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农业职称论文》文化创意营销视角下的现代畜牧业经营研究

文化创意营销视角下的现代畜牧业经营研究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0-04-10 09:04

  摘要: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点的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改变了畜牧产业的经营模式。 介绍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与兴起以及现代畜牧业的内 涵与发展趋势,分析现代畜牧业经营中的文化创意营销需求,以及对于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性。 最后,以案例的形式分析 2 种文化创 意营销视角下的现代畜牧业经营模式,以期对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经营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一带一路”战略;文化创意;畜牧业;营销

  随着世界经济步入文化消费经济时代,现代畜牧业要区 别于以往的传统畜牧业,除了满足人们日益升级的消费需 求,还需在文化创意上有所体现。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实 施,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现代畜牧业势必从传统的纯 物质层面消费向草原文化、民族文化、畜牧文化方向转变。 文化创意营销作为未来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在现 代畜牧业发展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现有畜牧业资 源的深度挖掘,充分运用文化创意营销,提升畜牧业产业价 值,实现畜牧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牧民收入。

文化创意营销视角下的现代畜牧业经营研究

  1 文化创意产业与现代畜牧业的相关研究

  1.1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与概念

  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化 后,将其加工业和制造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国内出现了经 济转型的需要。 20 世纪 60 年代后,各种亚文化及社会风潮 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反对主流、彰显个性,创意产业应运而 生。 1998 年出台的枟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枠首次提到创意 产业的概念,其指出“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 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 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1] 。 实 际上,创意产业的核心内容即为创造新想法、新事物,体现事 物的独特性、新奇性、原创性。 而文化创意产业是创意产业 中以文化开发为重心的产业,是指以创造力为核心,依靠技 术、外观或包装等手段开发产品本身或产品生产过程中所蕴 含的文化因素的一种新兴产业[2] 。 创意产业提供更加宽泛 的文化价值及相联系的产品和服务,它包括文字艺术(出版 书刊杂志)、表演艺术(戏剧、歌剧、音乐会、舞蹈)、视觉艺术 (绘画与雕刻)、录音制品、电影电视,以及玩具、时尚、游戏 等[3] 。 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下,不仅建设了新形式的文化基 础设施,而且同时充分利用废弃的厂房和仓库,重建了局部 环境文化塑景[4] 。 政府在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时,要 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度环境、文化物质资源、市 场化开发和文化园区建设以及政府的政策扶植力度等诸多 方面的因素,这样才能合理有效[5] 。 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必须 再纳入创新观念,而且这种观念必须是整合性、动态性[6] 。

  1.2 现代畜牧业的内涵及发展趋势

  现代畜牧业以传统畜 牧业为基础,利用现代畜牧科学技术、装备及经营理念,完善 基础设施,健全营销体系,管理更加科学,资源更加节约,发 展成为环境友好、质量安全、优质生态、高产高效的现代畜牧 产业。 目前,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有以下趋势:①从“平面式” 向“立体式”发展。 将牲畜生长过程中的“时间差” (自然属 性)和“空间差”(生产属性)合理利用,实现动植物的立体式 种养殖,充分利用土地、草场、阳光、水资源、劳动力等,提高 资源使用率、单产品质和整体效益,形成优产优质的畜牧业 养殖模式。 ②从传统产业模式向新型产业形态发展。 其他 产业与传统畜牧产业融合发展,跨产业融合产生新的畜牧产 业形态,为畜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产业链延伸提供条 件,同时能够解决农牧民的就业、提高农牧民收入等问题。 ③从传统机械化畜牧业向数字化畜牧业发展。 随着数字化 技术的发展,传统机械化畜牧业逐渐向智能化和数字化畜牧 产业发展,如计算机智能化管理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I)、畜 牧业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畜牧产业上的应用,以及 各种计量仪器和检测仪器的使用,将促进畜牧产业向数字化 发展。 ④从产品消费向产品服务一体化发展。 随着“一带一 路”战略的提出和“互联网 +”形态的发展,从畜产品消费向 畜产品消费服务一体化、网格化集成转变,甚至赋予了文化 内涵。

  2 现代畜牧业经营中的文化创意营销需求

  现代畜牧业除了提供农产品的功能外,还应具有传承畜 牧业生产文化和休闲、娱乐等教育的功能,要实现这些功能, 就离不开文化创意营销,借由创意产业的发展理念和逻辑思 维,进一步整合畜牧业资源,把科技和人文要素更好地融入 畜牧业生产中,丰富畜牧业功能,把畜牧业发展成为融生活、 生产、生态三位一体的创意畜牧业。 具体来看,现代畜牧业 经营中的文化创意营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激活畜牧业相关产业的投融资

