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

学术咨询服务
当前位置: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医学职称论文》澳大利亚中医药教育现状及对中医药国际化传播的思考

澳大利亚中医药教育现状及对中医药国际化传播的思考

来源:职称论文发表咨询网作者:田编辑时间:2021-09-23 09:55
扫码咨询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发展,目前中医药在海外传播较广,其中,澳大利亚对于中医药立法较早,是全球中医药交流发展及中医药高等教育较成熟的之一。通过比较分析澳大利亚及国内中医药院校中医药学教育的特点及差异,有利于优势互补,从基础教育、临床实践、文化交流、中医药产品等多方面进行合作研究,更好地促进中医药教育及国际化传播。

  关键词:中医药教育;国际交流;澳大利亚

  目前中医药已传播至世界各地,不少和地区掀起了“中医热”,但仅局限在传播和医疗服务方面,多数西方发达把中药纳入“食品”范畴,中医处于替代医学、补充医学的地位。从中医走向世界的角度来看,不仅要确认中医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更重要的是使官方承认中医的合法性和学术地位,这就需要中医药与国际接轨。要与国际医学接轨,必须加强中医药文化与技术对海外的输出,让外界社会了解中医、学习中医、相信中医。中医药与国际接轨可以从推出与国际情况相适应的中医教育方案入手,因此,世界各国的中医药高等教育应运而生,澳大利亚便是其中发展的佼佼者,也是全球中医药交流发展的典范。澳大利亚政府因为对于中医学的重视及澳大利亚中医具有立法的基础,其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在西方处于领先地位,政府及民间对于中医持开放态度,各级别层次的国际合作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澳大利亚中医人才的培养;尽管中医教育目前也受到诸如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方面的限制,但是以英文授课为主的澳大利亚各个中医药学校,通过海外合作的方式,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和较为完整的临床实践机会,这些实践活动极大增强了学习者对于中医疗法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其临床实践水平。比较澳大利亚及国内中医药院校中医药学教育的特点及差异,有利于优势互补,更好地促进中医药教育及国际化传播。

澳大利亚中医药教育现状及对中医药国际化传播的思考

  1澳大利亚的中医药教育模式

  1.1私人培训机构

  20世纪60年代,澳大利亚人在悉尼创立了第一所针灸学院。此后,不少中医团体相继在悉尼、墨尔本等地创办中医、针灸学院,以及中医培训班。尽管只是私人创办的小型培训机构,但是这一阶段的中医教育对于中医药学的传播以及相关人才的培养起到了有力的推广作用,但其学历多难以得到政府的认可,故而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医药教育在澳大利亚的发展极为有限。

  1.2综合性大学开设中医药专业

  改革开放以及澳大利亚政府推行多元文化政策以来,与澳大利亚之间的学术交流日益增多,华人移民也日益增多,对于中医药提高影响力和发展壮大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相应地,澳大利亚中医学教育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一些医学院开始与国内实力雄厚的中医药院校合作,招收中医针灸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其中,维多利亚科技大学于1992年首次开设中医学课程,但该校的中医学课程开设十余年后终止,维多利亚科技大学也更名为维多利亚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率先于1993年开设了中医学系,这也是西方中正式设立中医学系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澳大利亚现有3所政府综合性大学开设中医学士学位以上课程,它们分别是: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悉尼科技大学(UTS)和西悉尼大学(WSU)[2]。

  1.3中医院校

  除了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悉尼科技大学和西悉尼大学以外,还有一些公立或私立学院开设中医课程,承担中医教育工作,规模都较以上高校为小。如澳大利亚针灸学院、澳大利亚自然疗法学院和新南威尔斯州理疗学院等。另外,澳大利亚尚未设立中医专业的不少大学也正在开展中医相关研究,例如悉尼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健康科学系等开展了与中医药相关的科研工作和研究生教育[3-4]。除了上述提到中医药针灸的大学教育项目,各种民间教育项目也很多,为中医针灸的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

  1.4继续教育课程与资格认证课程

  近年来,中医的继续教育课程在整个澳大利亚的大学和私立学院开设较多。其中,有些发放证书,另外则不发证书,二者差别很大,授课时间从50~3000h不等。已有执业医生资格的医师再进修或者为了获取协会会员资格而修读的中医课程需要50~250h。中医药协会或学会在澳大利亚的中医学教育及传播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澳大利亚卫生执业者管理局(AustraliaHealthPractitionerRegulationAgency,AHPRA)认可的在澳大利亚可以提供中医类课程教育的院校及专业明细详见表1。从以上澳大利亚官方认可的中医药教育机构及提供学位类型可以看出,澳大利亚的中医药高等教育范围相对比较局限,有限的几所大学或学院提供的学位教育以本科生教育为主,只有少数一两所大学可以提供研究生学历教育,同时学生的临床实践机会相对我国来说较少。针对目前澳大利亚中医药教育的现状和我国中医药教育情况,可以从以下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加强我国与澳大利亚中医药教育、医疗、科研及文化多方面多渠道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更好地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为全球人类健康服务。

  2促进中澳教育、医疗合作及文化交流

  中医药体系植根于文化的土壤,在中医药对澳大利亚交流传播的这些年,我们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同时也看到了由于文化背景等的不同而带来的中医药在澳大利亚发展所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总结如下。

