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教育职称论文》“体教融合”视域下中英运动员综合教育的比较研究

“体教融合”视域下中英运动员综合教育的比较研究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9-15 10:25
扫码咨询

  摘要:以新时代“体教融合”重要论述为指导,运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中英两国运动员各阶段综合教育观念、体教两系统共管情况、综合教育保障制度、经济供给、分级助学机制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认为:落实我国运动员综合教育需要依托地方公办中小学和大学;整合体教两系统资源,协同完成运动员各阶段综合教育目标;以运动员接受综合教育为出发点去处理系统间的嫌隙,摒弃系统间的相互干扰;适时运用政府职能寻求社会资助,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学校开展合作,建立各阶段运动员综合教育专项基金。

  关键词:体教融合;中英运动员;综合教育;比较研究

  1前言

  2020年4月27日,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纵观我国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历史是成绩卓著的,但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以及大教育观的深入,运动员培养却有与新时期发展不相符的问题出现。重视各阶段学生运动员综合教育,切实落实运动员各阶段教育保障工作,是稳定和发展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体教融合”视域下中英运动员综合教育的比较研究

  2基本概念的界定

  “综合教育”的运动员育人理念已受到教育、体育领域的普遍认同。钟秉枢、高雪峰等认为,运动员的成才教育更多遵循竞技体育的特殊规律,突出运动专业技能训练,而运动员的成人教育则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强调全人格的养成教育。王凯珍、王健等指出,运动员的培养是要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自然人为基础,训练竞赛、文化教育、职业教育等是实现运动员综合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他们之间存在着积极的影响。由此,运动员综合教育可认为是学识、技能、品格、应变能力、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社交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在某一领域或多个领域综合素养的习成。

  3英国运动员综合教育审视

  3.1学校各阶段综合教育的融合

  英国中小学阶段,学生运动员和普通学生的文化课教育时间、方式、考核要求基本一致。学生都是在每日结束常规课程之后和法定休息日期间,到地市、郡县的各类专项体育俱乐部进行训练。因竞训耽误的课程,学校会采取两种补课形式,一是通过网络远程教学,并追踪学生的学习状况;二是为学生运动员统筹调配时间集体补课。对于体操等出成绩早的运动项目,受训学生年龄普遍较小,自身对学训质量平衡把握较差,英国中小学往往采取延长毕业年限的“弹性学制”制度,保证在出现学训矛盾时将综合教育贯彻始终。大学阶段,学校利用政策引导实现运动员综合教育各项融合。学生运动员在进入大学前,必须通过全英统一入学考试。精英运动员会享受入学优惠政策,根据以往运动成绩享有一定比例的奖学金补助,学校重点项目的运动员享有全额奖学金。学校设有运动员职业规划课程选修课,为学生运动员职业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此外,高校教练员除了日常训练比赛任务,还会定期对运动员进行学业评估,掌握运动员综合教育状况,从职业规划角度帮助学生制订赛季、年度综合学习计划。

  3.2助学助训机制助动综合教育

  英国的运动员助学助训政策包括政府计划项目资助与学校奖学金计划资助。政府2004年启动的顶层精英运动员计划,为每一位获得赞助的学生运动员量身定做一个价值约3500英镑的资助计划,包括提供训练场地、器材、教练、医疗、生活起居等方面的支持。另外,赞助计划中所提供的训练场地和器材是坐落于选定的70所高校中。受资助的选手能按所属地段自由地享用这些高校中的体育设施与部分教育资源。让高水平运动员感受和学习到不同高校文化教育的冲击,无形中将体育融入综合教育之中。

  3.3体育俱乐部推动综合教育达成

  英国运动员早期训练阶段的综合教育问题主要由学校和体育俱乐部协作完成。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项目涵盖丰富、受众面广,是运动员启蒙和运动意识构建阶段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体育文化融合的引导作用。数据显示,运动员学生文化课成绩与普通学生并无差异,甚至成绩名列前茅的若干学生中都有俱乐部孩子的身影。另一方面,学校对于学生参加当地体育俱乐部是充分鼓励的。学校会组织学生在假期观看俱乐部参加的比赛,若学生获得地区或更高级别的体育殊荣,学校还会为此举办隆重的庆祝仪式,倡导体育荣誉等同于其他在校荣誉,这也是学校综合教育的一部分。让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初期就意识到,体育就是教育,都是需要重视和尊重的。

