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生考研备考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摘要:通过对南昌航空大学学生和老师的调查,得出当前南昌航空大学本科生考研现状,并对现状进行科学合理的讨论、研究、分析,找出当前存在的学生考研问题及可改善的地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恰当可行的对策,为鼓励本科生考研、促进素质教育及高级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南昌航空大学;考研现状;职称论文
社会对研究生的需求总体上依旧是供不应求。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数大约为6000万人,与发达国家经济起飞时专业技术人才比例7.0%的标准相比,眼下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大为近3000万人。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现在大学生思想有转变,都希望毕业后可以找到一份能够实现自己梦想的工作,而考研是他们实现梦想的必要,考研已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为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1研究设计
本次调查研究对象为南昌航空大学全体学生。采用线上线下调查方法结合,针对“大学生报考研究生的原因”、“影响考研率的因素”和“提高考研率的几点措施”三部分内容,共15个问题展开。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33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67.2%。男女性比例为44.05%和55.95%。
2调查结果
2.1大学生报考研究生的原因
2.1.1社会方面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高速增长,就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本科生毕业后找好工作难,所以毕业后考研深造就成为本科生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就业平台的最佳选择。据调查,当前有43.37%的大学生想通过考研来获得高学位,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如今研究生的市场供不应求,拿到硕士文凭就意味着自己的机会成本也会增加。但有些家庭困难的学生,为了不增加太多的家庭压力,在学校选择上仍存在很大盲目性。
2.1.2家庭方面
据调查显示,6.02%的学生是因为父母的期望而选择考研。很多大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在选择上会听从父母的建议。约3.04%的学生受到家庭的经济状况的限制,但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家庭的经济条件不是问题,合理的选择尤其重要。2.1.3学生自身8.45%的同学认为在现代化高度发展的社会,考研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他们有从众心理,如今的大学生校园生活安逸,毕业后仍留恋校园,没有想好找什么样的工作,也不具备专业技能,一下子难以接受找工作的困境。30.12%的人没有做好工作和步入社会的心理准备,也没想好自己究竟要做些什么,想着用读研来逃避面临工作的事实。据调查显示,有12.04%的同学倾向于对学术的追求,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兴趣,有大的理想和抱负,想继续研究下去,并在学术上有所建树。且有特殊工作对学术的要求比较高,文凭要求研究生及以上。
2.2影响考研率的因素
2.2.1主观因素
(1)意志不坚定,坚持不下去。当代大学生在考研学习上主观能动性的最大体现是考研意愿。根据本次考研问卷调查结果,南昌航空大学中46.34%的学生“有考研打算”,24.39%的学生“还没有想好是否考研”,而“根本不想考研”的学生占29.27%。根据考研意愿的稳定性,虽然有考研打算的学生占将近一半,但是在考研的过程中考研意愿并不稳定的学生也占四分之一。故而这一群体足以引起高校教育管理部门的关注。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考研意愿不坚定主要是面临“考研抑或就业”的两难选择。
(2)大学生理论基础不扎实。考研很大程度上是对大学生四年内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一次审查,因此,大学所学理论基础是否扎实被认为是影响学生考研率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之所以放弃考研的原因有:知识基础与自身的能力薄弱,准备不充分,执行力不足,这些学生占33.63%。而在这其中认为英语基础不足的占22.05%,数学基础不足的占45.00%。这些调查结果与近年来高校研究生录取中,英语与数学类别考试是考研瓶颈的情况十分相符。在短短的半年至一年的时间里想要考上研究生,没有扎实的基础学习十分困难,考研“临阵磨枪”没用,需要大学生长期不懈的努力。
2.2.2客观因素
(1)学校环境的“激励效应”影响。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校考研信息的共享建设会影响学生报考的积极性。清楚了解考研相关信息的学生只有5%。在考研相关的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中,学校明显存在着不足。考研信息之间的不对等不互通就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从而放弃考研。因此,构建信息平台、分享考研信息、提供考研资料、营造“激励效应”氛围能够激励考研率的提高。
(2)家庭环境的“支持效应”影响。我们发现,约12.5%的学生因经济原因决定暂时放弃考研。因此,由家庭自然结构产生的“经济支持效应”影响巨大,一个乐观的家庭气氛将为学生考研带来强大的“心理支持效应”,随之考研率也提高,反之,将带来消极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徐体高,胡效亚.大学生考研与就业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63-64.
[2]朱晨晓.考研热的冷思考[J].理论界,2005(8):98.
[3]钱舟扬.“考研热”产生的原因、负面影响及对策[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4]郑军,阳光.当代中国大学生考研动因的社会学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5(2):12-15.
[5]尹承梅.当代中国大学生“考研热”现象的教育心理学分析[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6):33-35.
[6]王丽.“考研热”的经济学解读[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高校本科生考研备考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新闻专业有哪些职称
- 教师类职称论文一般多少
- 如何提供职称论文的知网
- 职称晋级论文检索才认可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 医学领域cscd期刊怎么查找
- 职称评定需要发表什么样
- 论文发表三步曲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毕业及职称论文发表需要
- 简述机械工程师基础考试
- 《教育探索》核心级教育
- 电力系统职称核心期刊怎
- 发表职称论文如何鉴别期
- 工程管理专业论文摘要准
- 硕士从助工晋升中级职称
- 博士生毕业论文答辩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