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教育职称论文》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整合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整合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0-12-30 08:56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开始从“以传授知识为主”逐渐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此,大学体育教师更多地考虑的是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个性发展的促进以及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而,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整合正不断进行着​‍‌‍​‍‌‍‌‍​‍​‍‌‍​‍‌‍​‍​‍‌‍​‍‌​‍​‍​‍‌‍​‍​‍​‍‌‍‌‍‌‍‌‍​‍‌‍​‍​​‍​‍​‍​‍​‍​‍​‍‌‍​‍‌‍​‍‌‍‌‍‌‍​。

  【关键词】大学体育 教学模式 改革

  就目前的统计数据而言,学生的体质健康整体呈下滑趋势,体能素质持续降低、肺活量指标不断下滑、肥胖学生占比多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都已成为当前必须重视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整合也应与时俱进,体育教师也要抓住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改革这两大核心,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在持续不断的探索中进一步推动体育教学改革的前进。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整合

  一、大学体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模式概述

  目前,高等教育正在持续不断的改革中发展并完善,各高校也都形成了一套相应的课程教学模式。就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来讲,各高校大致采用过“三基型”“并列型”“阶段型”“一体化型”这四种教学模式,另外还有极个别实力较强的高校采用过“俱乐部型”的教学模式。

  (一)“三基型”教学模式

  “三基型”教学模式主要考虑让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是以班级为单位来予以展开的一种传统教学模式,对于学生体质增强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体育课程采取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主要是,能够让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更为自然地发挥,并进一步推动体育教学向规范化发展。但其也有不足的地方,即整个教学极易与中小学的内容重复,不能很好地践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鲜有推动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此种教学模式在教育改革的推进中已不断被替代,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开始更多地使用其他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模式。

  (二)“并列型”教学模式

  “并列型”教学模式考虑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需要通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来让学生的体育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且要重点关注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会将课程分为基础课和专项课两个部分,能够让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得到较为有效的培养。但是,这种方法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目前,大学体育教师大多以班级为单位来实施教学及考虑一系列问题,整个教学依然执着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而没有考虑让学生将相应的方法予以掌握,故学生的学习进度可能会停滞不前。

  二、通过构建与整合形成新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上述的五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大学体育教育发展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改革也在持续进行着。目前,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提出了“内容创新”“教材多样”“体系创新”这三大方面的发展目标,其本质是以“三基”目标取向为基础,试着让体育开始更为自然地向学生的生活回归。所以,当前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整合应注意,要以“终身体育”与“全面育人”为指导,让学生参与运动以掌握运动技能,令学生在身心健康发展中更好地适应即将踏入的社会生活。

  (一)一年级“选项课”的灵活设置

  基本上,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每周只有一次,每次两个课时。因此,大学体育教师除了要用大约10%的课时集中进行体育理论教学之外,还要提供若干个运动项目让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例如,在夏季安排学生学习游泳,在天气条件较差的冬季让学生在室内进行学习。

  (二)二、三年级开始实行“课内+课外”的灵活安排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安排的课时并不多,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内的项目教学之余,并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兼顾学生的兴趣培养和发展。因此,为了让体育教学能够更好地集兴趣、知识、健康、娱乐、竞技等属性于一体,教师要试着考虑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问题,除了在课堂上按照要求完成教学之外,还可以和学生协商在课外进行拓展性教学,可以在晚上或双休日组织学生利用高校的场地进行体育比赛或其他活动。同时,体育理论课就不要再继续占用本就不多的课堂时间了,教师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等方式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也可以将理论课制作成视频文件让学生自由安排学习时间。

  (三)最后一年给学生灵活地安排“选修课”

  这个时候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基本算是告一段落了,而教师此时要关注的就是学生兴趣、爱好以及运动特长发挥的问题,让学生能够通过选修一两项体育运动项目来获得巩固提升。此时,教师所要关注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运动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来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进行培养,从而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才能得以从课堂延伸至课外,使存在于课堂之中的体育开始不断向生活回归。

  (四)课程教学组织以及考核

  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进行的过程中,高校方面会引导教师将课程相关的信息放到校园网上,学生通过在校园网上的浏览、查阅及比较,进一步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课程项目。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所选择的项目对学生进行重新分配,每学期结束前进行一次考核,将考核成绩与平时成绩通过一定的加权规则来进行赋分,最后得出对学生的最终考核结果。

  三、新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势

  通过一系列构建和整合所形成的新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可以被看成是一开始所提到的五种教学模式的进一步调整、完善、优化以及基于学生发展需求而实现的创新。换而言之,新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是具有极为明显优势的。

  (一)教学开始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

  新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整合,是“以学生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指导思想的体现。这个时候,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关键就是要让学生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整个教学开始从“以教师为主体”渐渐地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的独立性、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提出了相应的培养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体育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并逐渐形成完善的终身体育意识。

  (二)教师给了学生更多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

  随着新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整合,教师所实施的教学引导开始变得“更接地气”,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调动,使学生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同时,由于学生获得了更多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也就变得更为有效了,体育教学的作用才算是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进而学生的身体健康才能获得更为强有力的保障。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持续进行,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也必定持续进行下去。大学体育教师只要协调好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和心理健康发展这两个问题,就能够基于学生个性特征来帮助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健康第一”的目标就能得以轻松实现,从而美好的未来也会不期而至。

  参考文献

  [1]仇军.21世纪大学体育的使命[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4):81-86.

  [2]王宗平,庄惠华.大学体育教学内容适应性发展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1999(03):53-55.

  作者蒋 梁

  推荐阅读:体育与科学杂志职称论文发表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整合》
上一篇:浅析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