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医学职称论文》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医教育改革的思考

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医教育改革的思考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9-11 10:35

  摘要:回顾1949年以来中医教育的发展历程,提出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和多学科交叉是中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决定因素。认为:应对新时期的中医教育改革,要强化顶层设计;明确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重视临床能力的培养;要尊重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强调以“中医”为本;要以调研结合数据的方式推动教学改革;以教师为中心,建立科学的培养和考评机制,强化教师讲授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中医教学还应强调临床实用性,以中医经典和名家名篇为中心,把导师制与师承教育相结合作为特色,加强临床实习基地建设,以强带弱,打通课堂教学、临床实习与就业,并着力打造以中医临床为核心的融合性高层次团队。

  关键词:中医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2019年10月25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中医药大会,次日,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成长途径,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让中医“瑰宝”代代相传。在新形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面前,中医教育工作者需要客观评价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作用,认真思考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思路,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中医药人才。

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医教育改革的思考

  160年中医高等教育的回顾与反思

  1956年,为进一步培养中医药人才,决定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建立4所中医学院,从此有了公办的中医高等院校。截至2019年,独立建制的中医药院校共24所,开设中医学类专业的非中医药大学共51所,开设中西医结合类专业的大学共38所,开设中药学类(含民族药学)专业的院校共有130所[2]。这种院校式的集中教育模式统一了课程、教材、培养模式,实现了中医人才培养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教育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并逐渐同现代教育制度接轨,由本专科教育发展到了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目前全国中医执业医师约60万,而西医执业医师约300万。此次新冠疫情期间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4万余人,其中中医医护人员仅4000余人,由此可以看出中西医的人数差距,也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西医仍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绝对主体。能在较短时间内使中医人才数量有了显著增长,基本满足了社会需求,这一点院校教育功不可没。

  2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中医教育改革思路

  2.1中医教育改革始于顶层设计

  目前在我国,中医教育的任务是由中医药高等院校与部分西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共同来完成的。教育部高校评价体系是全部高等院校发展的风向标也是指挥棒,中医高等院校也不例外。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医高等院校一级学科的排名体系和指标,当前的评价标准主要有3部分:①师资队伍与资源。主要考核专任教师基本情况、学科骨干和团队情况、支撑平台。从师资队伍与资源上看,着重强调学位、海外经历、外籍教师、女性,特别是学术头衔,而支持学术头衔的最大权重是科研。②人才培养质量。考核指标包括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程数量、学生国际交流、优秀在校生统计、优秀毕业生统计。对毕业生质量的衡量标准不够全面细致,仅包括就业率、签约单位类型分布和地域分布。③科学研究。考核标准首先就是学术论文,最看重的是扩展版ESI高被引论文统计(相关数据由学位中心委托汤森路透公司统计后提供给各高校,学校再将其对应到不同学科),其次是专利转化和新药研制,科研获奖和科研项目也是重要指标。

  2.2明确办学定位,凸显临床能力培养的重要地位

  中医药高等院校有其特殊性,虽然作为重点大学承载着科学研究的任务,但过分强调研究型大学的定位,首先就把中医药大学的培育临床人才的使命忽视了。医学院校的定位应该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相结合,在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目前,在我国医学院校,学科、课程之间还存在明显边界,缺乏有效的交叉融合。对于中西医来说,由于思维方式不同,学科体系也并不完全相通,仍然存在壁垒。其实,不论中医还是西医,目标和宗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人类健康。医学发展的方向应该是不分中西的“未来医学”。在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上,应以创新为动力,促进跨界融合,搭建“医—教—研—产”创新学术平台。打破传统学科的壁垒,促进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创新[3]。另外临床也需要与科研相结合,科研不等于课题申报,一个优秀的临床人才要想真正成为大家、大师,不仅仅要有公认的临床疗效还要有自己的学术观点、学术思想,能够广泛指导临床实践,推广应用和成果固化,这都是中医高等院校需要承担的任务[4]。

  2.3中医教育要尊重中医发展的自身规律

  纵观中医学的发展过程,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晋唐以前,医家及其著作说理性不强,注重临床实效,文献方面以验方整理居多;宋金元时期,中医文献说理性显著加强,中医的整体水平显著提高,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医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广大优秀的中医人才在继承前人学术成就基础上进行总结提高,使中医事业空前繁荣;清末到民国初期,随着西学东进,中医学开始受到西方医学的冲击,一批中医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学家开始了解并借鉴西方医学,形成了中西医汇通学派,成为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先驱者,为中医事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2.4教学改革调研为先,数据为基础

  广泛深入的调研是改革决策的基础。例如,从近些年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中医古籍的阅读数量和时间减少到了十分可怕的地步。学生们都很努力,时间也都安排得很满,是否调研一下学生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把近几十年教学计划拿出来对比一下,中医课程的设置有何变化?学时数有何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初衷是什么?效果又怎么样?以中医各家学说这门课为例,任应秋先生创课初衷:定位为理论提高课,解决学生中医基础课和四大经典学习之后,理论储备不足、知识面不广、不能满足临床需求的问题。此课设置在经典之后,临床之前,学完中医内科学或与中医内科学同时开课,在大学六年制本科的第五年开设。而目前是与金匮、温病学同时授课,教学就出现很大的困难,这就是不符合中医教学规律的课程设置。课时数从最初的200以上,到现在的54~72学时。减少的学时去哪儿了?另外我们提倡各种教学方法的尝试,但是效果如何需要有效的评价。效果不理想的就要大胆舍弃,“教师一言堂”在某些课程中可能就是最好的授课方式,改革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而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这些都需要有调研数据作为支撑。大而言之,高层次复合型拔尖人才的培养需要开设新的专业,首先这个专业至少是研究生学历以上,甚至是博士、博士后。我们要组织中西医专家共同研讨论证需要招收什么样的学生,需要学生具备哪些知识储备,培养阶段又需要上什么课。哪些是中医院校能独立承担授课任务的,哪些是需要跨校选修的?目标是临床人才还是基础人才,抑或复合型人才?需不需要在医院相关科室实习?需不需要去其他科室轮转?多长时间为宜?导师如何遴选,是否联合培养?以什么为中心?授予什么样的学位?这些都需要充分调研论证,一旦确定就要保持连贯性。