  3.4完善的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

  英国各单项运动协会专门为运动员提供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根据运动员的人文环境、兴趣爱好,协会提供职业教育课程推荐,为进入大学深造或步入社会求职提供帮助。对长期有竞训任务的运动员,缺乏社会及生活的实践能力,协会会从自我认知、人际社交能力发展、金融理财意识培养等方面给予针对性辅导。协会时刻关注即将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型问题,针对球员兴趣特长开展各种职业培训与工作体验,学习职业岗位技能,创造更多面试机会,让运动员尽快适应转型生活。协会还与专业的职业中介机构对接,对运动员进行职业去向评估及相关职业入职咨询,做好后期衔接服务。

  4“体教融合”视域下运动员综合教育审视

  4.1运动员综合教育历史特征

  在以往奥运争光计划部署下形成的三级培养体系,显著特点就是运动员层层选拔、层层淘汰、层层选优,选拔主要依据是运动专项能力,而文化成绩并未纳入选拔标准。一切为竞技“让步”的观念,使运动员综合教育始终游离于体育系统之外。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相关从业人员及学者看到了体制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了“体教结合”的应对策略,试图打破体育与教育两部门的协作壁垒,但我国运动员综合教育运行机制的推进并不顺畅。两者的结合流于形式,责任划分模糊,很难在关键问题上达成一致,难以促成机制融合的状态。

  4.2体育、教育两系统共管现状

  4.2.1体育运动学校共管状况

  目前,从我国运动员综合教育管理主体来看,主要以体育系统主导,教育系统配合管理的方式进行。教育管理任务由体育系统承办,文化教育依赖训练单位,与当地教育系统交集不明显。教学管理围绕竞赛开展,教学内容滞后、教育资源匮乏,导致专业课程设置偏重竞技,且教学质量标准设置不健全,违背了“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体育总局依据教育政策要求,推行二元目标,设立竞训部与文教部,加快“体教结合”进程。但在“业绩”压力下,两者在学训时间、学训主导等行为方式差异明显,导致结合成效不甚理想。

  4.2.2高等院校共管状况

  在体育、教育两部门共管下,综合教育首先应该是两系统间的融合,合理利用各类资源,加强彼此协作,共同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能力,而不是长此以往的并行存在甚至是两系统的博弈。原有培养系统由教育系统主导,综合教育方针明确,运行良好,但当举办赛事、参与国际比赛、队选拔等任务出现,需要与体育系统衔接时,就会出现放人难、责任关系不明、问责推诿、设置障碍等协调不畅的问题。宏观上阻碍了体教融合大教育方针的推行。

  4.3义务教育、继续教育缺乏有效衔接

  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通常以延时课、兴趣班的形式参加校内外的自费体育培训,有些学校则开设有体育特长班。虽然训练时间与文化课能够合理分配,但体育和文化课学习依然“各司其职”,没有很好将两者融合,无法形成教育中体现体育特长。许多从事像体操、跳水等小龄化运动项目训练的运动员,7岁左右就脱离正常学校教育,在没有很好的竞技运动成绩的情况下,只能早早告别学校步入社会。即便有所成绩将来有机会进入大学继续深造,但缺乏早期的综合教育的积淀,衔接困难,进入大学也很难真正融入其中,毕业困难,体教融合流于形式。

  4.4综合教育保障机制缺位

  运动员综合教育质量的健全,离不开完善的教育体系,而教育体系的完善与规范需要健全的机制做保障。教育部报告指出,中小学教育属财政拨款,此款项在体育教育投入较少,而地方体育运动学校由地方体育行政部门财政拨款,教育经费支出比例明显偏低,甚至有些体育运动学校没有按照义务教育政策按照生均发放经费,导致教学设施陈旧,教学设备仪器落后,师资选拔没有公开招聘,更没有纳入教育部门行政管理范畴。基础软、硬件设施条件无法保障综合教育全覆盖,运动员教育的融合只是口号。

  5中英两国运动员综合教育差异对比

  5.1体育体制思路对综合教育影响的差异

  英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特点为全民参与,基层学校与高等院校承担培养教育重任,综合教育以学校为中心。教育机制遵循体育运动是综合教育的一部分,是彰显综合教育成果的一个环节,是相互融合同步进行,而不是独立存在。英国运动员高等教育普及度高于,他们认为,竞赛训练就是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一段经历,与高校专业课学习性质等同,各级学校有相应的政策法规鼓励学生运动员参训并为校争光。反观我国体育体制,是以机构为中心,地方体育局,运动项目管理中心掌控体育竞赛资源。业余体校、运动技术学校到省市专业队,再到队的做法始终围绕体育部门,脱离教育系统独立运行。高校竞技体育开展依赖地方体育系统比赛、晋级资源。由于体制差异,高等院校仅仅是服从招收高水平及退役运动员政策,并无心将综合教育有效落实。