  我国长期存在农村反 哺城市的资金反向流动状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不愿意 投资农业,尤其是畜牧业;人们认为畜产品的差异性不大,回 报周期长,风险较高,小牧户与大市场间的矛盾难以解决,畜 牧业并不是适合投资的好产业。 但在融入文化创意营销的 因素之后,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畜牧业的文化附加值,增加 产品的差异性,从而解决畜牧业相关产业的投融资问题。

  2.2 提高畜牧业及相关产业的附加值,提升竞争力

  通过 引入文化创意营销,结合文化元素与单纯的畜牧业生产过 程,开发畜牧业背后的文化内涵,提升畜产品及畜牧业生产 过程的价值,在满足消费者对畜产品物质需求之外,给消费 者提供服务上的体验和精神上的愉悦,提高消费欲望,促进 消费,提高畜牧业的附加值,提升相关产品或产业的文化附 加价值,如新疆伊犁地区其牲畜养殖地域特殊(高海拔地 区)、养殖人员(多为哈萨克族)和养殖方式(游牧)特别,可 宣传所蕴含的草原地区游牧民族(哈萨克族)文化,为畜产品 赋予游牧文化的气息。

  3 文化创意营销视角下的现代畜牧业经营模式

  农业经营形式与农业经营方式的有机统一即为农业经 营模式[7] 。 现代畜牧业的经营模式作为大农业的一部分,也 需要合理有效地解决我国现今面临的牧户文化素质较低、畜 牧业信息化不完善、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低以及草地 资源退化等问题,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经营畜牧业,或将是现 代畜牧业经营模式的创新点。

  3.1 以专业牧户为基础,以经营畜牧业品牌为方向,适度规 模发展畜牧业

  在我国现今的畜牧业经营制度下,以牧户家 庭为主的经营模式在较长的时期内将会存在,如何解决牧户 的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实现畜牧业经营的集约化、 专业化、规模化、一体化、商品化是当今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焦 点。 草地资源是畜牧业发展的原料基地,我国现行草地资源 经营的主体模式是家庭承包经营,在这种模式下实现畜牧业 的规模效应,只有通过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手段来提高畜牧业 生产的效率,在小范围内实现一定规模的家庭承包经营,即 在小牧户的基础上,通过实现草场的流转,专业牧户的集中 规模经营来实现规模效益[8] 。 品牌是畜产品之间不同品质 的标识,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产品的品质。 此外,品牌可 提高畜产品的辨识度,为畜产品将来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打 下良好基础,通过产品的标准化,结合区域特色,充分发挥产 品及生产过程中的创意,形成产品间的差异化,从而奠定畜 牧业品牌的基础。 然后构建以畜产品品牌为基础的文化销 售网络,以超市畜牧业、电商畜牧业、订单畜牧业、网上体验 畜牧业等形式进行销售。 因此,在小农家庭经营的基础上, 以养殖大户带头,形成联户经营组织,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创 建畜产品品牌,提供精准的畜产品营销方案,将能有效地解 决这一矛盾。

  3.2 休闲、观光畜牧业带动型发展模式

  我国地域辽阔,各 地域间的农业文化存在差异,农区农耕文化浓厚,牧区、半农 半牧区多以游牧草原文化为主。 因此,畜牧业经营类型以及 乡风民俗丰富多样,畜牧业文化底蕴深厚,形式不一,这就为 发展休闲、观光畜牧业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条 件[9 -10] 。 休闲、观光畜牧业将城市的一部分社会资源和文明 成果带到乡村、草原、牧场,同时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放松身心 的好去处,它很好地将城市和乡村、区域内与区域外、国家 (地区)与国家(地区)连结起来,将进一步缩小地区间经济 发展差异,为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等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文华,唐志红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0(1):48-50.

  [2]粪筱竹,王欢,文化创意产业与高校艺术教育创新[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理论),2012(26):116.

  [3]CAVES R E.Creative Inhstries:Conitrarts between Art and Commerce[M).Canlrid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0.

  [4]MOMMAAS H.Sares of Calture and Earnomy:Mapying the Cultural-creative Custer Landsrape(M1.Berlin:Sringr Nethberlands,200.

  [5]蔡荣生,王勇,国内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研究[J].中国科学,209(8):77-84.

  [6]高红岩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创新内涵研[J].中国软科学,20106):80-86.


《文化创意营销视角下的现代畜牧业经营研究》
上一篇:气候变暖对西北雨养农业及农业生态影响研究进展
下一篇:中国大陆畜牧业环境效率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