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文史艺术职称论文》传统文化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统文化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赵编辑时间:2019-07-01 09:42

  摘 要:中华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作为世界四大文明之一的中华文明能够从远古延续至今,极为重要的原因,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特质。进入新时期新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价值观基于文化的深层核心,是文化自信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国情,要求我们贯彻、践行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刻的认识与领悟,就必须联系实际,找到存在的基本问题,结合中国历史,追根溯源。

  1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家国天下”

  中国拥有五千年灿烂悠久历史,以儒家思想为主的稳固的道德体系即以“仁、义、礼、智、信”为主的价值观的传承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重要因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正统儒家的思想,这里论述的“天下”与“国”表达的意思不同,“国”侧重指封建统治者的更替,而“天下”是百姓心之所向,这层意思与“得民心者得天下”相契合。

  “富强”一词在古代的典籍中就有论述。《管子》中称:“统治者的功劳就是使国家富强,国富兵强,诸侯才会服从它的统治,周边的敌人才会畏惧,不敢来犯。”[3]自古以来,封建统治者和百姓的共同追求就是国富民强。古代百姓对富强的最朴素理解是自然气候风调雨顺从而五谷丰登,历朝历代统治阶层对富强的理解和尝试是通过统治方式方法的改革从而使综合国力强大,如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在封建社会,先后出现了西汉“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唐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清朝“康雍乾盛世”,这些盛世的出现,也是当时国家富强的表现。当今中国追求的富强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民族的强大、综合国力的提升。因此,“富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首要目标,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中国的封建统治延续了几千年,一直是“君主专制”的国家。但是,“民主”这一思想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并且在封建社会的变迁中不断加强。《尚书·五子之歌》认为安邦定国的根本是人民,人民生活稳定才能带来国家的安宁,以此来告诫治国者要顺从民意[4]。后来,以“以人为本”思想著称的儒家学派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更为广泛和深刻的影响。荀子提出统治者与百姓的关系如同船和水,并指出统治者应该把人民视为一个国家执政成功或失败的基础。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制虽然在中国古代没有形成,但民族文化和政治理念的灵魂和基础始终是以民为主、为民请命、尊重民意。“文明”这一词汇首次出现在“易经”中,《周易·贲卦》中有“文明以止,人文也”,指出文治教化就是为了让百姓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哪些礼仪是人们应该遵循的,这才是人类社会应该有的样子。文明指的是文采光明。古人重礼,视为立身之本。孔子训导其弟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也体现了懂礼仪的重要性。在现代汉语中,“文明”和“野蛮”一词相互对立,表达的是社会进步的状态。马克思曾经说过,一个野蛮的民族终将被他所征服的国家的先进文明所征服。历史上的元朝、清朝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但是入主中原后,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了维护政权稳定,不论自愿与否,都努力学习中原先进文化,以便巩固统治。这些“马背上的民族”在征服之初就从上层领导者开始逐步被中原文明同化、感染。“和”这层概念的出现主要源于古代乐器及其演奏,不同种类的乐器发出的声音经过协调处理产生动人的旋律即为“和谐”。“和谐”一词最早出现于《左传·襄公十一年》,晋悼公对魏庄子说:“您教寡人同各部落戎人和好,而 且 整 顿 了 中 原 诸 侯 国,在 八 年 之 中,九 次 会 盟,就好像和谐的音乐,没有不协调的地方。”[5]中国文化传统中对理想社会的要求可以理解为是当今社会追求的和谐。“和”这种传统交际思想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儒释道所阐述的“和”均为一个中心概念

  2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规矩方圆”

  道家思想的“自由”体现在自然中,顺其自然,心灵超脱,不为物累。在先秦时期,有数百种思想流派存在,正是思想自由的表现。即使是在高度集中的君主专制统治下,先民们也在为争取自由而奋力反抗着。无论是百姓抵触的焚书坑儒、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还是明清时期的反抗文字狱等,都是中华民族崇尚自由的体现之一。社会赋予每个人相对平等的生活条件,即平等。道家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佛教“众生平等”的思想,都不约而同地进行了对自然万物的思考,追求人生而平等的社会理想。由农民阶层发起并壮大成势,在中国封建社会百姓追求平等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篇章的太平天国运动,能延续十三年的重要原因就是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口号,与当时百姓的追求相契合,所以有数以千计的农民跟从。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对于平等的认知。公正,即公平与正义。平等合理、不偏不倚即为公平;赏罚分明、惩恶扬善即为正义。传统文化蕴含着大量“公正”的思想。《周易》经常有“中”、“正”之说,指出人们应持守“中正之道”[6]。关于中与正的关系,宋代程颐研究指出:“能恒久于中,则不失正矣。中重于正,中则正矣,正不必中也。”[7]这是说,正的基础是中,中是正的源泉。《荀子·不苟第三》表述:“公生明,偏生阐”,认为只有公正才能做到明察事理,不偏不倚[8]。宋代包公断案公正严明,被誉为“包青天”流传千古,都是中国古代对于公正的推崇。“法治”凝聚着公正、平等、自由。法制、法律体现出公正、平等、自由,即为法治的落实。虽然德治是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但法治也有很多影响。孟子就指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这是说德治与法治缺一不可。荀子比孟子更加注重法治,并指出“法治”可以补充“礼治”的缺漏,这点极为重要。总之,在社会层面,德治与法治相互交融才能兼顾人情与法理,最终达到情与法的统一。这是传统文化对于培育法治的启示。