  2.1重视中医药文化输出

  中医药在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中医学对于疾病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基于古代哲学思维,诸如整体观念、天人合一、取类比象等,具有辨证思维的特点。而西方医学中,则注重实验逻辑等。所以,澳大利亚本土留学生在学习中医学基础理论时,对于阴阳五行等概念会比较难以理解和接受,这就需要任教师资不但具备深厚的中医基础理论底蕴,同时还要具备西医学基础知识,同时能够以丰富的临床经验来解释抽象的基础理论。通过实际案例、操作等让学生领会中医的精髓。近些年在澳大利亚已经设立了13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是中华文化输出的很好载体,同时有些孔院还提供中医药基础理论课程讲授,更是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很好的推广作用[5]。

  2.2建立标准规范化的中医药全英文课程体系

  在传播中医药文化的过程中,要重视中医药全英文课程标准化的建立,这对于中医教育的质量至关重要,其精髓在于不但用西方易懂的语言,更要结合他们的文化背景,讲好中医药故事。这其中,除了课程体系、内容的标准化,中医药名词术语标准化的问题是关键。但目前对外中医教育中,不同课程参考不同英文名词术语的翻译,容易造成前后不一致、混淆错乱的问题。举例来说,如果学生在中医基础理论里面学习和认识到的术语跟后面中药学、中医诊断学所讲不一致,就会迷惑不解,导致前后不能很好地呼应和对照。所以,中医药基本名词术语的翻译亟需有一个统一标准[6-7]。而这个翻译的过程,就是中医故事和内容本土化的过程,这方面,亟需澳大利亚本土学者与学者共同合作,翻译中医药教材。

  2.3建立基于中医药临床实践的教学研究工作

  澳大利亚的许多知名综合性大学如皇家墨尔本大学、西悉尼大学、阿德莱德大学等已建有中医或者传统医学研究中心,西悉尼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建立中医研究中心,国内如广州、上海、南京、成都等地的中医药大学和澳大利亚均持续开展了广泛的中医研究合作,这些合作中心可以很好地发挥我国中医医疗、教育、科研及澳大利亚当地知名大学的优势,起到优势互补,建立集中医医疗服务、教育、研究与文化交流为一体的综合平台,实现临床医疗与基础科学研究相结合、临床医疗与教育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中西文化相结合,开展临床研究,提供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健康服务,培养医学人才,传播中医药文化,探索中医药走向澳大利亚的成功合作模式。举例来说[8-10],悉尼科技大学的中医系设立在生命科学院,开展了基于中医药临床实践的一系列教学、科研工作,包括:中医药有关糖尿病及代谢性疾病的研究工作,中医药健康信息,中医理论及实践和其他一系列临床实验。西悉尼大学也开展了很多关于中医药的研究项目,如中药产品对于心血管疾病诸如冠心病、中风及血管性痴呆的作用研究等。其他诸如针刺对于提高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活产率等的研究也在进行。相信未来随着中澳更多关于针刺、中药的多中心临床科研实验的开展,必将促进科学化中药进入澳大利亚市场及中医药疗法被更广泛认可和使用,为中澳人民的健康保健事业及教育合作做出贡献。

  2.4利用互联网开展合作办学及远程教育优势互补

  在现今互联网发达,慕课、微课、混合课程等授课形式多样的背景下,充分利用中澳各自中医药教育的特色和优势,进行优势互补,合作办学,将大有裨益。例如,利用网络慕课,学生可以网上选修2国中医药教育课程,学分互认。同时,如果合作办学学分互认高校中医理论课程考核合格,又能够申请到内地公立医院的实习机会,理论、实践机会都将是最优师资和条件,是一种较好的中医药人才培养和国际化输出模式。同时,这种模式对于应对澳大利亚于2012年出台的全国中医注册标准中内地学历澳大利亚认证等问题也可以得到很好地解决。

  除了前文提到的在教育、科研、临床与市场领域与澳大利亚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医院、医药企业建立广泛而密切的合作外,中医药在澳大利亚的发展和传播还需要从民间和官方多渠道的合作宣传,从文化、政策、服务等多个方面去宣传中医药,普及中医药,奠定中医药在澳大利亚发展的良好群众基础和政府基础。前期针对中医药在澳大利亚发展面临的政策、文化方面的问题展开深入调研,后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通过政府鼓励、协会组织、专家领衔等方式,成立中医药文化对外教育传播机构,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中医药人才,以便于开展对外中医药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同时开展中医药科普知识讲座,再进一步可考虑建立中医医院或者中西医结合医院,逐步促进中医药在澳大利亚发展壮大。相信随着医疗、教育及中医药文化等多方面及多层次的配合及推进,中医药对澳交流及传播将走得更远,为大健康保健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徐永昌.澳大利亚中医教育的新发展及对我国高层次中医教育的思考[J].中医教育,1996(1):48-50.

  [2]陈旖旎,赵英凯.中医教育在澳大利亚综合大学的发展现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7(1):171-177.

  [3]韩亚男,张为佳.澳大利亚和中医药教育比较[J].中医药远程教育,2005,1(3):50-51.

  [4]张平,张铁军.澳大利亚中医药现状及前景[J].中草药,2005,36(6):948-951.

  [5]周延松,赵亭,TonyZhang,等.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传播中医文化的探索与实践[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8):895-896.

  [6]李晶.中医药教育国际化趋势下的英语教学改革[J].科教创新导刊,2008(12):15.

  沈云辉1王硕2郑林赟3※


《澳大利亚中医药教育现状及对中医药国际化传播的思考》
上一篇:试述现代针灸教育模式的形成
下一篇:临床护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更多>>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