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教育职称论文》转型高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研究

转型高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研究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0-01-02 09:48
扫码咨询

  摘要: 通过对河北省某转型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转型高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尝试为转型高校提出构建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建议: 建立应用型教师标准、规范考核体系、加大新入职年轻教师培训、完善教师实践机制、建立教师发展中心。

  关键词: 构建; 转型高校; 教师企业实践; 制度

  2015 年,河北省确定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石家庄学院等 10 所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此项工作是河北省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加快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提升高校服务社会能力、促进高校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转型的关键所在,也是高校转型的重中之重。传统学术研究型教师虽然具有高学历、理论强等优势,但是要满足转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又面临着缺少企业工作经历、实践能力弱等挑战,这就需要转型高校积极构建教师 企 业 实 践 制 度,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2016 年 6 月 30 日,《河北省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首次明确要求,转型高校应组织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和顶岗锻炼,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1]。为响应政府号召,转型高校积极制定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制定了《教职工进修、实践锻炼管理办法》,石家庄学院制定了《“双师双能型”教师资格认定暂行办法》。

转型高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研究

  一、研究设计

  ( 一) 问卷设计根据转型高校教师企业实践要求,并结合近年来转型高校教师企业实践实际情况,从教师企业实践意愿、实践方式、实践内容、组织管理、激励措施、实施效果等方面设计了《转型高校教师企业实践问卷( 教师版) 》,使用 SPSS 统计软件和 OFFICE 办公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较全面地反映了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运行现状。

  ( 二) 调查实施利用问卷星网络平台,对学校部分专任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参加企业实践教师采取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两种方式。共发放问卷 300 份,回收问卷 275 份,回收率 91. 6% ,其中有效问卷 240 份,有效率 80% 。问卷调查均采取不记名填写形式。问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表 1。

  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实施现状与问题分析

  沿着“一总体 + 三主体”的研究思路,首先描述教师实践锻炼的整体情况,再从学校、学院、教师三方面进行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一) 总体情况

  1. 实践教师数量逐年递增,但目标达成度低 2015 ~ 2017 学年该校教师去企业实践的人数呈递增趋势,分别为 6、9、47 人,其中 2017 年人数出现大幅增长。经访谈得知,大部分教师积极性提高是因为2017 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印发 < 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推荐暂行办法 > 的通知》的制定。前者对实践期间工资进行了调整,缩小了脱产实践与在职教师的收入差距。后者首次将脱产实践与评定职称挂钩,提高了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积极性。

  二) 学校方面

  1. 教师基本了解学校政策,但宣传力度仍需提高在宣传力度方面,大多数人基本了解相关政策,占比为 67. 86% ; 但是了解较少或者完全不了解这两个政策的教师也不容忽视,占比分别为 32. 14% 、35. 72% 。该校虽然制定了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但是在政策解读和政策宣传方面还需努力,应保证老师及时了解学校政策。在宣传途径方面,学校主要通过学校主页、领导传达方式进行通知。据调查显示,教师了解政策的途径由高到低排列分别为学校主页( 47. 27% ) 、同事交谈( 47. 27% ) 、领导传达( 45. 25% ) 、自己主动询问( 18. 18% ) 等方式,领导传达的作用在该过程中较低,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应重视发挥二级学院领导在政策传达方面的作用。 2. 参照群体起到积极作用,但消极影响并存调研发现,参照群体在个人主观态度的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这个群体既包括学生时代的老师,也包括所在院系的领导、同事。正如某教师在访谈中提到: “20 世纪 80 时代学校明确规定非师范专业的老师上岗前必须去企业实践,当时教学部每人都与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直到现在教学部与企业都有合作关系。”相反还有一些老师认为群体还具有消极的影响,有些教师提到: “我们基本都是在外边学习进修或者做自己的事情,据我了解学院里没有人是真正去企业实践的。”

  三、构建转型高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建议

  ( 一) 建立应用型教师标准教师企业实践是方式,建设应用型教师队伍是目标。只有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统一应用型教师标准,才能更好地引导教师到企业实践。高校应结合地方转型高校发展经验,制定自己的应用型教师标准。制定教师企业实践目标。教师企业实践目标不能停留在了解企业实践这样的浅层次上,必须在专业教师指导下,通过教师主动反思内化,将实践经验建构到教师的知识系统。教师企业实践目标应包括三方面: 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应用研究能力和市场创新能力,重点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 二) 规范考核体系

  1. 规范教师实践能力考核一是考核指标的规范性。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具体目标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应用研究能力和市场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可将评价指标分为 4 个一级指标( 基本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应用研究能力和市场创新能力) 和 12 个二级指标。二是考核方法的规范性。转型高校教师实践能力评价包含大量复杂现象和模糊概念,因此可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三是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主体包括学生、教师、行政管理人员、企业专家,以自评、互评、第三方评价为主要形式,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四是突出精神激励作用。人的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激励方式的多样性,激励方式不仅包括物质激励还包括精神激励。应用型院校一方面应明确教师实践锻炼的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和管理机制,做好企业联系工作。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科学的民主管理制度,让教师充分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7]。 2. 规范二级学院教师队伍考核学校重视与否不只是体现在是否出台文件规定,而是配套政策的同步跟进,没有相关的考核要求,就会使各学院产生做好做坏一个样的感觉。高校可在以后对二级学院考核中增加师资队伍建设的考核,同时细化考核指标,对各指标进行量化打分。在平时监管过程中,可以通过细化网络匿名评估、加强训后实效评估、及时公布检查结果等手段,加强对二级学院监管。

  四、结 语

  作为新兴领域,运动康复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国民健康,并作为国家战略提出了《“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同时对运动康复和中医保健等领域给予了大力的政策支持,这对运动康复专业的未来发展是难逢的机遇。在国家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运动康复专业应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使毕业生能够真正胜任未来的职业岗位和行业发展需要,更好地为社会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笔者通过分析运动康复专业人才职业领域的能力需求,初步构建了运动康复专业的职业能力主体框架,以期为运动康复专业的科学发展和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提供借鉴。同时希望国家尽快研究制定运动康复专业所面对的职业岗位,并制定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以正确引导运动康复专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汉升,陈作松,王家宏,等. 我国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与解读[J]. 体育科学,2016,36( 8) : 3 - 33.

  [2]麦可思研究院. 2016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101 - 109.

  [3]沧海,王大勇. 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与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 3) : 81 - 84.

  [4]王雁,张璐,朱楠,等. 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队伍结构及需求情况调查[J]. 中国特殊教育,2012( 11) : 1 - 8.


《转型高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研究》
上一篇:职称政策下高职院校科研人员学术价值观状况调查及分析
下一篇:专业职称评定价值观下的图书馆人才危机含析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