  3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至诚天道”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诠释,阐述并精炼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行为层面的要求。这一道德准则,每个公民都应遵守。爱国,是一种鲜明的民族品格,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汉朝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唐朝郭子仪李光弼团结卫国、岳飞精忠报国、辛弃疾忧国忧民等爱国事例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位卑未敢忘忧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爱国名言,都体现着无限赤诚的爱国心。爱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要求,体现的是对传统爱国主义的传承。诚信,是国家立存之基,个人立身之本。在古代也涌现出许许多多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如“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民无信不立”“君子忧道不忧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言九鼎”等等,都传达出做人要一诺千金,言而有信,才可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的观念。秦朝商鞅任丞相之职时,意向实施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在咸阳城南门外立了一块长三丈的木头,并告知百姓有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的,奖励十金,并真正给予了能搬动木头的百姓金子。通过立木取信的做法,使老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顺利地推行实施。所以,当政者应更加重视诚信,言行不欺,政令才能畅通无阻,国家才能长久稳固。敬业,即专心致力于学业或事业。“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天道酬勤”、“业精于勤,荒于嬉”、“春蚕到死丝方尽”等等,都从不同层面告诫人们要勤于事业,才能有所成就,孔子传道授业、诲人不倦的敬业态度为中国教育树立典范。司马迁忍辱著史完成了史家绝唱,靠的也是敬业精神。他们的事迹都表达着在职业生涯中勤奋才能有所成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传统文化赋予敬业的最高定义。友善,中国自古以来就推崇以和为贵、友好和善的思想,《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9],《管子》中提出“善人者,人亦善之”,《老子》中“天道无亲,常与善人”[10],都表明善良的人也会受到善良的待遇,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将有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实际上,友善与敬业相当于“礼乐之教”。《礼记·乐记》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11]朱熹也说:“敬者,礼之所以立也;和者,乐之所由生也。”同时,礼与乐、敬业与友善虽然各有侧重,但两者应是相互配合的。礼乐的互动,能够成就人道,敦风美俗,所以《乐记》接着说:“仁以爱之,义以正之。如此,则民治行矣。”[11]最后,公民诚信待人、与人友善、爱岗敬业,天然地会产生爱护自己单位、社区、国家、民族的情怀和心意,必定也会产生爱国之情。爱国的价值观经常出现在传统经典中,如《周易》的“吉凶与民同患”,《孟子》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仁民爱物”[12]等等,都揭示出人们持守至善德性、体恤民情、护爱家国。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超越。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且与时俱进、海纳百川。中国传统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积淀,创造了公认的社会伦理和价值观,形成了独特的传统美德和道德。尤其是儒家思想,在封建帝制的传承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也成就了古代中国从社会到个体的生活秩序,在今天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当今,在学术界出现了一些对现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讨论,认为价值观中有些理念并未扎根于中国本土文化,而是借鉴了西方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中出现的优秀思想。其实不然,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诞生于实践中,现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开掘、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宝库的体现。以更深层面、更广范围、更大力度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能够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让人们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并以此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论文推荐: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与践行

  参考文献:

  [1] 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刘晓艺.管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4] 王世舜,王翠叶.尚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2.

  [5] 郭丹,程小青,李彬源.左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6.

  [6] 杨天才,张善文.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2011.

  [7] 程颐.周易程氏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6.

  [8] 方勇.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1.

  [9]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7.

  [10] 汤漳平,王朝华.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4.

  [11] 郑方,肖端.乐记导读[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

  [12] 方勇.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7.


《传统文化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上一篇:基于能力提升的“哲学通论”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下一篇:文化信仰引领能源发展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