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职称评审“放管服”改革探究

摘要:职称改革问题归根结底是高校治理问题,接好用好政府下放的权力,推进职称改革深化发展不仅是提升高校治理能力的机遇与挑战,同时能够充分发挥职称评审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优化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应着手提升内部治理能力,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职称评审机制体制,稳步推进职称改革。
关键词:放管服改革;职称评审;高校治理
关于职称评审的论文范文还有职称评审权下放后地方高校职评中凸显出的问题及其影响,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了释放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教育改革新动力,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创造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深化教育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措施。其中,教育部、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进一步向地方和高校放权,给高校松绑减负,为其简除烦苛,让学校拥有更大办学自主权,激发广大教学科研人员教书育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创新人才[]。高校如何落实“放管服”政策,接好用好下放的权力,推进职称改革,是目前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
1高校职称评审“放管服”的具体内容
“放管服”首先出现在行政管理领域。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会议上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总的要求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协同推进,即·放、管、服,三管齐下。"[2"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是基础,是前提;放管结合是手段,是措施;优化服务是目的,是目标。在职称评审方面,“放管服”改革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简政放权,激发活力。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
《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改进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机制,包括下放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审批权和改进教师职称评审方法,明确高校可自主制订本校教师职称评审办法和操作方案[1。将高校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能够充分发挥高校自主权,建立切合实际的评审机制,优化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人才优势,优化资源配置,调动教师积极性,激发生机活力。
二是明确责任,强化监管。为进一步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强高校教师职称评选的监管工作,2017年10月20日,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明确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各方责任[3]。职称评审权下放到高校后,各高校承担评审的主体责任,高校主管部门对所属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实施具体监管和业务指导。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实施监管。
2职称评审权下放给予高校的机遇与挑战
2.1激发高校治理变革
高校职称评审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历来是高校矛盾的焦点之一。高校职称评审的问题归根结底是高校治理能力的问题,高校治理的核心问题在于各类权力的分配和制约。
我国高校长期为事业编制类单位,处在以政府为主导的集中型教育管理模式中,高校职称制度由教育行政部门出台制定,具体操作过程和教师职称评定由上级主管部门统一领导、组织和审批,权力结构简单,内部治理能力较弱。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深人、市场经济深化变革、政治体制不断转型,高校教育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高校的权力结构从单一的以政府为主的模式,逐渐转变为政府、市场和学术等多种权力共同作用的结构[1]。推进高校职称“放管服”改革,意味着具有独立评审能力的高校完全掌握本校职称评审的权力,进一步丰富了高校的行政权力。
当前高校一定程度上存在行政化问题。许多中高层行政领导干部同时也是各学科带头人,不仅具有行政权力还拥有学术权力。如何协调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校部权力与院系权力,平衡职称评审中的各种利益诉求,完善监督体系,是对高校内部治理能力的一个挑战,也是提升高校内部治理能力的一次良机[5]
2.2发挥价值导向作用
职称评审是对教师教学业绩、科研水平和工作能力的一个综合评价。在现有体制下,高校职称评审不仅是对教师专业能力的一种认定,同时也关系到其职业生涯发展和薪酬待遇等实际问题。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职称评审机制体制能够有效发挥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教师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具有价值导向作用。
3职称评审“放管服”改革的路径
接好用好下放的权力,将党和政府出台的一系列职称评审“放管服”政策落实落地。高校要立足本校实际,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探索建立科学合理公平有效的职称评审机制体制。
3.1立足实际,确定评审方式方法
高校是高等学校的简称,涵盖大学、专门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等,医科大学、戏曲学院、音乐学院等都属于高等学校系列。不同的学校,其发展定位、主业方向和人才培养层次决定其对教师人才队伍的需求,一流学校和一流学科对师资的要求就高于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的要求。就同一所高校而言,因不同学科的发展定位不同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侧重点也不同。因此,高校需立足实际,确定适合自身的职称评审方式方法。
3.2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一个科学合理公平的职称评审机制体制的建立需要高校统筹协调本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校级权力和院系权力,统筹协调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需要高校正视并解决自身管理能力和具备的实际条件之间存在客观差距的问题。
一是着力提升内部治理能力。接好用好政府下放的职称评审权,高校要着力提升内部治理能力,提升管理能力,进一步改善自身条件,配齐配强职称评审机构和人员。统筹协调财务、科研、人事等部门协调建立职称评审组织机构,以制度的形式确定其职能和定位,并根据教育有关政策和高校发展规划变动作出相应调整。明确职称评审的责任主体及其权责范围,包括职称评审的标准、条件和程序的制定和实施。建立健全聘后管理制度,确保职称评审的公平性和延续性。
二是探索多样化评审模式。根据学校发展实际,结合不同学科需求,严格实行教师分类管理,探索建立分类评价标准,制定差异化的评审标准,细化职称评审内容,提高客观性,减少主观性,探索多样化评审模式,增强制度透明性,严格保密制度,保证评审的公平公正。
4结语
“放管服”改革大背景下,《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文件的颁布和实施,为新时代进一步深化高校职称改革指明了方向。高校应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接好用实下放的权力,协调各方,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职称评审机制体制,稳步推进职称改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救政法[2017]7号)[z].2017-04-06.
[2]新华社,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李克强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5-12(1)
[3]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的通知(教师[2017)12号)[Z].2017-10-22.
《高校职称评审“放管服”改革探究》
- 职称论文刊发主体资格的
- 政法论文浅析工会法主体
- 化学在初中教学中的情感
- 中学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论文投稿法治型市场
- 杂志社论文发表浅析推动
- 新疆教育报投稿浅析学生
- 分男女招生录取的合宪性
最新优质论文
- 水文水资源观测论文发表
- 舞蹈的地域特征论文发表
- 经济全球化退与进论文发
- 科学管理研究是评职称认
- 安徽体育科技发表论文要
- 论文发ei需要润色吗
- 医学论文投英文期刊怎么
- 论文转投是什么意思
论文发表问题热点
- 什么样的职称论文才能通
- 二级项目管理师评职资格
- 哪里有2018中文核心期刊目
- SCI论文投稿状态有哪些各
- 护理职称论文准备选题技
- 申报高级政工师发论文要
- 工程造价师职称资格报考
- 两会声音:解决基层医技