  2.5教学改革从“师”抓起

  中医药高等院校建校之初没有我们今天严格意义上的师,有的是传统师承的“师”,而“师”也是从“医”的角色逐渐转化而来的。也没有今天规模的“校”,前身有师徒模式的小讲堂、组织架构松散的“讲习班”。全国最早建立的5所中医院校师资是从全国医生中征调的,也就是由“医”到“师”的角色转化。最初的中医高等教育规模不大,随着规模的扩大,院校教育培养的人才逐渐增多,“师”的队伍壮大了,成分也复杂了,有的“师”还兼着“医”,有的已经是单纯意义的教师了。在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界限分明的今天,特别是在教师选留标准的影响下,各大高校中医专业的新入职教师临床经验几近于无。没有临床经验的教师想讲好医学课程是不可能的,这是中医教学水平下滑的最主要原因。

  2.6中医教学实用为先,先中后西

  在中医教学课程设置上强调实用为先的原则,针灸、推拿为必修课,提前开设。增设中医药适宜技术为选修课,让学生迅速掌握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学中用,在用中效,在效中信,在信中学”,让学生迅速牢固树立专业自信。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符合我们提出的“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思路,尤其对培养基层中医人才非常有益。

  2.7加强中医经典和名家名篇学习

  中医教学改革应以“注重经典,根底扎实;志趣为先,习在临证;言传身教,教学相长;一脉相承,流派纷呈”为方针[5]。加强经典教学,把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定为必修课,增加学时,让学生在校期间通读或完整精读中医经典及历代名家、主要学术流派医著中的重要篇章。教学当中,应该紧密和临床联系,课程设计及考核方式偏重临床实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8本科生实施导师制与师承教育相结合

  中医人才培养临床上言传身教很重要,经典和名著的学习有人指导很重要。导师制[6]与师承教育相结合,指的是在医学专业本科阶段学生和老师之间进行双向选择,老师以个体或门派(传承室站)为单位,老师的学术特点、专业特长、招生要求、招生名额都予以公布。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填报,老师负责选拔,双方确定后即为导师,在学校备案。导师负责学生3年内的临床带教和平时的专业指导;学生需坚持跟导师临床学习,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专业学习。这样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也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就有这样个别指导的学习机会。3年后,由学生提出意愿申请,导师同意即可申请师承教育。有了前3年的相互了解,师生可以选择继续或解除导师制关系,转为师带徒学习,相关学习及出师考核参考现有方案。以后中医院校本科毕业生也将具有双证———毕业证、师承证。

  2.9打通课堂与临床通路,加强临床实习基地建设

  著名老中医颜德馨认为中医人才培养必须具备的3个条件之一是“‘土壤’要肥沃”[7]。颜老所指的“土壤”就是中医生长发展的环境。如今的中医医院都存在“中医西化”“废医存药”“重西轻中”等思潮,必须得到改变。中医院校要充分发挥校属医疗机构的作用,加强临床实习基地建设,改进见习、实习方案。例如:伤寒、金匮见习,要由讲经方、用经方的老师来带教。温病的见习要由温病的老师来带教,而不是现在无论什么见习都是一样的老师。附属医院也要突出中医特色,不能只讲西医内容,淡化中医。

  2.10“以强带弱,以带地方”

  为毕业生寻出路前面的问题解决好了,就业压力就减轻很多。经过前面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会有很多优秀的中医毕业生在毕业时已经掌握了很多简单实用的中医技术,有的已经通过学术传承对擅长疾病的诊疗信心十足,这就是我们学生就业的“底气”,他们缺的是临床经验积累。

  2.11打造以中医临床为核心的融合性团队

  根据社会需求以及中医自身发展需要,以本校自组、跨院校跨专业、校企联合等多种方式打造基础研究、药物研发、临床专病攻关、中医科普教育、中医人工智能等团队,坚持以中医临床为核心,增强实力,快速发展。中医药管理局对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继承非常重视,各个层次的传承室站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可以在此基础上给室站更多的自主权和资源配置,以名医室站为核心打造团队。如以室站为基地招收研究生,打破学术型与专业型的限制;鼓励以横向课题为基础开展校企联合;以室站为核心展开医疗向基层辐射。

  参考文献:

  [1]翟双庆,焦楠,闫永红,等.疫情“大考”背景下对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思考[J].高教研究,2020(4):28-32

  [2]张伯礼,王启明,卢国慧.新时代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0-25

  [3]谷晓红.以“中医+”带动复合人才培养[N].光明日报,2020-05-07(7)

  [4]谷晓红,闫永红,林燕,等.坚持传承创新促进医教协同: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J].中医教育,2016,35(3):7-11

  [5]孙晓光.遵从自身规律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N].中国中医药报,2018-03-07(3)

  孙晓光1马重阳2


《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医教育改革的思考》
上一篇:中医药教育中美国际合作分析与平台构建
下一篇:新医科背景下中医思维培养的探索与思考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