学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了解与学习国际先进文化技术的机会。除此以外,我国高校与相关教育部门也应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国内高校与国外一流大学的深入交流,为其办学提供更多更宝贵的资源。

  (五)加强与国外大学的多学科、全方位交流

  在接触世界前沿科学技术与文化方面,出国交流无疑为学生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平台。因此,我国高校应进一步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在中外合作方面的合作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世界先进文化的机会。我国高校也应着力加大力度引进国外高校的特色专业,吸收其优质教育资源,并与学校自身特色相结合,改善教学方法与课程体系,提高我国高校的中外合作项目办学质量。同时,我国高校也应拓宽合作领域,在工、农、理、医、法、文、艺方面打造精通各种专业的国际性创新人才。

  (六)教学科研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我国高校应开展相关专业领域的实践课程,让学生得到自主实践与探究的机会,提高其探索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例如,高校应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习机会,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帮助其毕业后尽早地融入社会,适应高强度的工作。同时,这样的机会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高校也应当为学习工科专业的学生提供亲自进行科学实验的机会,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研究、探索知识的能力,提高其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创造宣言(陶行知全集第五卷)〔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

  〔2〕程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诠释与应用〔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成雪岩


《“一带一路”国际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
上一篇: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服务管理策略研究
下一篇:“体教融合”视域下中英运动员综合教育的比较研究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