  5.2综合教育经济供给路径差异

  经济基础为英国各层次学校运动员的综合教育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资金支持渠道多元,包括政府拨款、社会组织筹集、专项基金补贴等。英国中小学运动员依靠俱乐部完成体育训练,优秀的学生运动员只用负担部分费用,其余由地方郡县的社会组织筹集和基金会供给。英国高校师资完备,教育底蕴深厚且资源丰富,加上完善的现代化的竞训设施条件、高水平教练员和学生运动员奖学金政策保障,排除了学生运动员竞训学习的后顾之忧,为竞赛训练与教育的有效融合铺平道路。我国各级运动学校因生源萎缩供给捉襟见肘,除去竞训必要开销,留给文化教育建设的资金有限,使学生运动员后职业时期出路狭窄,重新进入招生难的“循环”。中小学及高校由政府的财政直接拨款,经费主要用于在校师生文化教育建设。少有学生运动员竞训支出,高校也没有类似英国大学的专项奖学金计划,需要经费支持时申请手续繁复壁垒重重,综合教育构想难以落实。

  5.3综合教育保障制度差异

  英国的综合教育保障制度贯彻运动员职业生涯各阶段。两系统相互影响、相互支持,内部衔接有条不紊。英国中小学鼓励学生参与体育训练,通过有效机制确保教育质量不因竞训受到影响,地区俱乐部培养年轻运动员的同时不忘配合学校监督孩子文化课学习。高校是英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基地,教育资源、政府精英运动员资助计划、校内专项奖学金政策、学校成熟的运动员职业规划课程体系以及退役再就业指导推荐机构的设立,都是运动员综合教育落实的有力保障。我国运动员很大一部分未能走进职业赛场便步入社会,归根结底是综合教育保障制度出了问题。运动员成长各阶段衔接保障制度缺位,包括高校及地方运动学校教育注册管理保障、运动员课程建设保障、运动员学训资助保障、学训师资队伍保障、职业生涯规划保障、学历进阶保障,再加上运动员自身保障意识薄弱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运动员队伍的稳定,且不利于我国综合教育整体水平的发展,给运动员退役后继续教育和再就业造成诸多困难。

  6英国运动员综合教育经验启示

  启示一:英国拥有一套相对完善的运动员综合教育体系。显著特色是教育现代化能够带动体育现代化发展,实现教育资源与体育资源共享,真正实现体育与教育的有效融合,使学生沉浸在和谐的教育环境下完成自己的职业理想。我国综合教育体系构建也需要依托地方公办中小学和大学,整合教育资源与体育资源,使教育中凸显体育特色,体育融合在教育之中。遵循综合教育的核心观念,明确主要任务,两系统协同配合完成学生各阶段综合教育目标。启示二:教育系统与体育系统各司其职,相互支持协作并进。英国教育系统与体育系统职责划分明晰,遇到系统间的交集,能够快速找到应对策略,为完成运动员的综合教育提供必要保障。我国新时期在“体教融合”指引下,应摒弃系统间、部门间的相互干扰,以学生接受综合教育为出发点去处理系统间的嫌隙。用政策和制度确保我国业余体校、运动技术学校、省市专业队、队运动员成长的任意一环始终围绕教育系统去完成体育人才的培养。启示三: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运动员综合教育经费。英国运动员各阶段综合教育经费筹集渠道多元,包括政府精英运动员资助计划、社会组织筹集、专项基金补贴等,一是缓解了参训家庭经济负担,二是使学校的硬件补给、科研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极大地促进了综合教育发展空间。我国也应努力扩宽经费渠道,多途径、多形式,适时运用政府职能牵线搭桥,寻求社会资助,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与学校开展合作,对无偿捐助企业和个人制定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建立各阶段运动员综合教育专项基金。体育部门可尝试与体育彩票公积金、国内体育赛事合作,提取一定比例费用资助地方运动员综合教育保障事业。

  7结语

  英国作为一个老牌体育强国和教育强国,在运动员综合教育方面有其独到之处,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未来的运动员人才培养以及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定是依赖教育系统与体育系统的有效协作,依托各级学校去实现“体教融合”,实现运动员各阶段综合教育的发展构想。

  参考文献:

  [1]深改委审议通过: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EB/OL].(2020-04-30).

  [2]武贵龙.奏响“三全育人”最强音[N].光明日报,2019-02-26.

  [3]王登峰.深入学习习总书记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推动学校体育革命性变革———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以上委员会议上的讲话[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9,34(3):185-187.

  [4]吕和武等.国际竞技体育政策分析及发展路径研究[J].体育科学,2019,39(8):12-21.

  [5]孙高峰等.英国体育举国体制的特征及其启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9,36(2):129-136

  孙义方1,方慧1,邢刚2


《“体教融合”视域下中英运动员综合教育的比较研究》
上一篇:“一带一路”国际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
下一篇:“互联网+”时代下远程开放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